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温便道:“既然如此,玄德有何想法?”
刘备沉吟了一会,道:“既然确定凉州贼为的是钱财,那就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我方军力了。镇守后方的兵力可以不用太多。然后我等诸军可以分作数路,遇弱时直接破贼,遇强时合军一处,再依董、孙、陶三位将军之意,稳步推进,我军必胜!”
刘备尽量的在避免得罪人了。而且他觉得提出分兵的建议,一定符合众将的胃口,无他,武将贪功而已。
知道了凉州贼不是在一块,他们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自负得不得了的人,又如何肯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
果然,刘备此言一出,下面董卓、孙坚、陶谦等人便向张温一拱手,道:“刘将军言之有理。”
张温只要众将服从,他也懒得在军队如何行军上去争执,反正见了贼军开打就是。于是着众将各引其部,分头并进。而他自领皇甫嵩之军及自己部曲,于后策应。
三辅之地,为西汉历代帝王陵寝所在。十一座帝陵,如今被叛军搅得不得安宁,这里躺的,不仅有皇帝的祖先,也有刘备的祖先。是以,皇帝的愤怒,刘备也感同身受。不说此时了,就是二千年后,自家的祖坟被人动一动试试看,搞不好也要动刀子。
各帝陵都还是有军队的,由陵园令及麾下校长掌握。这些部队,就是用来防止外人进来以及盗贼的。两汉时的盗墓贼早就有了,这帮人,素来胆大包天,要是再看守得松些,帝陵他们也是敢下手的。
后来的董卓,退回凉州的时候,没钱不就把帝陵都掘了么……
可惜陵园令手中的这点兵,给凉州贼塞牙缝都不够。好在叛军还有敬畏之心,此时都在外围抢劫,还不敢对帝陵下手。可是他们又好担心,生怕外面那些贼子乱闯进来,不说掘墓,就是抢了几件祭祀的器物,那也是不得了的大罪。
第一战,在霸陵附近的掫城爆发了。霸陵,里面安歇的是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贼将领了数千人,正在纵横左右村寨。他只觉得首领带他们入关中的这个决策无比正确。留在凉州那苦寒之地做什么?缺衣少食的,他好久未曾吃得这样饱过了。还是关中好啊。
可是,以他那简单的头脑,却从未想过,只知道杀戮和破坏,而不知道建设。等关中抢完了,杀完了,他们又该往哪里去呢?
凉州兵,便真的可以纵横天下了吗?
或许,他会回答,管那么多做什么,今天有得吃,明天有得吃,后天有得吃,就行了。再远的事,到时再说。
与叛军相遭遇的,是孙坚孙文台的部队。他所带部曲,都是淮泗好汉。一个个精壮得吓人,论起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凉州。
这也是他儿子孙策日后得以纵横江东的资本。
战争一爆发,便直接进入了高,潮。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凉州之战(二)
一场大战,各有胜负。孙坚固然损失颇多,凉州贼也知道面前这支汉军不是好惹的。于是引军退走。
张温军中,执金吾袁滂是皇帝指派的副手,不过是个不通军事的。张温见孙坚胜了一阵,心中欢喜,便表孙坚与参军事,留在中军帐前效力听用。
四处劫掠的数路叛军被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是张温比皇甫嵩厉害。而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皇甫嵩为将时,凉州叛军初来,锐气正盛。所以才能与皇甫嵩相持不下。两军相持期间,凉州军四下劫夺,骄狂之气是养起来了,而所夺得之钱粮却又让军队心思不在打仗上,只关注发财了。
而汉军,得了刘备一支生力军,又有张温率部来援,士气一振。此消彼涨,以有心攻无心。凉州叛军自然不敌。也只能算皇甫嵩倒霉了。再坚持一阵,胜利就是他的,偏偏栽在张让手里。
陶谦、孙坚、董卓、刘备,四路大军分头进击,打得凉州叛军连连败退。自掫城到槐里,再无叛军踪迹。
袁滂是个好大喜功的,这仗打到一半,便迫不及待的上奏表功了。张温也拿这个一点也不稳重的副手没办法。袁滂也不想想,现在就报捷,后面要是打输了,怎么交待?
皇帝接报大喜,正欲封赏,被大臣止住:“陛下,战事未定,如何封赏?且让张车骑彻底平定凉州,再言封赏不迟。”
皇帝一想在理。看了看奏书,看到了董卓这个名字,嗯,想起来了,是凉州猛将,之前讨过黄巾的。于是突然大发善心,觉得之前把董卓罢免是自己亏待了他。毕竟卢植早就复职了,董卓到今年才重新起用。于是皇帝以董卓前功,拜为破虏将军。又见袁滂疏中言凉州贼人多马壮,恐张温兵少将寡不能胜,于是又遣荡寇将军周慎率兵西进,一道归张温统率。
张温兵屯长安。如今麾下五员雄将董卓、陶谦、周慎、孙坚、刘备各掌一军。十万大军兵强马壮。还有三辅之地的诸郡兵马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这边聚集而来。而凉州贼节节败退,如今已保守槐里。张温不禁也有些沾沾自喜。以为破贼反掌间可定也。
这日,张温召部下诸军主议事。四将齐至,唯董卓不至,张温强抑心中忿怒,连连相催。董卓方来。
张温道:“董将军,军中议事,何故来迟?”
董卓瞪着眼珠子,粗声道:“张车骑勿怪,军中有急务,故此来迟。”刘备心想,这倒是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满嘴酒气当大家都没鼻子的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