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282)

  众人坐火车沿胶济线前往青岛,此时青岛虽为中国所有,但驻守该地的却全是日军。

  通关的时候,日军见周赫煊这些人里有好几十个青年,立即拦住询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周赫煊做出气愤的样子,用日语回答道:“我是北大校长周赫煊,他们都是山东大学的学生。你们日本人在济南大肆屠杀,导致学生难以安心学业,只得转学去北大读书。你居然还有脸问他们是干什么的?”

  日军士兵还得守关呢,懒得跟周赫煊理论,朝同伴挥手说:“都是学生,可以放行!”

  周赫煊舒了口气,幸好赵云祥和他手下的兵,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而且个个精气神十足,看起来确实像大学生。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种骂娘

  北平,顺承郡王府。

  “王八蛋!”

  张作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气急大骂道:“妈拉个巴子的,这小日本崽子,真把老子当猴耍了!”

  就在济南惨案发生后,日军的所作所为让张作霖看到希望。他为了获取日本人的帮助,终于同意将私人卖国协定,正式变成两国公开合约。

  张作霖不想自己背卖国的骂名,于是让代理交通总长常荫槐签字。常荫槐拒绝在卖国合约上签字,直接辞职跑去天津当寓公。

  张作霖又让路政司司长刘景山签字,刘景山也不干,同样辞职走人。张作霖随即任命航政司司长赵镇为交通次长,并代理交通部事务,在敦图、长大两路合同上签字盖印。

  日本人怕张作霖反悔,非要他亲自签字不可。

  张作霖只得在剩下的三路合同上签字,但只写了“阅、准行”字样,并未写日期和姓名,从而方便以后反悔不认账。

  还没等张作霖来得及高兴,日方突然给北平、南京两边政府送了一封警告书。大致内容为:日军将阻止北平发生战事,以防止骚乱波及东北。如果张作霖和平的从北平撤离,保证士兵纪律,且不被北伐军追击,日方将允许奉军进入东北。但如果南北双方在北平作战,奉军退往山海关或日方感兴趣的地区,那日方将阻止奉军与北伐军进入东北。

  这他妈简直就是笑话,张作霖把东北当成老窝,现在日本人不但不帮他打仗,反而还有可能阻止他回老家。

  “雨帅息怒。”杨宇霆劝道,“为今之计,只有在南贼攻击北平前,咱们率先撤军,免得给日军留下动手的借口。”

  “妈拉个巴子的。”张作霖摸着自己锃亮的额头,恼怒道,“老子现在卖国也卖了,这他娘的小日本,不但不动手帮忙,反而还要占我的老窝!”

  “与虎谋皮,难免被虎咬。”杨宇霆叹息道,“雨帅,快点做决定吧。”

  张作霖把自己的传令官喊来:“把作相、六子他们全叫回来,老子要开会!”

  ……

  5月底,怀仁堂。

  张作霖、张作相、孙传芳、杨宇霆、张学良等北洋高级将领,汇聚一堂,开始分析形势,商量解决方法。

  “退吧,回老家。”张作相无奈地说。

  孙传芳双眼满是血丝,咆哮道:“不能退,再退就没有出头之日了!雨帅,再调拨些钱粮弹药给我,只要我孙某人守在前线,南贼就不可能攻得下平津!”

  张作霖安抚道:“馨远,不要激动。先喝口茶润润嗓子,你看你,说话声音都嘶了。”

  “雨帅,真不能退啊!”孙传芳哀求道。

  杨宇霆翻了翻白眼,没好气道:“不退还怎么打?请神婆咒死对面吗?”

  孙传芳怒拍桌子:“姓杨的,你他妈就没安好心!还自称小诸葛,就没见你这么窝囊没用的诸葛亮!”

  “姓孙的,你嘴巴干净点!”杨宇霆气得怼了回去。

  “好啦,好啦。”张作霖笑呵呵地劝架,“这仗啊,现在是没法打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去东北蛰伏两年,等中原再出乱子,还可以打回来嘛。”

  孙传芳双手拳头紧握,想要说话,却欲言又止,他心里憋屈啊。

  这仗打到今日,孙传芳的五省地盘全部丢失,几十万大军只剩下两三万残部。如果真的跟奉军一起退往东北,他以后就彻底沦为张作霖的手下了。

  而张作霖呢?

  说起来很搞笑,打了将近两年仗,奉军嫡系基本上没啥大损失。死的都是奉军杂牌(张宗昌、褚玉璞的直鲁联军),以及孙传芳和吴佩孚的人。

  张作霖就像一个赌徒,他的本钱都还捏在手里,损失的都是牌桌子上赢来的,现在退回东北也来去自如。

  张作霖可以退,孙传芳却退不得,但形势逼人,不由得他不退。

  孙传芳不再言语,两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任由奉系将领商量着撤退方案。

  会议结束,孙传芳宛若行尸走肉般,恍恍惚惚地离开怀仁堂。

  张学良走到张作霖身边,低声道:“父帅,撤退时当心日本人,他们可能对你不利。”

  “老子当然要小心,妈拉个巴子,小日本就差没用枪指着我鼻子了。”张作霖气愤地说道。

  早在一个月以前,关东军司令部就由旅顺移驻奉天,整个东北的日军都已进入战备状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