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知道,曹操今晚失态,以至于泪涕横流。一是因为故友无辜受戮,二是因为他看不到大汉的希望了。曹操自幼立志,欲匡扶天下,欲使大汉再现盛世,自出仕以来,他一直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他交游广泛,四处结交,拉拢盟友,无一不是为了今后作准备。可惜一连串的事件打击,让他彻底失望,以至于今晚再也抑制不住负面情绪,全面爆发开来。
先是谋诛宦官的时候,大将军何进与袁绍等人让他失望,再后来,董卓入京,又是一重打击,他逃离京师时,热血仍未冷,暗暗发誓,迟早会回来清君侧。然后便有了关东诸侯讨董之事。他激动得不能自己,说服卫氏散尽家财,招募敢勇健儿,到了酸枣之后才发现,诸侯竟然人人心怀鬼胎,每日里除了宴饮,便别无他事。好吧,就算如此,他依然振作精神,随同刘备一路往洛阳打。
到了洛阳,赶走了董卓,大汉就有了希望。曹操如此想。结果刚到荥阳城下,便传来了他们的盟主袁绍,擅杀公卿数人的消息。
曹操再也扛不住了。董卓才是他们的目标,朝中百官,与他们本来就是休戚与共,如今盟军的屠刀竟然落到了公卿的身上,那么盟军与董卓还有什么区别?这不是把百官往董卓那边推吗?如此一来,就算打败了董卓,又有什么用?你袁绍如此残酷,岂不是又要成为第二个董卓?那么大家起兵,还有何意义?
带着对袁绍的极度不信任和不满,曹操今晚情绪失控了。
帐中杯盘狼藉,刘备却一动也不动。他在深思。自己该何去何从?自己终究不是那冷血心肠般的人,做不到像袁绍等天下诸侯一样视人命如草芥。像袁绍日后抢韩馥的冀州,曹操屠徐州,这等事,他也做不出来。
那么,他该去哪里?益州有刘焉,交州、凉州、并州等地都不用说了。年底盟军散伙后,袁绍去抢冀州了,后来更是击败师兄公孙瓒,占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而明年老曹就会大发神威,连败黑山军,在东郡立足之后,更是在刘岱死后,霸占了整个兖州。从此他与袁术打、与陶谦打,开启了他征伐天下的脚步。至于扬州,孙策与袁术联手,在那里搅风搅雨,最后便宜了孙氏。扬州是个好地方不错,但只能偏安一隅,日后如何能够抵挡北地精锐?再说了,欺负子侄辈,不太好吧?
荆州,现在刘景升已经单骑入荆州了罢?刘景升作为著名党人,名望不在自己之下,自己去抢他的地盘,打得过打不过另说,要是刘景升一怒,联络士人鼓捣檄文来骂自己,这得不偿失啊?
幽州,公孙瓒和刘虞马上就要打生打死了。一个是同门师兄,一个是宽厚长者,到时自己站哪边都为难。他们这仇恨,怎么调解都没用啊,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以及对掌控一州之地的**,导致了他们最后的全面冲突,这事,还是别搅和进去了。
刘备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竟然讶然的发现,自己没地方落脚了,当然,他还是名义上的巴郡太守。可是一郡之地,如何养他数万大军?之前筹备许久的粮草军饷,也快见底了,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刘备最后决定,不管那么多,先打到洛阳再说。
记忆中,董卓迁都,联军到了洛阳之后,便死活再也不肯西进一步。若不是王允使了个美人计,让吕布与董卓来了个窝里反,只怕董卓还能在长安逍遥好多年。而董卓死后,吕布竟然弹压不下董卓遗留下来的骄兵悍将,最后王允身死,吕布出逃,而凉州将领自相攻伐数年,害得长安地区也是一片萧条。而直到六年后,天子才东归,被曹操迎往许都……
自己欲兴大义,欲平乱世,欲再兴大汉,便一路打到洛阳,打到长安去罢。好让世人知道,天下诸侯碌碌,但大汉还有刘备,还有刘玄德!
想通此节,刘备长身而起,离帐而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 辽东公孙
刘备等在酸枣誓师时,袁术也着令孙坚开始进军了。对于“老朋友”孙坚,董卓很是看重,着大将胡轸引步骑数万,兵出梁县而击鲁阳。
其先锋至鲁阳城时,孙坚正在城外摆宴与粮草官饯行。遥遥望见兵至,孙坚心就凉了,完了,都在城外,要被一锅端了。见麾下将校一个个面如土色,便想道,此时可不能慌,否则立即炸营。
冷兵器时代,没有后世严格的军纪律令,军队的战斗力很大部分维系在将领的身上。正所谓兵为将胆,将乃军魂。大军压境,主帅不乱,军心便安。主帅若浴血奋战,全军则皆可效死。于是孙权强抑心神,故作镇定,把酒持觞,来劝席上众将。
众将校见主帅临危不乱,一颗心便宁静了下来,想道,将军在此,我等怕个球。孙坚麾下士卒看见烟尘滚滚,本来心里怕得要死,可一看见帅旗仍在,主帅与将校们谈笑风声,心中便莫名一松。军队是个团体,氛围最重要。主帅不怕死,部下自然也就胆壮。于是孙坚所部一个个的把胸脯挺得老高。雄纠纠气昂昂的模样,仿佛孙坚一下令,便可直冲敌阵。
不多时,胡轸到了鲁阳,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唤来先锋将就是一马鞭,骂道:“为何不立即攻城?”
先锋委屈得很,道:“将军,孙坚在城外,安然自若,饮酒作乐,小将唯恐有诈,是以罢兵待将军前来定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