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皇刘备_青牛道人【完结】(104)

  皇帝倒是想得长远,可谁又知道未来呢?

  皇帝开口道:“刘备虽有大功,然亦不宜重赏,他年岁尚轻,不可使其滋生骄纵之心。且以其材器,何愁封侯拜相之日?”

  诸臣愕然,心下道,皇帝你身边的那些阉人,一个个的位列侯爵,死了之后养子还可以传国。刘备屡屡立功,你却推三阻四,为何佞臣和功臣差别如此之大?一时之间,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悲凉。

  皇帝也不知道自己的话无意之间伤了众臣的心,要是他知道,必定要大声喊冤,因为这真的是经过他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刘备才二十出头,将来还怕他没有封侯的机会?自己磨砺磨砺他,难道就不行?

  皇帝见诸臣沉默,以为大臣都同意了,心下得意,便乾纲独断,道:“刘备有功于社稷,赐金百镒,绢百匹,征拜为尚书。”不赐名爵也就罢了,要还把刘备丢在广阳城,皇帝也知道只怕要犯众怒。于是也小小的退了一步,征拜刘备为尚书。尚书禄低而权重,想来大家也应该满意了。

  百官心灰意冷,也懒得多言。见皇帝开了金口,也就各自退回班位。心中却是一个个的在想,还为这个皇帝卖命倒底值不值?

  下朝后,杨彪喊住卢植,笑道:“子干,想不到玄德竟有如此本事,玄德昔日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之言犹在耳,想不到他就是这样做的,还做到了。真是让人羡慕啊!”

  说完又朝卢植看了看,道:“子干,你也不知受多少人羡慕嫉妒!”

  卢植一头雾水,问道:“文先,何出此言?”

  杨彪笑道:“大家皆羡慕你找了个好女婿,你这家伙,下手可真快,我家也还有女儿未曾许人哩!”

  卢植便展颜一笑,刘备这个女婿,确实是让他长脸。听夫人说,他对女儿也是极好的。如此佳婿,哪里去寻?

  卢植一捊黑须,洋洋自得的道:“文先,尔等只知羡慕我有此佳婿,却不知道卢某看人的眼光也是一等一!”

  杨彪不禁哑然,这家伙,太骄傲了罢?

  夏四月,天下大旱,又疫又旱的,又因为前番司徒陈耽在殿上叱责张让居心不良,恶了天子。于是借了这个由头,罢免陈耽,拜太常袁隗为司徒。

  此时诏书方到广阳,刘备接了旨,却有些郁闷。他不是郁闷他没有得到更多更好的封赏。天下马上要大乱了,他到时弄个侯爵如探囊取物般轻松。又有甚好担心的。他郁闷的是他现在不想离开广阳啊。因为,因为卢珻有喜了,卢珻年纪小,又是第一次生产,他担心得很,压根就不想离开卢珻的身边。可是从广阳到洛阳,千里迢迢的,万一动了胎气,如何是好?到时可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日刘备独坐庭院,蹙眉沉思,要是辞官不就,是不是有点不太好?会不会让皇帝误会为我对封赏不满?可要是实话实说,说因为妻子要生孩子了,自己要陪她而不愿做官,那全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罢?只怕第一个要来信相责的就是岳父卢植了。这价值观不一样,真是麻烦哪。

  这时,卢珻悄然走了进来,脆生生的问道:“夫君,怎地如此烦恼,因何事而忧?”

  刘备随口道:“不想去洛阳,因此而忧。”

  卢珻讶道:“夫君缘何不愿去京师?”

  刘备这才回过神来,见是卢珻来了,便忙起身相扶,让她慢些坐下,然后自己相伴于侧,苦笑道:“娘子你有孕在身,我不愿你随我千里跋涉受苦;亦不愿离开你身边,令你无人相伴。因此而两难。”

  卢珻从小接受教育就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而整个社会风气也是如此。刘备此言一出,卢珻只觉这是她此生听过最美的情话,只觉这一生嫁给夫君是她三生之福。卢珻心都快融化了,满眼都是幸福。

  好不容易抑制住那种幸福的眩晕感,卢珻温柔的道:“夫君是志向远大的大丈夫,又岂能为我所累,而失天下之望。夫君不用担心我,我有娘亲照应着,一切无忧呢,夫君既然接了旨,还是快些去京师罢。待我,待我给夫君……到时你再来接我们罢。”说到此处,卢珻又不禁害羞起来。

  刘备在旁,看着红云蔓延卢珻的俏脸,不禁看得痴了。

  第六十七章 路遇黄忠

  得知县尊刘备要走,临别之时,万民相送出城十余里。刘备劝了又劝,百姓这才垂泪回转。在马车上的刘母见了,不禁欣慰,唤过刘备道:“我儿,看到没,此乃人心之向背,日后为官,仍须谨记今日此刻,善待你治下的子民,他们才会拥护你。切记切记。”

  刘备躬身受命。然后命令出发。他既然要入京,老母和**自然只能先回楼桑故里。有亲族的照应,想来珻儿也应该无事。到了来年,他做了爹了,再接一家三口入京不迟。想到马上就要当爹了,刘备便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前世今生,这是第一次啊。小宝贝出世后,是像我呢,还是像他娘呢?嗯,若是男孩,还是像我一点好,若是女孩,就随她娘吧,长大了,也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儿。刘备心里喜滋滋的开始浮想联翩了。

  在涿县,刘备又盘桓了数日。与族人,与张飞,与简雍,与公孙瓒等一一相会,畅谈高论,方才离去。

  在楼桑时,刘备暗中嘱托叔父刘恭,让他尽量多贮存粮草,购置武器。把个江湖大豪刘子敬也是吓了一跳。惊道:于是又把广阳的太平道妖人给刘恭细说了一遍,然后接着道叔父,我以为那太平道的妖人,便是这祸乱之源,只可惜我当初上奏朝廷,朝廷却不当回事。既然如此,我为我们自己家做些准备,不过份吧?我方才所言,只是想让叔父多做准备,以应将来不测之变罢了,叔父可不要乱想。侄儿一贯忠君爱国,不会乱来的。叔父大可放心,哈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