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119)

  “任公谦虚了。”周赫煊拍手道,“正题讲完,现在是自由提问时间。大家有什么疑惑,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来共同讨论。”

  一个戴眼镜的男同学举手道:“周先生,我是学习古文的,你认为文字对各国历史有何种影响?”

  “这可是个大课题,都能写一部专著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周赫煊笑道,“这位同学如何称呼?”

  那男生说:“我叫王力,国学研究院的学生。”

  尼玛,要不要这样!

  怎么随便蹦出来个学生,就是未来的学术巨擘?

  周赫煊狂汗道:“王力同学你好。关于你刚才提出的问题,我只能说一些自己的浅见。人类发展,先有语言,再有文字,它甚至先于国家出现。在远古时代,语言和文字是维系一个族群最重要的手段。到了封建社会,中国各地方言不同,南方人和北方人甚至无法用语言交流。为什么中国能分久必合?汉字所代表的中华文化,其实就凝聚了中国这一国家概念。比如南北朝、五代、南宋时期,中国长时间处于分裂状态,但各地国民都以大一统的中国人自居,都有着同一种心态,军阀或者君王,也都下意识的以统一中国为己任。这就是汉字的力量。”

  “谢谢周先生解惑。”王力恭敬道。

  周赫煊说:“这只是我个人浅见,我对国学研究不深。如有错误,还望各位原谅。”

  “啪啪啪啪啪!”

  又是一阵掌声,台下师生对周赫煊谦虚的态度非常有好感。

  “周先生。”另一个学生举手道,“听说《射雕英雄传》是你写的?”

  周赫煊笑问:“好看吗?”

  那学生说:“内容非常精彩,但我发现了一些历史性错误。比如小说中的铁木真,统一蒙古后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到他逝世只有两年时间。而真实的铁木真,做了21年的成吉思汗,这里小说明显与史实不符。”

  周赫煊无语的看着那位同学,心想:你们这群学霸,读个小说至于这么较真吗?还让不让人装逼了!

  周赫煊只能解释说:“小说不是历史专著,优先服务于故事情节。如果严格追究,那《三国演义》也不用读了,大家尽可把书烧掉。关二爷也用不着那么累,还要帮孙坚杀华雄。”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谢谢先生解惑。”那位同学有些尴尬地说。

  一堂课上到大中午,才终于结束。

  清华师生意犹未尽,同学们一边走还在一边议论:

  “这位周先生真不简单,他要是能来清华当老师就好了。”

  “那个现代史学理论,不会是他自创的吧?”

  “很有可能,其他教授都没提过。按照他的理论研究历史,会更加精确、简单和深刻。”

  “听说他还是游历诸国时,自学成才的,眼界比我们闭门造车的都要宽广。”

  “谁有《射雕英雄传》,借我看看呗。”

  “书店里就有,自己买去!”

  “……”

  等学生们陆续离开,清华历史系主任陈懋德热情地跟周赫煊握手道:“周先生,你的讲课太精彩了,让人茅塞顿开。”

  “哪里,只是一家之言。”周赫煊笑道。

  陈懋德颇为期待地说:“周先生是否愿意来清华任教?这里的教授职务虚位以待。”

  “这个嘛,我再考虑一下,天津那边实在走不开。”周赫煊婉拒道。

  陈懋德有些失望,但还是笑道:“如果周先生哪天改变主意,清华历史系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

  周赫煊说:“多谢陈主任看重,不胜惶恐。”

  梁启超突然来搭周赫煊的肩膀,建议道:“明诚,你今天讲的内容,完全可以写成一部著作,书名就叫《现代历史研究法》。”

  “有时间我会写的。”周赫煊对此很感兴趣。他这本书一旦问世,“中国现代史学理论创始人”的头衔肯定没得跑,就算到了欧美都能装逼。

  众人说笑着结伴去吃饭,突然见朱湘狂奔而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说:“周……周兄,可算找到了你!”

  “怎么了?”周赫煊问。

  朱湘急道:“《诗镌》被查封了,志摩他们也被抓了,好像是你那首诗惹的祸。”

  “岂有此理!”

  周赫煊还没说话,梁启超就勃然大怒。他虽然在婚礼上教训徐志摩,但自己的学生自己可以骂,别人却不能抓。

  梁启超阴沉着脸说:“你们先吃饭,我去见张作霖。这个臭马匪,还真无法无天了!”

  第九十一章 活曹操

  梁启超有理由生气,因为被封的《诗镌》属于《晨报》副刊之一。

  《晨报》最初名叫《晨钟报》,由梁启超、林长民等人联合创办,属于“研究系”的机关刊物,它是帮直系军阀说话的。

  梁启超退出政坛后,《晨报副刊》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基地,经常刊登介绍俄国革命的文章。但自从徐志摩去年接管后,《晨报副刊》开始转变政治立场,发起“对俄问题”大讨论,对俄国革命持反对态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