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荀彧才智过人,早就知道讨董终成一场空,从传言冀州牧韩馥兴兵时召谋士言“欲助董氏、欲助袁氏?”便知道,大汉的士大夫们,大汉的诸侯们,早已经不把天子放在心里,放在眼里啦。想起大汉皇室泽被天下四百载,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荀彧便心中隐隐作痛。于是一直在欺骗自己,大汉还有救的,诸董必定是可以成功的。直到今天,刘备赤、祼、祼的捅破了这个美丽的泡沫。
刘备看着荀彧,这个大汉的孤臣,心中亦不好受。说实话,天下没有人比他更加向往太平盛世。这样的话,他宅在老家,耕读传家,或者为一州郡小吏,有着大把的时光陪母亲、夫人和孩子,如何不好?偏生让他生在汉末,这个颠沛流离的乱世。他不去争、他不去往上爬,死的就是他,就是家人,就是族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起他自起兵以来,手中的人头滚滚,刘备又坚定了心神,暗道,可不能气馁。于是与荀彧道:“文若,无论如何,洛阳我是要去的。不到最后一步,我绝不言弃!”
荀彧感受到刘备话语里的决心,心中复又暖和明亮起来。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背弃了大汉,不是还有主公这个希望吗?
刘备等接到捷报的同时,关内徐荣和吕布也知道了胡轸兵败大谷关的消息。此时两人便正于府中面面相觑。这消息太过突然,一时半会两人还难以消化。
良久,徐荣一声长叹,他与胡轸相识很多年了,想不到胡轸竟然这就样葬送在大谷关。真是时也,命也。
吕布狠狠一拍案几,怒气腾腾的道:“胡轸也太无用,竟然轻易死在张飞手中,简直是丢尽了凉州勇士的脸面!”
徐荣叹道:“不怪他,怪刘备太狡猾。”
也是,谁又能想到,刘备主力在此,竟然还有余力在伊阙、大谷两处伏兵袭关呢?吕布一念至此,又是怒火中烧,自己从军以来,所向披靡,只有在刘备手中,才连连吃憋。真是恼杀人也。
吕布脑子里全是肌肉,让他对阵厮杀,他毫无二话,让他拿主意,却是毫无决断,只能抓瞎。于是便问道:“徐将军,依你之见,我等是固守此关,还是撤兵西返?”
徐荣沉声道:“南方数关已失,已无人能阻袁术入洛,且相国已西迁。我等再死守虎牢,已毫无意义。到时袁术大军入洛,再遣一先锋断我后路,与关外诸侯相约夹击虎牢,你我亦免不了胡轸的一场!”
吕布想到自己和徐荣独守虎牢关,而关前关后,盟军铺天盖地而来,便不禁脸色一沉,道:“既如此,将军还等甚么,速速下令撤军便是。”
徐荣瞥了一眼吕布,心道此人虽然骁勇,却只可为将,不堪大用。诚为可惜。于是便道:“奉先勿慌,撤军之事我自有主张,须万无一失方可,不可冒然行事。”
吕布也知道自己能耐,想了想,算了,就让徐荣去折腾好了,谅他也不敢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孙坚在大谷关,被张飞热情招待数日之后,便与张飞道:“益德,我欲借道此关,挥军向洛,不知益德意下如何?”
张飞哈哈大笑,道:“将军乃我盟军,径自去便是,何复多言。”
孙坚也是哈哈大笑,谢过张飞。心中却是暗道,不先和你说下,我引大军到了关中,你要是突然翻脸来一下,谁受得了?
张飞心中也是在想,过关可以,不过我可得防着点。你孙坚可不是什么善类,先后逼杀荆州刺史、南阳太守,当我没听说?
两人暗怀鬼胎暂且不提,却说袁术得了消息,言大谷关被刘备部将张飞所袭,凉州兵大败,主将胡轸身死。不由大发雷霆。在他看来,胡轸就是他的小弟孙坚打败的,然后却被张飞捡了个便宜。
当时袁术就要发兵攻打大谷关,却被部将陈兰、雷薄给劝了下来:“主公,刘备那厮可不是好惹的,且不说大谷关能不能打下来,就算打下来了,主公肯背负背盟的骂名与刘备撕破脸?主公,三思啊!”
袁术想了想,觉得爱将说得很有道理,背盟是小事,反正自己只要有兵有地盘,便不惧天下骂名。只是刘备挺难缠的,若是袭杀了张飞,夺了大谷关,只怕就是不死不休了。嗯,还是慎重吧,莫把天下英雄都推到哥哥袁绍那边去了。
不过,大谷关既然在盟友手中,借道入洛,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当时被董卓吓得狼狈离开洛阳,袁术仍然耿耿于怀。如今能够再次入洛,还是带领大军而还。对于从小就生长在洛阳的袁术来说,简直就是衣锦还乡啊。
一念即起,袁术便迫不及待书信与孙坚,让他在大谷关相候,到时一道入洛。而这边,则留心腹大将陈兰镇守南阳。并淳淳告诫:“一定要小心刘景升,他既为荆州刺史,必不欲见我据南阳。”
陈兰胸一挺、手一拍,大声道:“主公且放宽心,刘表若敢来犯,某必率军为主公拒之!”
袁术得其保证,哈哈一笑,率了大军缓缓往大谷关而去。
张飞得了刘备指示,除了仍留周伟、黄蜀二将镇守大谷关外,也率军与孙坚等一路同行入洛,与严颜合兵一处,负责维护城中秩序,免得洛阳城中军队多了,又有那些目无法纪的人肆意胡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