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它人,作为东北大帅的他显然更了解一些民建方面的事,‘柏油马路’其实不是用柏油铺成的道路,而是用沥青与混泥土构建的道路。
民国虽然也有自己的洋灰厂,因为水泥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所以国人称之为洋灰。
但是,产量不足,远远做不到像列强一样,每一栋建筑都是由水泥构筑,更别说修筑道路了。
国内少部分的地方通了一条贯穿全省的铁路,更多的地方沿用的依旧是满清时候的驰道,或许那条道路是从秦朝流传下来的,经过后人无数次的修补。
早些时候,他也想过在奉修一条水泥路,可无奈,预算超过想象,所以不了了之。
光水泥都价值不菲,更别说脱胎于石油的沥青了,可见,要修筑联通福建全省的‘柏油马路’,得耗费多少金钱哪!
这不禁让他感叹,东南财力强大,冯家发展的超乎想象,短短一年时间,竟变成一个庞然大物。
难怪不需要求助任何人,有如此强大的财力,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其实张作霖不知道,沥青分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四种,并不只有石油才能提炼。
不过,这也不影响奉系判断东南财力强大,事实如此!
“辅忱继续说吧!我们还想再多了解一下东南!”
不只张作霖好奇,边上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张作相呢!谁不想听听冯德麟的传奇事迹?
于是张作相只好继续谈道:“或许你们以为这个小型兵工厂是冯大哥亲自打招呼,从东南运过来的。”
‘难道不是吗?’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个疑问,他们当然以为是这样,毕竟这年头,就连子弹生产线都有价无市,更别说这样一个先进兵工厂了。
“其实不然,冯大哥或许同冯家大小子,也就是东南赫赫有名的冯少帅打过招呼,照顾一下我们,冯庸也这样做了,但那只体现在价钱和武器上。
为什么我能用这么低的价钱买到这些东西?要知道,就外国军火商而言,我带去的三千万大洋,恐怕连一艘巡洋舰都买不到更别说三艘,还附带五百吨的鱼雷艇、布雷艇五十几艘。
甚至他还送了一个营的重炮给我们,要知道155mm榴弹炮就是抵御日本来说,那也是重器,不对外出售的。
可这个小型兵工厂对于东南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我是亲眼看着这个兵工厂成型的。
或许在座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兵工厂,那就是无数条武器生产线组合而成的,如果是完善的兵工系统,还需要炼钢厂、火药厂,这些我们东北都有,也不缺。
话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
福州有一个全东南最大的机械厂,不管是民用机械还是军用接机械,都能够生产。
为什么东南能够每天都有数十个新厂子建立起来呢?那多亏了东南自治政府颁布的条令,只要东南商人投资建厂,一律以成本价将所需机械设备卖给他们。
自然,我们这个小型兵工厂的生产线也是这样组装起来的,除了那条75mm野战炮生产线是从福州兵工厂拆下来的,其余的都是福州机械制造厂现生产的。
妥妥的新家伙,不信你们可以去看看,机油都还在上面,亮的发光!”
所有人都在沉思,他们原以为福建所有的军工企业都是德国支援的。尽管有些不现实,可以他们那么小的脑容量,根本无法想象得到,福建还能有什么其它的渠道,除非是天上掉下来的。
可事实真就像他们想不到的那样,福建军工业早期是用德国一亿马克贷款换来的,但这也是需要还的,尽管是无息贷款。
算是交易,至于后面的发展,比如从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智利购买造船厂、兵工厂,以及从美国购买炼钢厂等等,这些完全是福建自己的努力。
完全可以说,东南的发展是自给自足模式,冯家没有依靠任何人,前期没有,后面也不会有。
说实话,东南的发展模式才是一个国家自强的最佳道路,且看后世的红色中国,前期靠着苏俄的援助发展,天天看人家脸色做事,多难受!
明明有着几百万正规军,按理说,足以收回像东南亚这些失落的领土,可夹在美苏之间,又只能听从苏俄的,随心所欲对于红色中国来说,那就是个奢侈品。
如果一开始都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话,那核心技术、配套设施完完全全都属于自己掌控,就算需要别人支援一些,也不必完全依靠他人。
不至于人家一跑路,你就两眼一抹黑,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也算是冯庸作为后世人的先见之明吧!一开始,德国来找他,希望扶持福建抗衡北洋政府,他没有立马答应,而是拿出德国需要的75mm速射炮、81mm迫击炮的图纸,与之等价交换。
让德国看到福建的价值,并且转变态度,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上,这样的交往才算得上是利益平均。
随后的一亿马克是无息贷款,将还款期限放到十年,这不得不说他很聪明,因为一旦欧战结束,德国战败,那德国马克将会大跌,跌倒一文不值的境地。
第三百一十一章 机智如我
到时候再还款,可就便宜多了,他完全可以用粮食来还贷款,战败的德国最需要什么?那就是粮食,有了粮食才能让国民吃饱,才不至于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