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破高拔奇后,接下来,是连绵数日的一场雨。大雨只能罢战,高句丽也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接下来,连绵不断的使者自东门外驾小船逆水而上,不知所踪。
斥候探得消息,报与中军。卢植只是轻唔一声,便不再管。众将有疑,黄忠道:“卢公,高句丽派出使者,定是请援去了,我们不需要沿途截杀么?”
卢植微微一笑,道:“蛮夷请的援兵,不过也是蛮夷罢了。在这片土地上,便是所有蛮夷联手起来,也不是我汉军的敌手。便让他去请又如何,老夫倒是要看看,谁愿意来助高句丽。到时一并收拾了。”
原来是放线钓鱼。好吧。可惜卢植什么也没钓到。
沃沮、扶余、挹娄,都接到了高句丽派来的使者。沃沮和扶余是向来与汉朝亲近的。沃沮之前是汉初卫满朝鲜的领土。后来汉武帝伐卫氏朝鲜,杀卫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沃沮属玄菟郡。后来因被貊人相侵,玄菟才渐渐迁移到如今的地方。沃沮可以说是汉朝玄菟故土了。如今沃沮虽然因为国小而被高句丽压迫剥削,但其部落渠帅,仍自称三老,置主簿等诸曹,这都是当年汉朝留下来的制度。沃沮向来不满高句丽,如今高句丽人被自己的故主汉人吊打,沃沮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肯出兵相助高句丽。
扶余就更不用说了。向来是汉朝在东方的重要小弟。汉朝打鲜卑,打高句丽时,都曾让扶余提供军粮。公孙度更是嫁了个宗女过去。虽然公孙康公孙恭兄弟到了扶余,不断卖弄口舌,挑拨扶余大王进攻青州军。但扶余王又不是傻子,他可比高句丽王要聪明稳重多了。并没有因为和公孙兄弟的亲戚关系而打算做什么。只是让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公孙兄弟。对高句丽使者说的什么唇亡齿寒一说不屑一顾。汉人可从来没有主动打过我,倒是你们高句丽人,时不时来骚扰掠夺我的部落子民。现在自己要死了,还想要拉我一块儿陪你们,想也别想。
只有挹娄,听了高句丽使者的话后,蠢蠢欲动。这个部落,就是大名鼎鼎的野猪皮部落。史载挹娄在扶余东北千余里之处,滨临大海。因天气寒冷,多处山林之间穴居。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天就以猪油涂身,厚达数分以御风寒,夏天就裸袒,只以尺布围其不可描述的地方。这个野蛮人部落善射,又喜欢乘船寇掠。打得周围沃沮、扶余等部落经常夏天就躲在山中,到了冬天河水冻住船道不通才出来。挹娄倒是听说过西方有汉朝大国,很强大,但有多强大,压根没概念。现在这个汉朝打到东边来了,高句丽都快被打趴下了,来向挹娄求救。挹娄人也挺高兴,看来我们部落的威名远播啊。
挹娄人就问高句丽人,要我们出兵可以,你们怎么报答我们。高句丽使者心想你们这些野人没见识还不好糊弄?于是就说出绢谷物多少多少。又拿出一匹绢来给他们看。挹娄人大怒,把这精美的布匹扔在地上,来回踩了个稀烂。娘的,老子要这玩意作甚,咱挹娄人住在这深山老林,要这绢有何用?冬天穿猪皮才防冻,夏天穿衣打猎的时候很容易划烂的好不好?谷物?咱挹娄人缺过粮食吗?虎、熊、貂、猪、鹿、鱼虾鳖,每天都不带重样的吃。挹娄人觉得高句丽人是在忽悠自己,于是一怒之下,便把高句丽使者给杀了。于是援军什么的,提也别提了。
雨渐停,然后便是艳阳高照。时间已经进入十月,冬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没了夏天那样的炙热,暖洋洋的只让人想睡。像卢植,就经常在中军帐外,躺在躺椅上,喝茶看书晒太阳。这法子,还是从女婿刘备身上学来的。还别说,习惯了这躺椅之后,真舒服。卢植是大儒不假,但他并不迂腐。对于一些享乐的东西,只要别太过,沉浸于其中,他并不抗拒。他五十多岁了,知天命的年龄,还在为女婿奔波远征,享受下也是应该的。
但是像高句丽王就不一样了,阳光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一丝的温暖,他心里的寒意,让他下意识的把身上厚重的裘衣裹了又裹。当初要是与扶余和沃沮把关系处好一点,也不至于如今的下场啊。扶余与沃沮的使者都回来了,带回了不好的消息。至于挹娄,则是一点音讯都没有。高句丽王也不抱希望了。
国中大臣也有人在劝他,让他别顽抗了,赶紧投降算了。高句丽王一肚子苦水无处诉说,他倒是想降,但他要的降和汉人要的降不一样啊。他是想名义上投降,然后汉人退兵,以后高句丽国还是高句丽国,他还是高句丽王。可汉人摆明了不愿意这样干。他们想的是灭高句丽国,让自己去高句丽王号,成为汉人普通俘虏中的一员。这怎么行?享受这么多年,突然就要成为什么都不是的阶下囚,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掌控,怎么想也不甘心,还不如搏一把。
高句丽王想搏,他的大臣们有人不想搏了。那天在城头看了汉军打高拔奇时那砍瓜切菜般的屠杀后,心中都在打颤。富贵权势虽然重要,但谁也不想成为那高高挂在旗杆上的高拔奇首级。再说了,说不定汉人还需要咱们来替他们治理高句丽呢。心思各异的诸臣心中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雨停后五日,诸营将士觉得这段时间歇够了,也该活动活动手脚了。一个个精神饱满的找自家将军请战。卢植见军心可用,觉得很满意,那就开打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