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954)

  矢原谦吉用听诊器做了一番检查,惊讶地说:“宋委员长,你的血压不稳,心律也很乱,确实需要静养。这样,我给你开一些药品,都是当今最先进的好药。”

  药箱里拿出来好几瓶,矢原谦吉告之了用量用法,又叮嘱宋哲元平时如何保养,这才态度恭敬地离开。

  宋哲元一脚把那些药瓶踢翻,喊道:“来人啦,把这些药都给老子扔茅坑里。狗x的小日本儿想来害我,做梦!”

  警卫员抱着西药小心翼翼离开,侍从秘书随即进来:“委员长,天津有消息。”

  宋哲元抢过电报纸,只看了一眼,就气得大骂:“张自忠是要造反啊!”

  侍从秘书不敢吱声,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等候指示。

  气了好一阵子,宋哲元终于挥手说:“算了,算了,随他吧,爱干嘛干嘛。”

  宋哲元的华北势力不仅外敌环伺,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当初张学良收编宋哲元的部队,实际掌兵者是张自忠、冯治安、赵登禹和刘汝明四人。他们私下商定,如果部队以后有所发展,宋哲元永远是长官,并要按照张、冯、赵、刘的顺序依次升官。

  现在势力越做越大,宋哲元已经快压不住这四人了。

  就在前两个月,张自忠跟宋哲元的心腹幕僚萧振瀛闹起来。宋哲元对张自忠深为忌惮,只好免去萧振瀛的天津市长职务,改任张自忠为天津市长。

  如今张自忠已经正式就任,一去天津立马动手,把地方政府要员换了好几个,其中不乏宋哲元的心腹。

  天津的地位很重要,控制着华北地区大半财源。

  张自忠现在玩的这一出,意味着宋哲元开始对军队失控。不仅如此,按照他们原来的约定,张自忠升官以后,冯治安、刘汝明、赵登禹三人也要跟着升官。

  很有可能,宋哲元手下的四大将领是在联手做戏。

  宋哲元冷静下来,对侍从秘书说:“传我命令,升任冯治安为河北省主席,升任刘汝明为察哈尔省主席。赵登禹……赵登禹让他先等等,没有合适的大官儿给他做!”

  这是在给四个手下划地盘,张自忠要天津,冯治安要河北,刘汝明要察哈尔。

  宋哲元手里的地盘就这么多,北平是肯定不能给的,由他的心腹爱将秦德纯掌控。赵登禹的实力最弱,只能自认倒霉,继续驻守在北平城外喝风。

  妥妥的旧军阀作风,老大吃肉,弟兄们分汤。如果老大不肯分汤,那弟兄们就要站出来,搞些事情逼着老大分汤。

  这也是宋哲元不敢做汉奸的根本原因,他手下四大将领全是“顽固抗日派”。只要宋哲元稍微透露出投日的迹象,分分钟就要被部下教做人。

  张自忠和赵登禹,那都是战死在抗日沙场的热血男儿。

  说实话,萧振瀛能力还不错,担任天津市长期间做了很多实事儿,堪称政绩斐然。但为了安抚张自忠,宋哲元只能把这位心腹幕僚撤职,打发去国外旅游考察。

  这就是此时中国的情况,全国乱成一片,各个地方势力也乱七八糟。

  侍从秘书接到任职命令后没走,而是犹豫着拿出一份报纸,说道:“委员长,这是今天的《大公报》,有关于你的文章。”

  “不看不看。”宋哲元心烦意乱地说,“《大公报》就会挑事,看了头疼。”

  侍从秘书说:“是周赫煊亲自写的文章……骂你的。”

  听到周赫煊的名字,宋哲元更加头疼,摊手道:“给我看看吧,是不是又骂我汉奸?”

  “那倒没有。”侍从秘书说。

  宋哲元翻开报纸仔细阅读,读着读着就脸色阴沉,读完之后一言不发。好半天过去,他脸色苍白的捂着胸口说:“给……给我叫医生!”

  “委员长,你怎么了?”侍从秘书连忙扶住。

  宋哲元难受道:“心口闷得慌,喘不过气儿,耳朵里响得厉害。”

  第七百三十章 黑得丧心病狂

  其实,周赫煊没有骂人,他在夸人,文章的标题叫做《爱国将军宋哲元》。

  内容如下:

  “半年前,清华校内刊物《怒吼吧》,登载了一篇《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痛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此言此语,字字泣血,平津学生,奔走南北,掀起全民抗X的宣传浪潮。”

  “其实,学生们不必太过担忧,华北的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下来了,也有宋哲元将军在顶着。”

  “华北情势之恶化,应在《塘沽协定》签订后。中日两国势力,以长城为界,拉开了日本蚕食华北的序幕。对此结果,我们的爱国将军宋哲元先生痛心疾首,谓曰:‘我以三十万大军,而不能拒五万之敌,真奇耻大辱!时势如此,夫复何言,所可告者,仍本一往精神,拼命到底而已。’”

  “宋将军说到做到,以察哈尔一省之地,与关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周旋。四方豪杰志士并起,共组‘抗X同盟军’。宋将军东阻伪满关东,南抗南京中央,内拒昔日长官(冯玉祥),收编汤玉麟、方振武、吉鸿昌诸部,威风八面,称雄北地,真当世英雄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