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1320)

  在抗战时期,甘肃几乎没有什么进步刊物,外地的报纸也很难发行到这里。

  这么说吧,随着国府近年来的两次反G浪潮,甘肃全省现在只剩下一个秘密党支部。这里属于国府、军阀和土匪的天下,眼光开明、思想先进的有识之士早就跑去外省了。

  马永奎把周赫煊请到客位坐下,讨好道:“周将军,我手下都是些粗人,说话难听你不要见怪。”

  周赫煊笑道:“没事,我经常跟粗人打交道,早就习惯了直来直去的脾气。”

  马永奎又对婉容赔礼说:“周夫人,我的手下太粗鲁,先前让夫人受委屈了,我老马向夫人陪个不是。”

  “无妨。”婉容道。

  师爷庞攸说:“周夫人,聚义厅里都是些粗人,不如我让老妈子带你去客房休息?”

  婉容这些年也见识过不少风浪,她神色自如道:“不必了,这里挺好的。”

  马永奎竖起大拇指赞叹:“不愧是将军夫人,巾帼不让须眉。”

  孙永振和朱国桢一直分别站在周赫煊、婉容身后,庞攸说:“两位壮士请落座。”

  “不必!”孙、朱二人齐声道。

  马永奎又竖起大拇指说:“忠义护主,佩服!”

  庞攸接着往上捧,笑道:“两位壮士气度不凡,能跟随明公左右,想必也是江湖豪杰。”

  这二人非常有趣,根本不像是土匪,只论拍马屁的功夫就已经炉火纯青。

  周赫煊为了给手下长脸,吹嘘介绍道:“这位是孙永振,山西人士,神拳车毅斋的徒孙,剑仙李景林的记名弟子。曾在天津一拳打死直隶督军褚玉璞,也在山东击毙过数十兵匪,还在英国徒手擒获一个日本刺客!”

  众人闻言大惊,再看向孙永振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

  “失敬,失敬,孙兄弟好身手!”马永奎起身抱拳道。

  孙永振则是老脸通红,周赫煊吹得他都不好意思了,摆手道:“没啥,没啥。”

  武林高手嘛,大部分都是这样吹出来的。或许几十年后,有人还会拍成电影呢,正所谓:周赫煊妙算施巧计,孙永振单拳毙军阀。

  周赫煊又说:“这位是朱国桢,直隶人士,他是虎头少保孙禄堂的弟子,也是自然门主杜心五的弟子,曾在全国武术国考中获得最优等,做过何键麾下第四路军武术总教官,也曾做过湖南国术馆总教官。”

  “哎呀,真是小看了英雄。”庞攸连忙说。

  庞攸是山东人,又在直隶短暂停留过,当然知道虎头少保孙禄堂和自然门主杜心五的大名。朱国桢既然是这二位的徒弟,又考过民国“武状元”,还在军队里当过总教头,这实力绝对杠杠的。

  其他土匪头领也纷纷惊叹,巡风头领杜衡更是直接喊:“两位兄弟这么厉害,不如留在山寨里入伙吧!”

  张德彪则有些不信邪,指着孙永振和朱国桢说:“全凭这姓周的一张嘴,谁知是真是假?有种过来比划比划,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对,比划比划!”

  土匪头子们纷纷附和,山寨里娱乐项目太少,自然要想方设法找点乐子。

  第一千章 八门拳

  孙永振一向不喜欢好狠斗勇,他个子并不高,力气也不算大,擂台比试其实是很吃亏的。

  这跟身手高低无关,只是量级问题。

  朱国桢就不一样,他长得人高马大,格斗风格又偏向于刚猛。这种人天生就是属于擂台比试的,十二年前,朱国桢曾在杭州吓得某位太极名家不敢上台。

  见周赫煊微微点头,朱国桢踏前几步说:“用不着孙大哥出手,我来吧。”

  “痛快,痛快!”张德彪摩拳擦掌,哈哈大笑。

  朱国桢道:“比什么?摔跤,拳击,国术,这三样任你选。骑马和打枪就算了,我只是略懂,并不精通。”

  张德彪笑道:“比骑马打枪,那是在欺负你,就比国术吧。我练的是八门拳,你呢?”

  朱国桢说:“形意,八卦,太极,兼习自然拳。”

  两人还没动手,周赫煊就招手问孙永振:“八门拳是什么拳?”

  孙永振解释说:“八门拳在大西北很出名,有八门封手拳、八门信子和驷意八门拳三个分支。八门拳的来历传闻很多,他们自称创立于诸葛亮和岳飞。但根据行内一些老师傅猜测,八门拳应该是明清时候的军中拳法。这种拳打起来干净利索,没有任何花架子,身法幅度不大,适合于古代战阵。”

  明清两代为了巩固边疆统治,朝廷调集了大量军队戍边。而这些来自于大江南北的军中汉子,又带了他们各自家乡的武艺,再结合军阵操练之法,便诞生出各式各样的西北拳种。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西北拳种流派,就是八门拳和通备拳。严格说来,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等拳法,都属于通备拳之流。

  就在周赫煊与孙永振说话之间,聚义厅内已经开始交手了。

  张德彪使用的是八门封手拳,打起来非常激进。就像古代战场冲锋一样,没有后退,也没有腾挪躲闪,只有一往无前的往上怼。他的双手或拳或掌,直往朱国桢脸上呼,但真正的杀招却在腿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