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754)

  其实很简单,于家和岑家早就闹翻了。

  于家出了个败家子,连老婆子女都无法养活。八年前,于佩琛的母亲带着几个儿女,前往上海投靠了岑春煊,只留下于佩琛和二妹在北方读书。

  这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很不好受,虽说岑家人没有嫌弃他们,但于佩琛的母亲却很要强,尽量自食其力供儿女读书,并没有索求无度地找岑家要钱。

  于佩琛和二妹在北方生活得很艰难,只有三年前来上海探亲,享受了一些岑家人的帮助。比如舅舅把于佩琛介绍给进步人士,主演熊佛西导演的话剧《哑妻》,还被选为学生代表出席太平洋学术会议等等。

  “周先生,我……我明天想请假。”于佩琛吞吞吐吐的说道。

  周赫煊说:“可以啊,你有什么事吗?”

  “我想去看望母亲和舅舅,他们就住在上海。”于佩琛显然思想境界还不够,达不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水平。

  周赫煊笑道:“让永振给你支一个月的工资,多买点礼物,别显得太寒酸了。”

  于佩琛感激道:“谢谢周先生!”

  第五百七十九章 凝聚

  上海信托公司大楼。

  周赫煊摘下礼帽,刚刚走进去,就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业务员来接待:“先生,请问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我们上海信托公司……”

  “不用了。”周赫煊笑道,“我约了你们总经理章乃器。”

  那业务员顿时一脸恭维地说:“原来是章经理的朋友,快请进!章经理在五楼,他说如果有朋友到访,直接去五楼的会议室找他。”

  中国的信托业开始于1921年,当时一下子涌现出十多家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客户搞交易所股票投机。结果就在那一年冬天,中国爆发“信交风潮”,100多家交易所倒闭得只剩6家,10多家信托公司也只剩2家。

  说白了就是股票市场不规范,金融行业被玩成了抢劫行业,只半年时间就搞得中国股市直接崩盘。

  上海信托公司是4年前成立的新公司,总经理便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此君不但是商人,还是有名的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和收藏家。他创立的《新评论》半月刊,曾经大力支持北伐,却又因批评国党而被查封。

  周赫煊被带到五楼的会议室,一开门就看到许多名人,分别有孙夫人、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

  除了这些进步人士外,还有来自全国十八个省的60多个抗日救亡团体代表。整间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不少人坐在临时搬来的小板凳上。

  当会议室大门关闭的瞬间,孙夫人突然鼓掌道:“大家热烈欢迎周先生!”

  “啪啪啪啪!”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靠门口这边的代表纷纷起身跟周赫煊握手。

  “周先生请这边坐!”章乃器做为东道主,亲自把周赫煊带到比较靠前的位子。

  周赫煊刚刚坐下,旁边一人就主动握手说:“周先生你好,我是白云梯。”

  “白先生你好。”周赫煊笑道。

  笑归笑,周赫煊心里已经在狂呼“我草”了,今天开会真是牛鬼蛇神都汇聚一堂啊。

  白云梯是北伐期间内蒙省的革命军总司令,曾积极帮助常凯申在内蒙清党,属于那种臭名昭著的反动派。此人去年刚刚被任命为国党中央政治会议常委,兼蒙古地方自委会委员,怎么也跑来参加抗日会议了?

  周赫煊对此是真的不知情,因为在历史上,白云梯最后随老蒋败退台湾,甚至还在台湾当过“总统府国策顾问”。这种人居然也曾跑来参加进步活动?

  倒是坐前面的胡汉民参加会议,周赫煊还觉得尚在情理之中。因为胡汉民虽然积极反对共党,但同时也反对老蒋,前两年广州那边成立新政府,起因就是老蒋抽风软禁了胡汉民。

  陆陆续续的,会议室里又进来十多个人,孙夫人终于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大会首先介绍了到会成员,周赫煊的身份是“国际著名学者、国际问题专家、国际知名作家、著名教育家和慈善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国分会会长”。这一长串的头衔说出来,立即赢得满场掌声,那声音甚至比介绍胡汉民时更大。

  周赫煊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仔细听着其他人的介绍。

  此刻坐在会议室里的什么人都有,军政界、工商界、金融界、学术界、传媒界、慈善界、教育界……真正是社会各界人士。也有国党、共党、民主党派、民间团体、地方军阀和敌后抗日武装派来的代表……各党派人士尽皆汇聚。

  这些人当中有政界死敌,也有私怨仇人,平时见到了能打出狗脑子来。

  但现在,大家却坐在一起,为了抗日救国这一共同目标,放下仇恨、共商大事!

  周赫煊非常感触和欣慰,甚至热血上涌想要落泪。日本前些日子发表的“天羽声明”,已经触碰到国人最敏感的神经,让许多人放弃了最后的侥幸心理,大家都迫切的想要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什么党派之争,什么私人恩怨,在国家大义面前通通靠边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