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之文豪崛起_王梓钧【完结】(989)

  “这样啊。”周赫煊笑道,“不如你来教我们钓鱼吧。”

  梅老坎连连摇头:“我没得时间,打渔要紧,屋头婆娘娃儿要吃饭。”

  周赫煊说:“我出五块钱,请你当一天老师。”

  “五块钱啊,要得要得。”梅老坎欢喜得脸色胀红。

  其他渔民一听,顿时后悔不已,恨不得取而代之,唉声叹气道:“梅老坎今天是发了。”

  “周神仙出手大方呢,好阔气。”

  “老子刚才咋个不过去嘛,那五块钱不就是我的。”

  “……”

  周赫煊笑着招手道:“每人都有,把船全开过来!”

  这可把渔民们乐坏了,疯狂地朝着码头划桨,齐刷刷靠岸等待命令。

  周赫煊怕小孩子出意外,在每人的腰上都系了一条绳子,若是落水直接拉绳子即可救起。

  五六艘渔船就这么浩浩荡荡杀出,寻了几处浅水地方,由渔民们教导着甩杆抛饵,再手把手教导如何拉竿。

  很快就有鱼儿上钩,小维烈学得最快,20分钟不到,他就钓起来三条鱼。小灵均那边却很不顺利,除了渔民帮忙钓起一条,她自己没有任何收获。

  足足过了40分钟,小灵均终于开张了,捧着一条两指宽的小鱼,欢喜得蹦跳大喊:“爸爸,妈妈,姨姨,弟弟,妹妹……你们快看,我钓起来一条好大的鱼!”

  狭窄的渔船被蹦得直晃悠,吓得渔民慌忙按住小灵均的肩头。没办法,得换地方了,这处的鱼已经被她吓跑。

  直到中午时分,众人收获满满,加起来起码钓了七八斤,乐哉哉的乘船返回码头。

  小灵均单独把自己钓的鱼分出来,说是要拿回家养着,不准任何人杀来吃。周赫煊不得不在院里挖了个小鱼池,人家养金鱼,他们家养的是江鱼。

  渔民们则感觉非常无语,夏天的早晨正是打渔的好时刻,他们十几网下去就能捕获这么多。遇到运气好到爆棚,一网撒出就有两三斤渔获。

  现在周赫煊掏了二三十块钱,瞎折腾整整一个上午,居然还表现得那么开心。

  渔民们完全无法理解,因为30元钱可以在重庆买800斤鱼……

  果然是周神仙,跟普通人想的就是不一样。

  那些渔民晚上回到家中,立即绘声绘色的开始讲故事,故事当中,周神仙往往以冤大头的面目出现。

  没几天功夫,关于周家的各种传闻,就成了李子坝当地居民的趣谈。还不时有人跑来推销鸡蛋、鸭蛋什么的,反正周神仙的神秘光环渐渐散去,当地人已经开始接纳了他们。

  第七百五十四章 访客盈门

  北方的朋友很难想象,重庆是一座怎样的立体城市。

  你如果在重庆完全靠导航开车,那么恭喜,志玲姐姐提醒已经到达的时候,你可能距离目的地还有垂直500米的距离。

  1936年的重庆交通虽然还没那么复杂,但实际上让人更为头疼,各种爬坡上坎走得你怀疑人生。

  你如果找当地人问路:“请问一下,某某街怎么走?”

  热心的当地人回答:“近得很嘛,爬完这个坡就到了。”

  半个小时以后,你还在爬坡的途中……

  周公馆所在的李子坝,就是后世有条地铁线从半空中的八楼穿墙而过那里,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那张照片。

  此时的李子坝,严格来说并不算重庆市区,只有一条老街还算繁华,周边散落着各种村野民居。

  但这边的风水还不错,四川王刘湘的公馆就在此地,距离周赫煊家只有两公里远。重庆警备司令、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根固的公馆,也正在建设当中,很快就要跟周赫煊做邻居了。

  李子坝通往重庆市区,大概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走水路直达朝天门码头;二是走山路前往两路口。

  想坐汽车进城?

  那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20年代的重庆就更加落后,多亏了刘湘的头号心腹、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在潘文华的任期内,他将重庆市区面积直接扩大了一倍,此前通远门外和上清寺一带都是乱坟荒地。

  范哈儿从自己的范庄出发,先是坐滑竿前往七星岗,再改乘汽车直奔两路口,接着又换成滑竿翻山越岭——嗯,范师长要去拜访周赫煊,这一路上够折腾的。

  逶迤陡峭的山路上,远远又来了一队人马,两厢撞见,皆停下来拱手问候。

  “吔,李市长,今天还巧啊,在这里碰头了。”范哈儿笑着打招呼。

  来人正是刘湘的前参谋长、重庆第三任市长李宏锟,他也笑道:“是很巧,哪里都能遇到哈兄。”

  范哈儿说道:“我要去拜访周先生,李市长到哪里?”

  “我们同路。”李宏锟道。

  “那正好,你是市长,你走前面。”范哈儿说着就命令随从把山路让出来。

  李宏锟也不推辞,心安理得的走前边,懒得再跟范哈儿废话。

  两人之间的交流看似融洽,其实都是装出来的。刘湘现在已经统一了四川,发展内政的同时,自然也要清除军中异己,范哈儿就是即将被清除的对象之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王梓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