王正见也是为了这件事情愁得头发都白了,天山军和伊吾军这两个军阵虽然都只有三千人左右,但是却是北庭仅有的三个大型军镇,如果对这两个军镇失去统辖调度指挥权,岂不是让人会笑掉大牙?
“唉,谁说不是呢?本官正想找你商议此事,没想到你先来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
赵子良说道:“大帅,想要解决此事,只有两个办法,而且这两个办法要同时进行,第一,撤换天山军和伊吾军的主要将领和官员;第二,由我们北庭方面拨付天山军和伊吾的军费。不过这样一来,我们是不是太吃亏了?我们自己出军费却要负责西州和伊州的防务,西州和伊州在行政上又不属于我北庭管辖,我们凭什么要替他们驻防?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大帅若不想吃这个亏,就向朝廷上书,要么要求朝廷把西州和伊州的行政管辖权划归北庭都护府管辖,要么我们把天山军和伊吾军抽调回来,改名后另行驻扎在别处,至于西州和伊州的安全防务,由他们自己去招兵买马,或者向朝廷上书说我们北庭方面自动放弃天山军和伊吾军的管辖权,总比名不副实要好,像现在这样,我们调不动这两个军,如果这两个军出了事情,却要我们北庭方面承担责任,我们可不是傻子!”
王正见听了赵子良的这几条建议后觉得上书朝廷要求把西州和伊州在行政上划分到北庭管辖最好,毕竟这不但不亏本,但大赚特赚,只是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同意。另一条建议是把天山军抽掉回庭州,改名之后再另行派往它处驻扎,这一条不吃亏,但也没赚。至于第三条,自动放弃这两个军队统辖指挥权,这不是白白给人家送兵吗?不干,这太吃亏了,咱可不傻子。
王正见说道;“你的第一和第二条建议倒是可行,就这么办吧,本官这就向朝廷上书,朝廷要么答应把西州和伊州的行政管辖权划归到北庭治下,要么北庭把天山军和伊吾军抽调回庭州,让伊州和西州自己哭去,咱不管他们了!等待朝廷回复只怕要一段时间,整编整训的事情却不能停下来,你先在其他守捉、城、镇、戊堡和驿烽进行,等朝廷回复了,我们再针对朝廷的回复进行处置”。
赵子良道:“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前日末将已经派人去各地清查兵力人数、清查老弱病残了,同时也派一队人去了内地招募新兵,再过十天左右,清查兵力人数和清查老弱病残的官吏和将校就会回来!”
十二月十八,派往各地清查的官员和将校纷纷返回,他们带回类清查的名册,赵子良命人花了两天时间重新整理兵员名册,把要清退的老弱病残的名册单独整理出来,再发往各地军镇,同时派人送去遣散费,家中还有家人、并且想回家的老弱病残领取了遣散费之后就可以返回家乡了,如果家中没有人了,又不愿意回家乡的人,可以在都护府的安排下留下北庭做工、种地。
这短时间陆续有一些军镇的官员找到赵子良进行自首,交代自己在任职期间曾经吃空饷、贪墨军饷和军资等罪,赵子良仔细听取了这些人的汇报后整理成册,记录在案,要求他们日后不可再犯,要引以为戒,如果再犯,被抓到就是死刑,至于这些人的去留问题,赵子良曾经与王正见商议过,对于情节较轻的官员和将校可以考虑留任原职,但对于情节比较严重的,都要调离原来的位置上,不可再让他们独挡一面或当任主官和主将。
至于那些本身有罪,却又没有来自首的,在清查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都护府就立即派人下去调查,如果发现证据,立即对当事人进行逮捕,先革除其官职,再追究其罪行。
十二月二十日,负责调查的总负责人龚仁来到兵马使府求见赵子良,赵子良也是刚刚从瀚海军军营回来,整整训练的一天,原本有些疲倦的,不过得知龚仁来禀报,于是立即接见了他。
“将军,这次调查,问题不少,也不小,其他人倒也还罢了,但是有一人只怕不好办!”龚仁说着把一个档案袋递给赵子良。
赵子良接过档案袋问道:“是谁不好办?”
“节度副使程千里将军!”
赵子良眉头一皱,一边拆开档案袋,一边问道:“他有什么事?”
“吃空饷、克扣军饷数目巨大!”
赵子良立即抽出几张案卷看了一起来。良久,他才叹一口气,摇了摇头道:“这个程千里,他又不是没钱,何必搞这些名堂?”
龚仁问道:“将军,此事如何处置?要动他的话,只怕将军和末将都没有这个权利”。
赵子良想了想,摆手道:“此事先压下来,某要好好想一想!”
其实赵子良从内心来说根本就不愿意动程千里,不管怎么说,他和程千里都是夫蒙灵察带出来的将领,同出一系,按理说应该互相扶持、互相帮衬,但程千里此人却有些小肚鸡肠、妒贤嫉能,见不得别人比他有才能、过得比他好。
以前在安西时,他就经常在夫蒙灵察面前说赵子良的坏话,赵子良被调往京城之后,高仙芝又出现在夫蒙灵察的视线内,得到了大力提拔,他又开始在夫蒙灵察面前说高仙芝的坏话,可这样的人又没有什么大错,罪不至死,让赵子良动手杀他又于心不忍,此事还真是难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