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328)

  “原来是留洋归来的高材生。”朱培德说,“如今江西百废待兴,正缺两位公子这样的人才,可一定要为家乡建设好好出力啊。”

  “那是肯定的。”张谋之笑道,又喝令儿子说,“远东,远西,还不快来拜见朱主席!”

  张远东语气懒散地说:“朱主席好。”

  张远西却格外热情,激动地说:“下官见过朱主席!”

  朱培德颔首问:“你在哪里任职啊?”

  张远西回答说:“忝为九江建设局长。”

  “嗯,好好努力,以后大有作为。”朱培德鼓励道。

  众人来到客厅,张母亲自端上冰镇酸梅汤。

  朱培德喝了一口,赞许道:“张夫人好手艺,这酸梅汤解暑又美味。”

  张母笑道:“一点小饮品,不足挂齿。朱主席若是喜欢,我让人送些去府上。”

  “不用。”朱培德说着看向屋内的女子,最后把视线落到张乐怡身上,“这位女公子就是三小姐吧,果真温柔贤淑,明诚好眼光!”

  周赫煊笑了笑,偷偷朝张乐怡眨眼。

  朱培德又说:“张老板,我今天是专门来做媒的。明诚与令嫒情投意合,我希望能做这个月老,不知张老板意下如何?”

  张谋之笑得有点尴尬,但又实在没法拒绝。

  这个是江西省政府主席,常凯申面前的红人,手里还掌握着军队,他哪敢说半个不字?

  而且张乐怡也在场,如果张谋之拒绝,他女儿却唱反调同意的话,那就是不给朱培德面子。

  “朱主席亲自做媒,那是小女的荣幸,鄙人受宠若惊。”张谋之只得咬牙同意。

  张乐怡欣喜若狂,若非有外人在场,估计她都扑到周赫煊怀里庆贺了。

  朱培德哈哈一笑:“那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等两位新人大婚之日,我一定亲自到场参加婚礼。就算有事耽搁不能出面,也要派人送上贺礼。”

  在张家的极力挽留下,朱培德吃了顿便饭才离开,走时拍了拍周赫煊的肩膀。

  张谋之一直把朱培德送出大门,等对方走得没影了,才回头没好气地对周赫煊说:“你面子倒是大,居然把省主席都请来了。”

  周赫煊笑嘻嘻道:“常总司令不在九江,否则我肯定请他做媒人。”

  “大言不惭!”张谋之显然不相信。

  张远西却问道:“周先生认识常总司令?”

  周赫煊笑道:“聊过几句。他说中央部长以下的官任我选,可惜我不喜欢当官,就给拒绝了。”

  “你吹牛也该有个底线。”张谋之越看周赫煊就越气。

  周赫煊无奈地说:“不管伯父信不信,反正我说的是真话。”

  “我信。”张远西颇为热情地挨在周赫煊身边,问道,“周先生,你跟朱主席关系很熟吗?”

  “还行吧。”周赫煊说,“二哥,你要是志在官场,我可以陪你去一趟南京,多认识几个大官儿也是好的。”

  张远西高兴道:“那就拜托妹夫了。”

  听着两人之间的对话,张谋之站在旁边,气得直翻白眼。

  若是当初张家能和宋子文联姻,现在朱培德都得看张家的脸色,这买卖亏大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订婚

  张谋之对周赫煊再不满意,既然已经答应婚事,那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张家属于基督教家庭,不相信所谓的黄道吉日,但挑选好日子还是有必要的。

  日期倒是无所谓,但在婚礼举办地点上,周赫煊和张家发生了分歧。张谋之要求婚礼必须在九江举行,周赫煊则认为天津更合适,因为他的大多数朋友都在平津两地。

  经过大家反复商量讨论,最后做出了折中的选择,婚礼分两步走:先在九江订婚,日期为8月26号星期天;接着再正式结婚,地点选在上海——张谋之不同意女儿在天津结婚,理由是太远了。

  周赫煊只能答应,毕竟是老丈人发话,就算故意挑刺他也认了。

  订婚仪式在庐山牯岭的张家别墅举行,整个九江政商两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另有十多个洋人参加,可见张谋之在当地影响力之大。

  “若虚兄,恭喜你择得佳婿!”金浩如抱拳笑道。

  张谋之今天心情还不错,笑着回礼道:“金兄快请入内。”

  两人虽是商业合作紧密的老朋友,但关系早已出现裂痕。金浩如原本要仰仗张谋之,可这些年发展速度却更快,甚至将生意做到上海、天津,名气和财力都已经超过张家。

  最让张谋之气不过的是,金浩如连续两届被选为九江商会会长,而他只能做副会长,打起交道来都觉得矮了一头。

  历史上,张谋之是靠着跟宋子文联姻,才终于超过金浩如的。那时又轮到金浩如不爽了,连女儿收张五小姐一支钢笔礼物,都退还回去说高攀不起。

  商人嘛,做到他们这个份上,钱已经不缺,更看重的是面子和地位。

  很快又来了一位,却是九江货运大王薛德利,哈哈笑道:“张老板,恭喜恭喜啊,你这位乘龙快婿可是大学者,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