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恪率了二千亲卫,一路疾行,不数日便到了东莱境内。一入境,便见官道之上,百姓四散而逃。有人见了军队,大叫一声,又扭头就走。刘恪见状,着人围住一伙人,打探情况。有百姓见得兵卒和善,便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军爷,这是哪里的人马?”
兵卒答曰:“我等乃是青州牧刘公麾下亲卫,受主公之命,随刘将军前来东莱,助范使君平叛。尔等为何弃家逃散?”
便有人欢呼一声,道:“原来是刘君侯大军来了,原来是刘君侯来了!”
叫喊了几声,又围拢来一伙人,对道:“前阵子辽东贼子增兵,范使君不敌,节节败退,一路退至当利、卢乡。如今范使君正与辽东人马大战,我等见辽东贼子势大,恐范使君不敌,于是便逃离乡土,欲前往北海暂避敌锋。”
兵卒得了消息,便往回复刘恪。刘恪闻得范明在卢乡大战公孙度之军,哪敢耽误,立马率了人马,疾往卢乡而去。
身后,百姓们一脸兴奋的道:“刘君侯派了亲卫大军来了。看见方才的将军没有,勇武强壮,行军就似一阵风似的,我料这次公孙贼子必败无疑。大家伙不用逃啦,且停下来罢。想来不久便有好消息传来了。”
范明很苦,本来还能够和公孙度打个平局。双方你来我往,打得有声有色。谁曾想不久前,公孙度又渡海遣来一枝军。于牟平登陆,直插其后,腹背受敌的范明,只好率军边战边退,到了曲成时,却被敌军夜袭炸营,大军混战一夜,天明各自收兵,范明发觉己军只得其半。无奈之下,一路收拢残军,渐渐退往北海。想守住当利、卢乡一带之后,再遣使往北海搬救兵。
至于刘备到了青州,范明压根就不知道。他身在军中,连番大战。根本就不知道刘备已到青州并召见他们郡守国相的事情。在当利,范明又遭大败,只好弃了当利,率了残兵败将退往卢乡。
一路上,见得乱兵遍野,烽火处处,远方敌军正在村寨之中烧杀抢掠,火光冲天的同时,哭声阵阵。范明不由一阵心悸。死伤的,都是他治下的子民。战火熄灭之后,也不知道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也不知道多少农田被毁,屋舍被烧?
大汉的官员,再不作为,也是极度看重名声,珍惜羽毛的。更何况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做出政绩的范明?
想到自己在东莱战战兢兢,而如今一朝心血,全部付诸于流水。范明便不由深恨公孙度。若不是这乱臣贼子,自立为王,割据一方,并跨海来攻取青州东莱。何至如此?一念至此,范明不由长啸一声,于马上立誓道:“公孙度!好奸贼!有生之年,吾必破灭之!”
范明行军到了卢乡,立即着手防御。发动百姓民夫,砍树搬石,准备火油滚水,打算固守,奈何卢乡小县,城墙矮小不说,城防亦是久不修葺,在公孙度大将柳毅的亲自指挥攻打之下,岌岌可危,眼看就要城防失守了。
范明已经退无可退,而遣往北海搬救兵的信使又杳无音信。范明又怒又急,提了剑于城墙之上四处奔走厮杀,一身青袍之上,已经是血迹斑斑。有左右家将来劝,欲请范明避敌之锋,而后再图他日。
范明怒发冲冠,道:“我乃东莱太守,全郡止有此城,我欲退往何处?今日痛快杀贼,身死亦我愿也!”
正危急间,然后敌军后部大乱,敌军攻势为之一竭。范明大喜,连忙组织反攻。东莱兵与卢乡青壮见了敌军攻势放缓,士气亦是大涨,于是拼尽全力,竟然把敌军给赶了下去。
范明稍松一口气,再放眼望时,只见敌军后部,一员小将率了百余人,直冲敌阵,手中一条长戟,竟然使得出神入化,敌军碰着就死,挨着就伤。
范明见那小将势如猛虎下山,又如蛟龙出海,所过之处,敌军如潮水般退却。不由大喜,心道这是何方英雄?
待得那小将率人杀透敌阵,冲至卢乡城下,再欲返身再厮杀时,范明便再也忍耐不住,不由大声问道:“城下乃是哪位英雄?”
那小将头也不回,策马持戟,直冲敌阵,清亮的声音却是远远传来:“某乃东莱太史慈也!”
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
那太史慈缘何出现在这里?却原来当年太史慈为东莱郡奏曹史时,受郡中之命,星夜奔往洛阳,夺了青州刺史所派州吏之奏章。由是恶了刺史,不得不逃离青州,避祸他方。
在外游荡了几年,天子驾崩了,刺史也换了。太史慈料想青州已经物是人非,不会再针对他了。这几年在外游荡,他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牵挂着家中老母亲。如今觉得再没危险,一想起家中慈母,便心似归箭。只恨不得立马出现在东莱,出现在母亲跟前才好。于是便与一伙在外结识的友人说了。结果这些家伙都是无牵无挂的汉子,又义气得很,道是如今天下不太平,一路上盗匪四起,虽然子义你武艺高超,但双拳难敌四手。于是大家决定,一道送太史慈返还青州。
太史慈却不过友人意气,只好与大家一块结伴东行。刚从北海到卢乡,便闻得卢乡范使君与公孙度所部大战。太史慈闻得公孙度跨海犯境,也不知道自己家里怎么样了,于是怒气勃发,便率了大家伙趁辽东军不备,突袭其后,竟然把辽东军阵杀了个通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