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160)

  《箫声》啊!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没想到在这儿见到真品了。

  周赫煊迫不及待地问:“我很喜欢这幅画,请问价值几许?”

  对一个名声不显的画家来说,张口就买画不仅不唐突,反而是对画家的认同和赞赏。徐悲鸿这几年虽然大部分时间在欧洲,但也经常去南洋,目的就是为了卖画,常年游历国外很费钱的。

  “多谢周先生的支持。”徐悲鸿为难道,“不过这幅画暂时不能卖,我答应了一个朋友,要把《箫声》带去法国请他欣赏。”

  周赫煊又指向另一幅素描:“这副呢?”

  徐悲鸿尴尬说:“这副也不能卖,是我为爱妻所画的。”

  周赫煊也觉不妥,这副素描名字叫《睡》,画的是蒋碧薇在睡觉。把人家老婆睡觉的画买回去珍藏,说起来也别扭。

  可惜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八骏图》、《九方皋》、《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名作,此时都还没有问世,否则周赫煊说什么也要买下来。

  挑来挑去,周赫煊选了一副素描《马夫与马》、一副油画《远闻》,还有徐悲鸿临摹的大师作品《丰盛》,这些都是徐悲鸿的传世名画。另外还买下《秋意》、《奔马》等十多副不知名作品,这些画作的艺术程度也很高,之所以不出名,估计是在战乱和奔波中遗失了。

  周赫煊拿笔写了张5000元的欠条,不好意思道:“徐兄,钱未带够,只能先欠着,我回头就到洋行里取来。”

  “不值那么多。”徐悲鸿连连摆手。

  “值的。”周赫煊笑着说道,“我相信徐兄的作品,再过几年就会身价倍增,我算是捡便宜了。”

  搁在2010年后,周赫煊买下的这些画作,随便一副就值上千万。可惜《巴人汲水图》还没画出来,那副作品甚至拍出1.71亿元的天价。

  周赫煊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徐悲鸿反而颇感惭愧,他认为周赫煊是在慷慨帮忙,坚决不肯收下那5000银元。

  周赫煊趁机说:“徐兄,不如你送我一副墨宝吧,就用你的画笔来写。”

  徐悲鸿有些蒙圈,他只见过求画的,还没遇到过有人找他求书法的,汗颜道:“我的字不值一提。”

  “徐兄不必过谦。”周赫煊可是知道,徐悲鸿的书法也属一绝。

  徐悲鸿不再推脱,按照周赫煊的要求,他用画笔在画纸上写下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头还写着一行小字,“周兄赫煊惠鉴”,落款为“丁卯阳春悲鸿”,又特意盖上钤印。

  “好字!”周赫煊大赞。

  徐悲鸿早年学习赵孟頫,后来又临摹魏碑,并经过康有为的悉心指导,此时已经自成风格。

  周赫煊手上拿到的这副字,既有赵孟頫的端秀圆润,又有魏碑的古拙厚实,看似跳脱随意,其实严谨含蓄。就算徐悲鸿不当画家,只这书法也足够扬名于世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徐悲鸿聊起自己的书法,感慨道:“南海先生对我教益良多啊。我少年时一直推崇赵孟頫,是康师带我造访各位名家,才有机会临摹到大量的魏碑拓本。”

  提起康有为,周赫煊就忍不住笑道:“康南海这几年算过得很滋润了,去年我还在溥仪府上碰到他。”

  徐悲鸿无奈摇头:“康师一切都好,就是功利心太重。唉,我不该揭师长短处。”

  “实话实说而已,南海先生还给我取了个表字,叫若愚。哈哈。”周赫煊大笑。

  二人口中的康有为,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天就要命丧青岛,死得不明不白。

  周赫煊拿着十多副画作,又得了副墨宝,高高兴兴地返回徐志摩家。

  走到半路,他就听到报童的叫卖声:“号外号外,北伐军攻占南京!”

  第一百二十三章 国际友人

  上海车站。

  徐志摩携妻子陆小曼前来送行,依依不舍道:“赫煊保重!”

  “志摩再见,小曼再见!”周赫煊嘱咐道,“记得帮我把那5000银元给徐悲鸿送去。”

  “我下午就送。”徐志摩笑道。

  周赫煊转身走向火车,孙家兄弟也连忙跟上。

  上海到南京距离很短,几个小时便已经抵达终点。出站的时候颇为麻烦,因为刚刚结束战事,士兵搜查得特别严,把孙家兄弟随身携带的手枪都搜出来了。

  “干什么的!”士兵立即举枪对准周赫煊三人。

  周赫煊连忙拿出几块大洋,笑道:“我姓周,是个商人,带枪只是为了防身。”

  这年头带枪确实正常,士兵收了银钱,见周赫煊西装革履、模样周正,也不再为难他,说道:“快过去吧,少生事端。”

  “多谢。”周赫煊抱拳道。

  就在周赫煊带着孙家兄弟出站的瞬间,突然江面上传来一声巨响。

  “轰!”

  英国和美国军舰向城里开炮了。

  什么情况?

  周赫煊瞬间懵逼,他亲眼看到一发炮弹,落到前方几十米外的民居中。街上行人慌乱逃窜,车站士兵也如临大敌,鸣枪警告旅客不得乱闯。

  “先生快走!”孙永振拖着周赫煊就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