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大惊,便翻身而起。只觉脖颈左侧仍有些隐隐作痛。昨晚的事,却已经想不太清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蔡中郎醒来了?”
蔡邕拿眼望去,见一个好生魁梧的大汉,正坐在一匹骏马上,东摇西晃的看着自己。蔡邕一见这人,便怒道:“你究竟是何人?老夫如今在何处?”这大汉昨晚虽然蒙了脸,但那声音和那双眼睛,蔡邕却是万万不会忘却的。
那大汉哈哈一笑,正欲回答,却见蔡谷等人欢呼道:“阿兄醒了?”然后一群蔡家人便都围了过来。
蔡邕见了从弟一家,还有自己老妻,幼子,不由大喜,旋而又惊道:“你等如何也在此?可是那匹夫胁迫你等?”
那大汉闻言,翻了个怪眼,跳下马来,行至蔡邕车前,歪歪斜斜的行了一礼,道:“青州亲军麾下兵马使管亥,见过蔡中郎!”
蔡邕疑道:“青州兵马使?”既而恍然大悟:“刘玄德着你来的?”
管亥笑道:“正是某家主公差某来此,某率麾下儿郎于此刺探凉州形势,见中郎遇难。思及主公曾数次言谈中郎风采,言语间甚是缅怀,于是擅作主张,把中郎与家人郎勿怪。”管亥心中却是道,我会告诉你,是主公专程派我来营救你与一个小娘吗?
蔡邕见是刘备的人马,这才放下心来,旋又苦笑:“玄德这是欲置我于何地啊!”见家小俱在,自己所著竟也被管亥打包弄了出来。不禁心下欢喜,对管亥印象便好了几分。
蔡邕坐在牛车上,身子随着牛车轻轻晃荡,蓝天白云之下,蔡邕不禁又想起当年自己被贬出京时,刘备与卢敏几个小子前来相送,危急关头救了自己一家性命的旧事来。当年一腔热血的少年郎,如今也是执掌一州、位高权重的州牧了呢。
第二百二十一章 凉州风云
凉州剧变的时候,刘备却在青州埋头当木匠。
有鉴于造纸术的不断改良、印刷术的提前面世。青州市面上的书籍大增,更不用青州学院的教学用书了。而青州工曹下面的匠作营,又推出一种类似于书籍大的练习本,方便书院的学子们随时记录学院讲师们的珠玑之言、完成课业或记录自己平日里的所思所悟。这种练习本,质量上乘,墨迹不渗不化,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学院的学子在自己免费的份额用完之后,便蜂拥到集市上去大量购买,一时之间,竟然供不应求。
产品卖得好,导致的新问题又来了。
原来从古至今,人们记录书写,不是用简,便是用缣。或捉竹简而刀刻,或持缣卷而书写。不过,简重而缣贵,只有富贵人家用得起,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文化的传播扩散。现在大量廉价纸张的出现,已经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最起码使得青州之内,便是贫寒之家,想要买几本书籍,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在人们渐渐开始习惯纸书和练习本后,新的问题出来了。
此时人们不管是宴会、还是求学,只要是各种正式场合,坐姿便是正坐。一张蒲席,然后双膝跪地,双臀垫于脚后跟之上,双手扶膝,身姿挺拔。这种正坐,从老祖宗那一辈一辈传下来,一直到宋时,才被大量桌椅的出现给所替代。可以正坐在锻炼人的气质、寻求一种哲学上的形神兼备上,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刘备清楚的记得,在这个时代,孩子差不多大,在该启蒙的时候,私学或家里,就开始要让孩子学习正坐了。以前书生们正坐,手持书卷或摇头晃脑,或不停书写。可现在不行了,方方正正的练习本,取代了笨重的竹简,取代了长长的缣卷。再要拿在手上用笔书写,这姿势就相当别扭了。可伏在书案前书写是很舒服,可是时间一长,腰又累得不行。学子们一时之间不禁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刘备闲暇之余,在学院内讲了几堂格物课,便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回去之后一想,胡床此时已经在军队中渐渐普及,那么直接把唐以后渐渐开始普及流行的桌椅直接给弄出来,书院的师生们能不能接受?
其实在生活细节方面,刘备有很多的想法,可以推广开来,去影响世人。之前他一直隐忍不吭声,是因为他实在是影响力不够,不足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面积去施行影响。如今他执掌一州,乾纲独断,是时候去做一些事了。
于是刘备便命人于军营中拿来两个胡床,便去拜会老师郑玄。胡床,又称交床、交椅。其实不是睡觉的大床,而是一种可以折叠的马扎。用木头和兽皮、布制成。最初在北地异族中盛行,匈奴、鲜卑等贵人狩猎、出游时,便带上这玩意,累了便打开来休息。因为只有贵人、首领可以用,所以有“第一把交椅”的俗语,来形容身份尊贵。后来南匈奴归汉,这才便渐渐在中原开始扩散开来。
胡床因为它的便携和舒适性,引起了一批贵族与士人的喜爱。有史记载,汉灵帝便好胡床。当然,这玩意自己在家或在外用用可以,但用在正规场合,似乎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士人儒生们,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反而是在军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帅们可不管这东西雅不雅,好用就行。行军途中累了,用来歇息下;出去打个猎、钓个鱼,累了用来歇息下……
话刘备拎了两个马扎就去见郑玄。郑玄作为此时青州的文人领袖,若把他给服了,到时推广新的桌椅,想必也简单得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