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卢植连破数十谷,到了纥升骨城时,终于遇到了比较像样的抵抗。
纥升骨城,沿浑江而建,其地颇多产。铜,大理石,獐、貂,人参等,这儿全有。尤其是人参,后世甚至有参药之乡的美称。
这么一个好地方,自然是被高句丽贵族给霸占了。高句丽有五族,什么绝奴、顺奴,灌奴,总之都是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名字。之前是一族为王,后来势力削弱之后,被另一族取而代之,就是现在的高句丽王族。之前的王族虽然没了王位,却也占了几个好地方,以示安慰。纥升骨城,就是前王族的古雏加(一种王族的官职尊称)涓固的领地。
顺便说下高句丽的官职,很奇葩,什么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果然是蛮夷。
涓固在此地,经营多年,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既然汉朝出了兵,那么自己的纥升骨城肯定就是汉军的攻打目标之一。于是早早就做了防备。先是让奴隶加固加高城墙,又在浑江对岸立下无数小寨,以为依托。
高句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能在户籍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其他奴隶,无分男女,都是没资格拥有身份证的。所以纥升骨城这么个地方,涓固划拉一下,竟也让他凑出了万余人的杂牌部队。只不过,武器就很寒酸了。高句丽境内,铜铁矿比比皆是,奈何缺少匠人和技术,每年靠着交易和走私,还有汉朝的赏赐,也就这么些点。哪里能够全部冶炼成武器。尤其是奴隶,他们素来是被压迫的对象,现在虽然形势紧急,但也不能让他们拿上武器。嗯,就给他们大木头棒子吧。这种棒子,高句丽人经常带着奴隶于水浅处砸鱼,威力还是有的。
卢植大军到了纥升骨城,扎下营寨,埋锅造饭之后,卢植便带了众将前往观看地形。纥升骨城,是一座小城,城高丈余,城墙基底为大理石,而后黄泥夯就。城东,浑江浩浩荡荡,围城绕了一个圈后,便转折南下。东岸,水寨林立,内有小舟往来,沟通内外。卢植见城外森林已被砍伐一空,纥升骨城又严阵以待。便道:“先回营,明日营中议事。”
翌日,三通鼓响,诸将早已披挂整齐,齐刷刷的站在了大营中。卢植升帐,道:“今日我欲出兵,尔等谁愿为先锋。”
话音方落,黄忠,太史慈等各上前一步,齐道:“将主,末将愿为先登。”
机会谁也不想放过,尤其是太史慈,自归附青州以来,受刘备厚待有加,心中感激无以言表,有表现的机会,哪里敢慢于人后。也是想证明给大家看,我太史子义的实力强大,足以报答刘使君的恩德。
卢植略一沉吟,便持令道:“子义,今日便遣你出战。若不拨,明日便是汉升了。”
太史慈大喜,忙不迭的接了将令,道:“末将令不负将主所托。”然后行了军礼,径自出营收拢本部兵马去了。
片刻后,只听说一声砲响,鼓声动天,营门大开,太史慈盔明甲亮,胯下青骢马,掌中寒铁枪。一马当先,直往纥升骨城。
离了一箭之地,太史慈引兵止住,然后后排一阵吱嘎的响声,只见一排投石机被后勤营的军士们给推了上来。
自从青州有了个书院,格物就彻底的在青州扎下了根。比起纯人文哲学的经义子集,有着明确目的性和实用性的格物,在书院发展得很快。虽然很多时候,刘备在纵容他们胡来。但在刘备的模糊指引下,士子们还是做出了很多小贡献的。
比如投石机如何在战场上加快转移速度,这里面拆卸和组装,就花了不少功夫。还有如何射得更准,更远。士子们也为此花费了很多精力去论证。也有很多刘备不知道的先进思想出现。甚至能称之为初级弹道学了。研究这些东西,既有趣,又有好处,没错,在青州,研究格物只要是被书院认为有用的,根据实际情况,会有物质奖励。年轻士子们还是很乐意的。
别小看这些小改变。有时候,只需要领先一点点,胜利就会站在你这边。
像现在出现在纥升骨城下的投石机,连石弹都快被打磨得像批量生产的一样了。限于时代的生产技术问题,不然工曹的那帮技术宅都能给你搞出流水线生产来。
投石机一亮相,涓固便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是高句丽王族,自然明白这是啥东西。高句丽王城国内城也有,但那东西又笨又粗,放在王宫武库里在那里积灰。哪像城下的,一亮相就是一排。
涓固知道这东西的杀伤的,连忙大吼:“快!快准备盾牌,还有布被,都收集过来,浸水挂于墙头!”
城头上一阵手忙脚乱。等城墙上支起一人高的厚木盾,又高高挂起了浸过水的幔布后,涓固不由得意笑了,手捊胡须,道:“有投石机又如何,某轻使小计,便可破之。汉贼,尔等欲破我城,还须拿命来填。”
不得不说,涓固还是有本事的。在他印象中,投石机发射缓慢,准头也很差。而且发射不了多久,投石机本身也会磨损得差不多而不能用。他用盾牌和浸水布幔来防守,即可防石弹,又可防火箭。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削弱了汉军的伤害打击。
可惜,他遇到的是改良版的投石机,持久值远高于他见过的投石机,而且易损部件更换也很容易,后勤营就带了一大批。很快,涓固便见识到了青州军的连绵不断的弹雨打击能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