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郭等觉得众无所依,正打算不要脸面,再往长安请降、乞求赦免的时候。他们的救星来了。有校来报,讨虏校尉贾诩到!
众将闻言大喜,纷纷出帐相迎。
贾诩是大汉智商、情商指数都非常高的两高人士。虽然不善统军厮杀,但在众将心中仍然威望比较高。
众将出迎,只见贾诩身上干干净净,风采如故,身后跟着百余将士,也是一脸从容。若不是众将知道贾诩一直在牛辅军中,还以为贾诩不是逃亡而来,而是前来访友呢。看到贾诩如此自在,众将心中不禁一松,这家伙,逃命都如此从容,想来如何应对朝廷,也应该有法子吧?
于是诸人迎贾诩入内,以此事问策。贾诩面色淡然,静听不语,心中却是暗暗道险,幸好来得及时,否则他们一散,自己也只好隐归乡里。到时朝廷真要清算凉州系,派个县吏便能让自己束手就擒。不能让大军散了,最起码现在不能散!
于是贾诩一脸坚毅的道:“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
贾诩也没长篇大论,只是告诉大家,现在就各自散去,搞不好都是朝廷的阶下囚,到时生死皆在朝廷动念之中。还不如抱团取暖,互相壮胆,带了大军往攻长安。攻下来了,万事大济,人人得享富贵。攻不下来,到时再想逃命的法子也不迟。
李傕等一听,觉得大有道理。于是聚众将士谓曰:“京师不赦我,我当以死决之。若攻长安克,则得富贵矣;不克,则抄三辅妇女财物,西归乡里,尚可延命。”
于是四将结盟,奉贾诩为谋主,各率大军晨夜西行。此时吕布未返,皇甫嵩尚在病中,于是王允便命徐荣、胡轸率军于新丰严阵以待。
两军相遇,也不闲话,拉开架势就干了一架。虽然四将人多马壮,然则徐荣与胡轸乃是军中宿将,所部又是百战精锐。而李郭樊张等部曲,见了徐荣与胡轸帅旗,也缩手缩脚,施展不开。是以,四将这边先败一阵。
收扰败军,后退扎营,然后四将一脸忧苦,前来相见贾诩:“文和,此前先败一阵,军心不振,为之奈何?”
贾诩笑道:“无妨,我已有退兵之策!”
四将大喜,连道:“还请文和速速道来!”
贾诩也不卖关子,便与众将如此。第二日,众将齐人马,鼓号齐鸣,复又来战徐荣、胡轸。徐荣、胡轸闻得敌军邀战,便亦军出营来战。
出营方射住阵脚,便听得对方敌营中齐呼:“凉州人不打凉州人!”
“徐将军、胡将军真欲赶尽杀绝乎?”
“我等非造反,只想入长安当面质问天子与王司徒!太师何罪!董氏何罪!竟祸及家,夷人三族?”
“牛将军已死!董将军已死!下一个是谁?”
三军齐呼,这声音、这架势。徐荣与胡轸傻了。各种翻着花样的口号,还在不断传来,响彻两军上空。这,就是贾诩的哀军之计,白了,就是装可怜。凉州人向来抱团,徐荣与胡轸麾下,大多半都是凉州人。这口号喊一喊,不定便能达到意外的效果。当然,要是无用,也损失不了什么。
效果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比较好。徐荣与胡轸军中的凉州儿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对啊,为什么咱凉州人要打凉州人,咱以前不都听太师的吗?现在朝廷把太师弄死了,又把牛将军和董将军弄死了,还派徐将军和胡将军带咱们来打李校尉、郭校尉他们,是不是把李、郭诸校尉弄死了,下一个就要轮到咱们了?之前便听长安有流言,朝廷要杀尽凉州人,之前还以为是人乱,如今看来,似乎是真的啊?没见咱凉州人一个个的都死了么?董太师、牛将军、董将军……
徐荣与胡轸见己方阵营中骚乱阵阵,对视一眼,暗道,完了,军心乱了。
徐荣见状,拨剑厉喝道:“严禁喧哗,胆敢乱语动吾军心者,斩!”
强力弹压之下,军稍安。胡轸谓徐荣道:“老徐,这一仗没法打了,先退罢。”
徐荣摇了摇头,却道:“老胡,此仗非打不可。再拖下去,搞不好营中将士就要哗变。”胡轸一想也是,现在还能弹压,若是罢军。等将士们回营之后仔细一想今日敌阵之言,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胡轸亦从徐荣之议,号旗一挥,下令全军出击。
大军到了李、郭等军前,这边的凉州将士却按兵不动,一脸决然,口中胡乱大呼:“赵家老三、李家老四,还认得你家兄弟不?”
“胡家子,来来来,拿刀往老子胸口戳,等老子死了,你好去娶咱家妹子!”
凉州系,本来乡党就多。从军往往都是一个村、一个亭集体抱团前往。是以之前在董卓的带领下,屡战屡胜。这次内部一分裂,问题就来了。这边呼儿唤爷,呼朋唤友的,那边刀枪举起来,就下不去手了。
就在两军纠缠成一团时,这时,纵马摇枪杀出来一员将领。大家一看,哦,都认识,张济之侄,凉州后起之秀张绣。
张绣在中平元年,十八岁那年,便为县吏,时北宫伯玉、边章等在凉州作乱时,他曾刺杀为祸县中的一方豪强,由是知名,凉州豪杰多附之。其父母早亡,他自幼被叔父养大,后凉州大乱,于是纠集一班健儿,往投叔父军中。素以勇武名扬凉州军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