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867)

  周赫煊问道:“杨主任,听说现在捐款购买的飞机都由你负责调派?”

  “是我负责。”杨杰面露苦笑,心里头补了一句:很快就不是我了。

  杨杰如今的职务很高,是南京本部参谋次长,并代参谋长职务,还主管全国的城塞和防空事务。全国防空委员会主任的职位,杨杰已经打算辞去了,因为他跟某些人闹得很不愉快。

  情况是这样的,杨杰在检查新买的几架飞机时,发现是用报废飞机改装的,于是就跑到常凯申那里告状。恰好,这些飞机又是宋美龄和孔祥熙买的,常凯申避而不做处理,气得杨杰打算辞职不干。

  那可是老百姓捐钱买的飞机啊!

  历史上,杨杰由此得罪宋美龄和孔祥熙,并招来对方的报复。过不了多久,宋美龄就暗示陈果夫兄弟和何应钦,控告杨杰贪污国防工事公款。老蒋于是把城塞军需处长和副处长枪毙了,并且撤掉杨杰的城塞组长和代参谋长职务。

  杨杰属于南京国民政府难得的将才,从此一蹶不振,难以再受重用。

  抗战期间,杨杰受命访问苏联,争取来1亿卢布的军火组建20个苏械师,并附带了一个苏联援华航空队。紧接着,他又争取来2.5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也算是为抗战立下大功了。

  1940年,杨杰回到中国,向老蒋提出联苏抗战的建议和具体作战战术,老蒋却送他一本《曾文正公全集》让他好好阅读。杨杰气得连打三个月的麻将,然后胡乱写了一篇读后感去交差,气得老蒋大发脾气,从此彻底将杨杰给闲置下来。

  到解放战争期间,杨杰已经成为“民革”的西南地区领导人,专门策划云贵川康数省的起义反正,并因此被老蒋派人暗杀身亡。

  常凯申能把自己多年的参谋长,逼得最后选择投共,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第六百六十六章 恃才傲物

  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周赫煊对杨杰的印象非常好。

  别的不说,杨杰是今天出席防空展览会的最高级别官员,但他早早的就到场了,而其他官员此时连个人影子都没有。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杨杰不摆官架子,应该是个喜欢干实事的人。

  周赫煊被安排在主席台下方的第一排,杨杰无事可做,干脆挨着他跟孟小冬坐下聊天。

  “周先生,你跟百里兄写的那份国防计划书我看了,很有战略意义。”杨杰赞赏道。

  周赫煊笑着说:“都是百里先生写的,我只是查缺补漏而已。”

  “已经很厉害了,毕竟你没有学习过专业军事理论。”杨杰毫不掩饰地讽刺道,“你若是读过军校,肯定能当中央本部参谋,至少比某些人要好得多。如今中央军部都是些酒囊饭袋,陈诚就是一头猪,何应钦狗屁不通,顾祝同呆板痴傻,刘峙这人我都懒得评价……最近蒋委员长重用一个叫胡宗南的混球,此人打仗还不如街头混混,带着两个师的精锐被红军残部耍得团团转。”

  周赫煊听得万分无语,杨杰居然把老蒋的心腹爱将们都骂了个遍,如此得罪人的性格,难怪会受人排挤。

  周赫煊不知道的是,杨杰在私底下连老蒋都骂,还声称如果让他来“剿匪”,第一次围剿就把红军给剿干净了。

  此人有些……恃才傲物啊。

  顺便一提,被老蒋寄予厚望的“庐山军官训练团”,此时的副团长正是杨杰,至于团长则由老蒋亲自担任。

  老蒋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训话时说:“(如果)我姓蒋的不抗日,全国人民共诛之。”

  杨杰当场就站起来回应:“我到国外转了一圈,看见各国都在忙,德国在忙,苏联在忙,意大利在忙,日本也在忙,好像吞了我东三省还不满足,还要气势汹汹的灭亡中国。可我回到上海一看,遍地是闲人,政府官员更闲,吃喝玩乐通宵达旦,简直把东三省沦陷的耻辱置之脑后。希望政府切实拿出抗日的措施来!”

  老蒋当时被气得哑口无言,哭笑不得,这尼玛等于被当场打脸啊。

  周赫煊哈哈笑道:“杨主任真是大才,我听说日本人搞了个中国军事家排名,你排在第二?”

  “哈哈,那个排名不作数的。”杨杰连连摆手,但却露出一脸笑容,显然心中极为得意。

  日本人给出的中国军事家排名当中,蒋百里第一,杨杰第二,白崇禧第三,刘伯承第四。由于刘伯承瞎了一只眼,所以被戏称为“半个军事家”,因此日本人说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

  见杨杰一脸得色,周赫煊已经彻底摸清此人的性格,恃才傲物、心直口快、城府不深……这种人有着先天的性格缺陷,如果跟了心胸宽广的领导人,必然能够绽放出万丈光芒。但遇到心胸狭窄又多疑的老蒋嘛,下场完全可以预料。

  蒋百里也跟杨杰差不多,同样骄傲,同样高冷,而且还有一颗玻璃心,这两位是真的可惜了满腹才华。

  难怪刘伯承元帅后来评价说:“蒋百里先生和杨杰先生,在旧中国号称大军事家,但因为走错了路,所以终生没有很大的成就,因此政治道路的选择是很关键的。”

  摸准了对方的性格脉络,接下来的交流就很愉快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