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431)

  李石曾笑道:“曙青兄,我又来麻烦你了。”

  “石曾兄!”高鲁与李石曾握手,又看向周赫煊,“这位就是周先生吧。”

  周赫煊笑着问候:“叔钦先生好。”

  高鲁微笑点头:“果然一表人才,年少有为,我在国内常听老朋友提起你。”

  高鲁是去年才来法国当外交官,他跟蔡元培、李石曾等人都是好朋友。清政府灭亡后,钦天监被改为中央气象台,高鲁就是在蔡元培的推荐下,担任的中央气象台第一任台长。

  严格说来,高鲁属于留英美派,是蔡元培那一帮的。但派系斗争归派系斗争,并不影响高鲁和李石曾的私人交情。

  李石曾说明来意:“明诚想为赴法华工修建陵园和纪念碑,希望驻法公使馆能够帮忙。”

  “这是好事啊,我一定竭力奔走。”高鲁正色道。

  周赫煊高兴道:“有劳了。”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有高鲁帮忙,很快就联系到法国政府。

  但法国政府貌似对此不上心,虽然愿意帮忙查找华工信息,却一直磨磨蹭蹭,完全没把这当成一件正事来办。

  12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颁奖,跟周赫煊没啥关系。跟他有关系的是龚古尔文学奖,法国佬经过反复讨论商量,终于决定把法国小说的最高荣誉授予周赫煊。

  周赫煊专门找人订做了一套衣服,帆布劳工装,廉价筒靴,还带着一顶劳工帽,扛着把铁锹就去领奖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另类领奖

  巴黎歌剧院的附近,有一家叫做德鲁昂的餐馆。

  这家餐馆在某些文学爱好者心目中,是属于圣地般的存在。因为法国四大文学奖中,有两大奖项在这里进行投票评选,同样也是在这里进行颁奖仪式。

  其中一个是龚古尔文学奖,另一个则是勒诺多文学奖。

  说起来很搞笑,就在四年前,一群等着龚古尔文学奖投票结果的记者,由于等得实在不耐烦,于是有人提议,咱们干脆也来组织一个文学大奖吧。

  于是乎,勒诺多文学奖诞生了,它是一帮无聊记者发起的,专门和龚古尔文学奖对着干。它跟龚古尔文学奖在同一个餐馆,同一天投票评选,并在同一天举行颁奖仪式。

  这是属于法国佬的幽默。

  上午十一点,德鲁昂餐馆变得热闹起来,不仅用餐的客人比平时多,还有来自法国各地的记者。

  龚古尔文学奖和勒诺多文学奖的评委,陆陆续续走进餐馆中。他们各自看不顺眼对方,在人们的掌声中,分别进入各自的颁奖包间。

  然后现场记者就要做出抉择,他们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房间进入,只能采访报道其中一个颁奖仪式。

  嗯,报社也有应对方案,一般会同时派出两名记者。

  11点25分左右,勒诺多文学奖的获奖人出现,在记者的簇拥下进入餐厅包间,然后房门紧闭,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发生的情况。

  另一波记者还在苦等,他们在等待周赫煊的到来。

  11点30分,一个身穿蓝色劳工服,头戴劳工帽,肩扛大铁锹的亚洲男子出现。

  记者们没有在意,继续望着门外。

  餐厅的侍应生上前说:“先生,我们这里没有请工人。”

  周赫煊笑道:“我是来领奖的。”

  “领奖?”侍应生有些没反应过来。

  “是的,龚古尔文学奖。”周赫煊说。

  “噢,上帝,你是那个亚洲获奖者?”餐厅侍应生捂嘴惊道。

  周赫煊笑问:“你可以带我去领奖吗?”

  “非常荣幸。”侍应生朝那些记者喊,“先生们,你们要等的人在这里!”

  十多个记者齐齐回头,然后疑惑地看着周赫煊,随即变得欣喜若狂,似乎非常满意周赫煊的奇装异服。

  记者们瞬间围上来,其中一人道:“周先生,我是《法国西部报》记者米诺,请问你今天的装扮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当然,你们一会儿就知道了。”周赫煊说。

  又有记者问:“你穿着工人服装,难道是在表示代表无产阶级?”

  周赫煊狂汗:“朋友,你想多了。”

  “周先生,你对这次获奖有什么感想?”

  “我非常高兴。”

  “能详细阐述一下魔幻现实主义吗?”

  “这不需要阐述,只需要你在作品当中感受。”

  “你准确预言了美国的股灾,是否在这次股灾中赚到大钱?”

  “很遗憾,只赚到一点小钱。”

  “……”

  在记者的采访簇拥之下,周赫煊进入属于龚古尔文学奖的餐厅包间。

  说实话,周赫煊是第一次见识如此另类的颁奖仪式。

  没有主持人,没有现场观众,也没有奖杯,更没有任何歌舞表演,只有满桌的饭菜和评委。

  周赫煊进入包房的瞬间,九位评委集体起立。他们本打算鼓掌欢迎周赫煊,但当看清周赫煊的穿着打扮时,全都特么愣住了。

  什么情况?

  “嗨,各位评委先生好!”周赫煊放下大铁锹,朝九位评委挥手微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