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格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的人不止一人,为何李林甫都要举荐安思顺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因为当朝有资格当任朔方节度使的“番将”唯独安思顺一人,正因为他是番将,李林甫才举荐他,如果是汉将,李林甫才不会举荐,也不会允许汉将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
自从唐朝开国以来,番将之中出现了不少有名有才的番将,如阿史那道尔、契苾何力等人忠勇有才略,都不曾当任边镇节度大将,唐朝都是以重臣领节度使以节制这些番将。在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等人皆以节度使入朝出任宰相,李林甫鉴于以前有边镇节度使入朝当任宰相的先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想办法阻止边镇节度使入朝,于是他就想到如果让那些番将当任节度使,他们就没有机会当任节度使了,因为这些番将大多不识字,且由于是异族人,朝廷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异族人当任宰相的,所以只有重用番将,才能阻止边镇节度使入朝当任宰相,这是为什么李林甫经常建议玄宗皇帝重用番将的真正原因。
程元振听了赵子良的问话,看了看左右,赵子良知道他的意思,立即对儿子赵雷道:“赵雷,你们都下去吧!”
赵雷和周围服侍的人都退去之后,内堂只剩下赵子良和程元振了,程元振这才说道:“将军应当知道,这些年李林甫独揽大权,圣上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只是圣上却又离不开他,因此才放任他这么多年。最近这两年,圣上对李林甫疏远了一些,对贵妃娘娘的堂兄杨国忠颇为宠信,依杂家推断,圣上是想启用杨国忠掣肘李林甫!”
赵子良点头道:“杨国忠确实有这个条件,他是贵妃的堂兄,靠山硬得很,李林甫要对付他还真得掂量一二!可是这又与我刚才说的有什么关系?”
程元振喝了一口茶,笑道:“当然有关系,最近李林甫与杨国忠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在北庭节度使一职由谁接任的问题上争吵得很厉害,李林甫举荐了李光弼,杨国忠与李林甫不对付,因此持反对意见,他向皇帝进言说李光弼是将军您的学生,如果让李光弼接任北庭节度使一职,岂不是让学生做主官,让老师为副?这是何道理?再说,李光弼是番将,如今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安思顺当任朔方节度使、哥舒翰当任陇右节度使兼任河西节度使,鲜于仲通当任剑南节度使,我朝十大边镇节度使,番将已经占了一大半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而将军您又是哥舒翰、李光弼、安思顺等人的座师,只有让您当任边镇节度大将才能镇得住这些悍将!杨国忠说完之后,太子殿下也站出来说话,力荐由您当任北庭都护、行营节度使,圣上于是采纳了太子殿下和杨国忠的建议!”
赵子良听了之后点点头,心里琢磨起来,太子李亨竟然跟杨国忠联合起来了?看来李林甫这人实在坏得没朋友了,连杨国忠这样的人都会跟他反目成仇。
“以李林甫与我的过节,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出任边镇节度的,原来我这个北庭节度使一职还是杨国忠、太子与李林甫斗法的结果,他们两边斗得你死我活,却是让我这个旁人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
程元振笑道:“这也是杂家为何要恭喜将军的原因了!”
“来来来,程公公,喝茶喝茶,这北庭地处偏远之地,好茶没有,不过这里却是也有特产的,我已经叫人去弄了,待会让你尝尝!”
程元振对赵子良所说的特产颇感兴趣,问道:“不知是何特产?”
“你吃过就知道了!”
赵子良让人送来的是烤全羊,烤全羊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在北庭这里却又大不相同,主要是它的味道和烤制方法,加了许多只有西域才有作料,程元振吃过之后赞不绝口。
两人一边吃羊肉一边闲谈,赵子良问道:“不久前我派人给长安送去捷报,在捷报的末尾,我建议朝廷把葱岭以西受我大唐管辖的地域称为‘泰西’,设立‘泰西都护府’专门管理这片地域,不知朝廷有何反应,程公公知道么?”
程元振摇头道:“杂家从长安来北庭之前从未听说朝中讨论过此事,许是那时将军的捷报还未送到长安吧!”
赵子良算了算时间,程元振应该是在他的捷报抵达长安之前启程前往北庭的,点头:“有可能!”
程元振吃了一口羊肉,又从怀中拿出一本官文说道:“杂家来之前,太子让杂家送来杜渐鸿的调任官文,顺道罢了,请将军过目!”
旁边的侍者接过官文递给赵子良,赵子良接过看了一遍,说道:“杜大人在北庭是一员难得的好官啊,说实话本官还真有些舍不得让他走,不过既然是朝廷调令,我当然不便阻拦!来人,去让杜渐鸿过来一趟!”
九月二十,杜渐鸿随程元振一道返回长安,王正见前往安西接任安西副都护、四镇节度使一职,而赵子良则接掌北庭都护、行营节度使。
这一天,赵子良也正式以北庭节度使的身份行使北庭军政大权,并更加细致深化地对北庭军事组织和机构进行改造,朝廷对边镇的政令系统已经有了明确的定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但是军事方面却不同,十大节镇的军事组织、机构和军队编制都各不相同,想要进行改变只要镇得住场面就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