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_[美]罗伊·E·阿普尔曼【完结】(84)

  美军指挥官们对这块预定反击战场的地形和交通情况多少是有所了解的。在此之前的两个星期中,他们在这里的主要道路上前进或后撤,最远到达河东。这一走廊的地貌有鲜明特色,与邻区截然不同,在朝鲜的这一地带实施的作战行动不会影响到防御圈的其它部分。

  晋州-马山走廊南至朝鲜海峡,北起南江(从晋州至马山西北15英里的南江与洛东江汇合处)。位于马山湾的马山是走廊的东端,晋州位于走廊的西端,距马山27空哩。两地间陆路的最近距离在40英里以上,走廊的平均宽度约为20英里。

  8.基恩特遣队,1950年8月7-12日

  走廊内大多是低山,山间有片片稻田,道道溪水环绕其间。在南江南侧,小溪多是南北流向,旱季河水少而浅。有两处山障横穿走廊,一处在晋州东部,穿过这里的主要通道是晋州隘口,第二处,也是更险峻的山障是马山以西约8英里的西北山。

  通过走廊的主要东西走向的公路是从马山经俭岩里、长岩里、茂村里到晋州的双道全天候公路。庆山南方铁路与这条公路干线在走廊内的大部分路段相平行,这是一条单线标准铁路,途中有许多山洞、隧道和高架桥梁。

  从茂村里斜向东南的一条重要岔路将这条公路与镇东里以西3英里,距马山10英里的海岸公路相联,这条海岸公路环绕着南部从马山到晋州的不规则的海岸线。

  1950年初夏的朝鲜气候干燥,与往常大不相同。通常7、8月都有季风大雨,降雨量平均达20英寸。但1950年的降雨量只有以往的四分之一。半岛南端天空晴朗无云,气温经常高-达40℃,有时甚至到48℃。高温天气和60度的陡坡使得刚刚到达这里的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很不适应,在反击行动的第一个星期里因酷热而倒下的官兵超过战斗减员的人数。

  进攻计划要求基恩特遣部队分三路实施攻击,夺取晋州隘口,控制南江沿线。这次进攻将使用3个团:第35步兵团沿最北面的内陆公路,第5团战斗队沿第二条内陆公路至茂村里连接处,第5陆战团沿南面的海岸公路。这样,陆战团位于左翼,第5团战斗队位于中间,第35步兵团位于右翼。第5团战斗队将率先在南线发起进攻,夺取晋州西5英里处的公路枢纽,然后继续沿右路前进。陆战队随第5团战斗队之后到达公路枢纽,接着向左机动,沿海岸公路实施进攻。这项计划要求第5团战斗队与第35步兵团在茂村里会合,然后从那里一起继续对晋州隘口进击,而陆战队则向南沿海岸公路经固城、泗川向晋州发展进攻。8月6日夜间,第5团战斗队和第5陆战团将接替镇东里以西防御阵地上的第27步兵团,第27步兵团将在马山集结,转为集团军预备队。

  基恩特遣部队向西进攻的同时,第24步兵团要清除后方地区的敌人,重点在第35步兵团和第5团战斗队之间西北山的崎岖地带。他们还要控制住从俭岩里经咸安到镇东里的南北向公路。兵力相当于1个团的南朝鲜闽特遣部队加强给了第24步兵团,协助其完成这项任务。

  进攻前夜,第8集团军情报部门预计,位于基恩特遣部队正面的北朝鲜第6师有将近7500人。实际上,第6师当时只有大约6000人,但第8集团军不了解敌第105装甲师的第83摩化团已加入了马山西侧第6师的行列。这样,敌人的总兵力达到7500人。集团军情报人员估计,第6师将会得到约36门火炮和25辆坦克的支援。

  一、谁攻击谁?

  8月7日,在基恩特遣部队右翼,第35步兵团第2营事先向西发起攻击。仅在一天前,敌人发动的一次进攻迫使第2营的一个连撤出了阵地,但经过反冲击,他们又夺回了阵地。如今,当第2营从长岩里以西3英里处的山谷发起进攻时,他们遭到了约500名装备有自动武器的敌人的抵抗。两军立刻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5个小时,最后,第2营借助空中火力支援才夺取了隘口和北面的高地。

  战斗结束后,第35步兵团迅速向西推进,傍晚时到达茂村里岔路(团初期目标)附近。在这次行动中,第35步兵团打死打伤敌军约350人,摧毁坦克2辆,76毫米火炮1门,反坦克炮5门,缴获4车枪支弹药和数包文件,抓获俘虏3名。在班城附近,费希尔上校的部队捣毁了他们认为可能是北朝鲜第6师的指挥所,因为他们在那里发现了几部苏制电台和其它司令部设施。就第35步兵团来说,攻击是按计划进行的。

  第二天(8月8日),第35步兵团到达了离茂村里岔路口很近的高地。费希尔在那里接到了基恩将军的命令,要求他们构筑堑壕,等待第5团战斗队从左翼到达,并与之在茂村里会合。在这一段时间里,费希尔的部队又打退了敌人的几次进攻,他们还派出了精干的战斗巡逻队,对远至南江一线的敌人阵地进行了侦察。

  第35步兵团后方和左侧是多山地带,山地将它与其它部队分割开来,因而战斗进展的不太顺利。第24步兵团奉命歼灭凹凸不平的西北山地区的敌人,这股敌人数量不详,但估计可能只是一小股。8月6日,即特遣部队发动进攻的前一天,形势急转直下:北朝鲜人伏击了咸安以西的第24步兵团L连,打散了I连,打死12人。一位军官说,他曾三次被他自己逃跑的士兵撞倒在地。第二天早晨,他和第3营营长在离后方咸安地区4英里处找到了部队。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表现得惊慌失措,重火器连一等兵威廉·汤姆森架起机枪向敌人射击,最后被手榴弹炸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