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举杯道:“对对对,喝酒!”
众人连忙碰杯,开始聊其他话题。
饶孟侃问道:“实秋,你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过得如何?”
“还不是老样子。”梁实秋摇头苦笑,“原以为南方安定,可以安心做学问,没想到还是要打仗。”
朱湘道:“你觉得革命军北伐能成功吗?”
“难说。”梁实秋道,“咱们那个孙司令(孙传芳)又在扩军备战,听说已经打了两场,把革命军打得很惨。”
梁镇突然对周赫煊说:“周先生通晓政治军事,对当下中国的局势有何看法?”
众人闻言都看向周赫煊,《大国崛起》一书让他名声大噪,似乎已经变成国际问题专家,军事、政治无所不通。
周赫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道:“革命军能否北伐成功,我不敢预料,但吴佩孚肯定是完蛋了。”
“怎么说?”朱湘问。
周赫煊分析道:“北伐军攻打湖南湖北时,张作霖和孙传芳都在看热闹。现在吴佩孚主力部队崩溃,那两位大帅立即动手,而且都打着‘援吴’的名号。一个向两湖进军,一个向直豫进军,明摆着是要趁机吞掉吴佩孚的四省地盘。吴佩孚同时面临革命军、张作霖和孙传芳的三方进攻,他还能撑得住?”
梁镇讽刺说:“这些军阀可真够黑的,当面好朋友,背后捅刀子,吴大帅这次可要认栽了。”
梁实秋冷笑道:“这年头,只有卑鄙无耻的才能混得好,纯良之人还是老实过日子吧。”
周赫煊突然蹦出来几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白颠倒,不过如此。”
此言一出,满桌子诗人全都看着他。
“怎么,我脸上有花?”周赫煊开玩笑问。
梁实秋急切道:“周先生,你刚才那两句,能再重复一遍吗?”
周赫煊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好句!”梁镇拍手大赞。
朱湘也说:“这两句,足可跟周先生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相提并论。”
饶孟侃也说:“是啊,这两句话深含哲理,妙手偶得,不可斧凿。”
就在此时,徐志摩和陆小曼过来敬酒。徐志摩笑问:“你们在讨论什么呢,这么高兴?”
梁实秋指着周赫煊赞道:“刚才周先生的两句诗,真个是妙。”
“什么诗?”徐志摩颇感兴趣。
梁镇念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徐志摩琢磨片刻,连敬酒都忘了,高兴地放下酒杯拉着周赫煊的手说:“周先生,这首诗你一定要给我,过两天发表在《诗镌》上。”
又来了,你老婆就在身边,没事碰我干嘛?
周赫煊默默拖回自己的手,答应道:“可以,这首诗还有其他句子,吃完饭我就写给你。”
第八十八章 爱国诗人
徐志摩结婚的第五天,周赫煊首次参加了新月社的聚会,地点就在徐志摩家的客厅里。
或许这里经常有聚会吧,客厅面积极大,里头甚至还摆放了一排书架。书架旁边的墙面上,挂着陆小曼的各种照片,有戏装、新娘装、西洋装、传统装,照片都拍得很漂亮,看样子陆小曼是个非常爱美的女人。
周赫煊突然想到冰心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有人说文章是讽刺林徽因,还把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等人对号入座。但那篇文章里的描述,居然与陆小曼家的客厅有三分相似。
看来,冰心并非专黑林徽因,把陆小曼也捎带进去了。她似乎在说,我不是针对谁,在场诸位都……咳咳,其实冰心是截取那些喜欢开沙龙的名媛特征,糅合在一起写出文章,讽刺30年代中国的少奶奶们不知亡国恨。
今天陈西滢、凌淑华夫妇也来了,凌淑华应该也是冰心讽刺的对象,那篇文章里还有她一丝影子。这两位崇尚理性主义,凡事都讲求理性,想法是好的,可理性在民国属于空中楼阁。
若都讲理性,谁来投身革命?谁来抗日救国?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陈西滢就明确表示游行学生太不理性,不该做那种过激行为。他还写文章说,杨德群学习勤奋,平时不热衷于参加各种运动。三一八那天杨德群也不想去,返回途中又被人强拉去的。
杨德群因为游行惨遭屠杀,她当时可是大家赞誉和追悼的对象。陈西滢跑出来说这种话,不被群起而攻才怪,鲁迅更是把此人骂得狗血淋头。
可陈西滢不认为自己错了,他认为自己是理性的,是正确的。个人思想追求如此,你不能说他对,但也不能说他绝对错。
陈西滢理性,在座的另一位刚好相反,那就是“清华四子”之一的朱湘。
朱湘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愤青,而且做事极不理性。
朱湘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从小被称作“五傻子”,这养成了他自尊而又敏感的性格。
他在清华读书时,因为反对早点名被开除,有人帮忙说情,学校也同意留他,朱湘却飘然而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