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任远虽然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民国时代绝对是比较关键的人物。他辅佐胡汉民创立“新国党”,还是冯玉祥的入党监誓人,孙中山的“孙文之印”如今就掌握在曹任远手中。
在曹任远看来,常凯申就是个革命叛徒,背叛了孙中山,背叛了中华民国,跟袁世凯一样都属于篡权阴谋家。
周赫煊突然说:“曹博士为什么一定要走仕途玩政治呢?你是物理、化学双料博士,还是农学学士,完全可以搞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甚至是发展农业啊。”
曹任远摇头道:“一棵大树,主干都歪了,枝叶长得再茂密有什么用?”说着他又叹气道,“不过,你也说得对,或许我真不适合搞政治吧。当一个自贡市长都让我心力交瘁,一面要顶住中央的压力,一面还要安抚盐商的情绪,简直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哪天实在觉得没意思了,我就辞职归隐,或者开一家工厂为抗战生产物资。”
周赫煊笑道:“你也可以搞教育啊。”
曹任远冷笑:“教育界同样乌烟瘴气,去年我出任自贡市长之前,其实原定职务是重庆大学校长。结果,呵呵,一个校长任命都还有派系斗争,我懒得掺和进去,干脆就拒绝接受校长任命书。”
周赫煊没想到里面还有这种脏事,好奇地问:“现任重庆大学校长是叶元龙先生,他好像不是那种拉帮结派的人。”
曹任远乐道:“叶元龙是个糊涂鬼,但也可以说,他这人大智若愚。教育界留英美派和留日法派一直斗得很凶,各自背后都有国党派系在支持。恰好,叶元龙留过英法美三国,他不介入任何一派的斗争,也跟任何一派都关系好。老蒋就是看中他这点,所以对其青睐有加。至于叶元龙本人,他对政治毫不关心,可能在他自己看来,他是莫名其妙加入国党,莫名其妙当上重大校长,莫名其妙被视为老蒋心腹。”
周赫煊笑道:“如此说来,换我是老蒋,我也会提拔叶元龙,因为这样的人能办事又省心。”
还是老子那句话说得好啊,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叶元龙就是那种只顾埋头做事,不管党政纷争的人。他是一点一点被老蒋看重提拔的,以后甚至稀里糊涂被授予文职中将,抗战胜利后又稀里糊涂被选为“国大”代表。
抗战期间,老蒋甚至表示:“叶校长可以随时找我,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跟我说。”
作为老蒋在教育界的“心腹”,叶元龙却选择留在大陆,竟然还得了善终。他曾经救过两个地下党,其中一个是文艺界领袖,另一个当了浙江省长,但他却从来不宣传炫耀,也不以此做政治资本,甚至除了周公和当事人以外,那时很少有人知晓此事。
或许,正如曹任远所说,叶元龙才真的是大智若愚。
周赫煊和曹任远聊了一会儿抗战时局,突然说道:“曹博士,你要是哪天不想当市长了,可以来我的工厂。不管是物理、化工,甚至是农业才能,都保证你能尽展所长。
“那就这么说定了。”曹任远笑着答应,也发出邀请道,“对了,周先生来一趟自贡,请务必到蜀光中学做一次演讲。”
旁边聊佛学的王德谦顿时接话:“对对对,周老弟一定要去蜀光中学走一趟。狗日的小日本儿,去年把学校的楼都炸塌了,你去给学校的娃儿们讲几句硬气话!”
“一定,一定。”周赫煊满口答应。
蜀光中学的办学经费一直都是在盐税中扣的,盐商们每年都要捐款办校。去年张伯苓接管学校担任董事长,也注入了不少资金,这所学校现在是南开系统当中的一员。
当晚,周赫煊就住在大安寨王德谦家中,第二天又去曹任远在檀木林的家中做客。
周赫煊厚着脸皮向曹任远求了一副墨宝,并索要孙中山的印章,曹任远只能苦笑着拿出“孙文之印”给他盖上。
这绝对属于意外收获,周赫煊手里的那副墨宝,乃最后一件盖有“孙文之印”的宝贝。
第九百三十四章 抠脚老李
自贡谚语“河东王,河西李”中的河叫釜溪河,流向东南而汇入沱江,走沱江可以直到广汉,这是传统的川中盐运路线。而釜溪河与沱江构成的水运体系,又被川菜界称为“小河”。
川菜分三个体系,即以成都为代表的“上河帮”,以重庆为代表的“下河帮”,以自贡为代表的“小河帮”。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肉片……这些“水煮”系列菜品,真正的发源地就是自贡。
自贡“下河帮”川菜,又分为盐商菜、盐工菜和会馆菜三大支。
盐工菜,顾名思义,工人吃的,用料普通,做法简单,符合大众的口味和经济承受能力。
会馆菜,包罗万象,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带来的,融合各大菜系之长,又加入了自贡本地的特色。
盐商菜,那就恐怖了。咱们之前提到的“火边子牛肉”就是盐商菜,口味还在其次,必须要上档次,土豪气息扑面而来。
古代盐商们喜欢斗富,比如“猪血旺”,普普通通的一道菜嘛。盐商们非要用灵芝、人参之类的名贵药材喂猪,再把猪吊起来灌滚烫的粥,这粥也有讲究,工序复杂,用料奇葩。这些都只是前奏,当猪的食道被粥烫出血泡后,刺破那些血泡做猪血材料,再以各种独门工序炒成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