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吴匡等人,便远远望着这轘辕关发愁。县城好过,这地方,还真不好过。县城里面,就算被发现,以吴匡等人的本事,还能领兵杀将出去。这里地形险要,关口逼仄,想过关,就得排成一字长蛇,缓缓通过。若被发现,兵力施展不开,必然会被一网成擒,全军覆灭。自己死也就罢了,军中奈何还有太后、弘农王。要是这二位有点闪失,万死难辞其咎。
什么?夺关!快别说了,这关隘还真不好夺,关道逼仄,而关墙之上又防守严密,只怕未冲到关下,就要被乱箭射死。
刘恪、关羽、吴匡三人愁作一团。只有逃出此关,这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身后虽无动静,但三人料想追兵亦不远矣。且军中粮草不济,若在此再拖得数日,只怕军队就要自行散去了。
思来想去,关羽眼珠子一转,道:“莫若遣善攀登之卒士,绕走少室山,往寻主公大军。而后约定内外夹击,轘辕关一鼓可下也。”
也只好如此了。三人计定,于是选健士三十,分数批攀山而去。剩下的,就是等待了。而等待,无疑是一种煎熬。尤其是相对于何太后与弘农王而言。
弘农王还好,何太后是过一会就问,过一会就问。忧心忡忡不能自己。她实在是害怕了,宁可是死也不愿意再落入董卓魔掌了。自己死还好歹能得个体面,死在董卓手中,百分百要被他凌辱。
却说刘备引军缓缓向北,途中接吴匡等人书报,言已自密道出,不日南下,望刘备起兵接应。书信写得匆忙,又未写明自哪条道南下。刘备无奈,只得驻军阳城,然后令严颜、张飞各引五千兵往伊阙关、大谷关相候。自己引中军往轘辕而来。
军方到轘辕,便见前方一队人马追杀数名卒士,刘备疑之,乃谓黄忠道:“还请汉升上前问个究竟。”
黄忠应诺,引本部飞马而出。驰到近前,数箭射翻追兵之马,而后引军团团围住道:“皆为汉兵,为何自相残杀?”
轘辕守兵远远望见刘字大旗,心道不好,吱唔不敢言。那数个伤痕累累,满身尘土的士卒见了黄忠,又望见刘字帅旗,大喜道:“将军,我乃吴匡将军麾下,有要事禀报主公!”
黄忠闻言,不敢怠慢,便着麾下绑了追兵,又给马让吴匡麾下卒士乘骑,一同至刘备帐前拜见。
“什么!太后与弘农王便在关后!”刘备闻报,双目精光大盛,不禁拍案而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逃出生天
刘备得知何太后与弘农王俱在关后,不由大喜。顶点小说,于是点齐三军,直趋关前。刘备走马出营,见轘辕关地形险峻,暗叹道,不愧要扼之地。
刘备想了想,觉得这关隘易守难攻,真打起来,一时半会难以攻克。于是决定劝降。刘备亲至关下,仰关呼道:“某乃刘备刘玄德,还请轘辕关守将出来一见。”
轘辕关守军早就看见刘字帅旗及关下黑压压潮水般的人马,一时之间刀出鞘,箭上弦,只待这枝军来攻打关城,就要让他们好看。殊料关下大军驻扎不动,对方主将却出营来请将军。
不一会,轘辕关守将便出现在城头,往关下抱拳一礼,道:“刘君侯,末将叶蛟,这厢有礼了。”
刘备看着城头那将,眯眼道:“叶将军,可知我大军来此何事?”
叶蛟沉默,他自然知道刘备来干嘛。关后藏匿着一枝军,自京师洛阳逃离出来。里面有谁,他心知肚明。
刘备见叶蛟不语,便把话挑明,道:
叶蛟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刘备字字诛心,说得他心思动摇起来。自己遵守朝廷军法守关,然则朝局变幻莫测,董相国如今犯了众怒,关东诸侯一齐举兵不说,朝中竟也有大臣暗助太后与弘农王出逃。莫非相国已经控制不住朝堂了?叶蛟一思至此,脸上冷汗涔涔而下,他这等小人物,夹在两大派系中间,一个不慎就会被碾压得粉身碎骨。算了,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吧。好歹关下的刘备,也是个声名远播的人物,料想他也不会亏待了我。
他哪里想得到,太后与弘农王根本就是私自出逃,哪有大臣相助。
叶蛟这等武人,一旦决断,便不会瞻前顾后拖泥带水,此乃军中大忌。于是想得明白的叶蛟当下便向刘备深施一礼,道:“小将也曾为故大将军旧部,董贼残暴不仁,欲害太后与弘农王,小将敢不从君侯之命。”
于是乃令守军弃械并大开关门。刘备大喜,心道自己嘴皮子功夫又见涨啊。于是便令黄忠与自己一道率军入关。到得关内,刘备亲自扶起自缚请罪的叶蛟,并为其解开绳索,亲切的笑道:“叶将军此乃何意。将军顺应大势天命,此等义举,可感天地。来,将军且与我一道出关,相迎太后与弘农王。”
于是携了叶蛟,把臂而行。叶蛟心中正自忐忑,被刘备如此礼遇,不禁如沐春风,心中也自感激不尽。心道世人尽言刘玄德礼贤下士,光风霁月。果然不虚。
刘备留了黄广率本部驻关,便请了吴匡军中卒士在前引路,率了众将一路迤逦而行,往刘恪所在之处而去。
行不多时,忽闻前方马蹄声动地而来。刘备喜道:“莫非云长等知我来也?”忽然面色一变,惊道:“不妙,此非我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