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跟他们主场似的,那上去还不爆发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呀!更何况大家都是藏族,康巴与卫藏的语言都差不多,基本能够共通,打起来,劝降也方便一点,还不用翻译。
这个时候可没有普通话,顶多就是北方官话流通地域广,可别说西藏、蒙古、新疆这些地方不会用,就连南方各省都是方言遍地,谁闲着没事学啥子北方官话?
当然,藏族同胞大多以放牧业为生,马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们的叛军也有点骑兵,但是不足为惧,骑兵在机械化步兵师面前,那就是个渣!
青藏高原虽然有种种不好,但是这个季节还是不错的,金秋九月,正值炎热时期,所以西藏那边也是暖季,自然不存在打不着火的情况。
冯庸在西南一统之后,迅速调集了大批车辆过来,平坦的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可是这些铁家伙驰骋的好地方。
至于汽车燃油的话,暂时不用发愁,毕竟四川盆地在后世是我国第一我国第一大气田,油气不分家,有天然气自然就会有石油,大型油田没有,可现在也用不着大型的,小型的就够了。
南方民主自治政府控股的石油集团,在第一时间就入驻了西南,并且在在几个有趋势的地方都勘测出了石油。
不过,设备尚在安装中,如果想要用上四川的油,恐怕得到十一月了,只能暂时从东南调集过来,南方最大的油田在江苏,可那里还没到自己手里,现在的石油暂时用得琼州福山油田出产的。
南方什么都好,就有一点,石油资源不够丰富,这是局限性所在,以现有技术能够探测到的南方油田少之又少,后世那些有名的大油田,像胜利、大庆、玉田、克拉玛依,都在北方。
第四百零五章 我也是爱国的
1918年九月二十七日,西康武警总队率领三万大军直扑叛军总部日喀则,陆军第二十一师从那曲,一路往西,陆军第二十二师从林芝地区直奔拉萨。
......
拉萨大昭寺内,一处清幽僻静的大殿内,香烟缭绕,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岁月的酥油灯仍然释放着光芒。
任谁也不会想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居然会在这座毫不起眼的大殿念经。
“至尊,南华军已经在向这里前进了。”清幽的大殿突然传来一声问候,却是一个喇嘛在闯了进来。
土登嘉措手中转动的佛珠突然停了,双眼看着面前的青灯古佛,淡淡的说道:“吩咐下去,不得阻拦南华军!”
“是!”
‘终于来了,我等你们好久了!’土登嘉措的面上突然出现一丝解脱的表情。
谁也不知道这个西藏政教领袖,被尊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土登嘉措,却不是一个军阀。
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想着叛国,只是苦于背后英军势力强大,所以只能听之任之。
从一八九零年开始,清王朝派遣驻藏大臣升泰,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和英国签订了第一份《藏印条约》,为西藏的分裂坚定了基础。
整个西藏,反对声最强烈的就是他麾下的一干喇嘛信众,可以说,这份条约从未被西藏人民承认过。
一八九五年,土登嘉措正式亲政,掌控西藏政教大权,先后数次反对驻藏大臣的对英妥协政策。
可是驻藏大臣代表的是满清腐朽王朝的意志,就连这份卖国政策也是满清亲自指导的,试问他又怎么能轻易改变。
一八九九年,土登嘉措上书北京,希望清政府支援武器装备,帮助解决财政问题,试图正面跟英国侵略者对决,可满清二话不说,直接拒绝了,连半个子都没给,呵呵!
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世达赖喇嘛带领着落后的藏军仍然坚定不移的跟英国侵略者作斗争。
尽管历次失败,一九零三年,英国人兴兵大举进犯西藏,这是第二次了,第二年,英国佬攻占了春丕、帕里。
藏军在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支持下,在江孜地区,对英国侵略者进行了狠狠的反击,虽然打败了英国佬,可耐不住人家有增援部队,加上武器精良,于是失败了。
英国人的先头部队甚至抵达了拉萨城外,为了保存有用之身,土登嘉措甚至逃亡青海、内蒙,然后转到外蒙古,满清王朝的腐朽已经让他失望透顶。
于是他决定寻求外力的帮助,在外蒙时候,他甚至表示想去沙俄拜访俄皇,寻求帮助,但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没有心情管这种事,所以不了了之。
但是他反抗侵略者之心一直没有熄灭,在西藏无数次号召有识之士,共同对付英国人。
可清政府的驻藏大臣却不容许他破坏两国间的友好交往,甚至让川军前来镇压西藏,逼得他不得不逃亡印度,清王朝甚至剥夺了他的达赖喇嘛头衔,另找灵童来替代。
可西藏人民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信服之心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泯灭的,所以在清王朝灭亡之后,土登嘉措又回到了拉萨,并且掌控了西藏的政教大权,清算了那些投降派。
并且得到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支持,袁大头下了通电,恢复了他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头衔。
可这个时候的西藏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众志成城的爱国之地了,英国佬在土登嘉措出走的这段时间内,不断用金钱、武器腐败当地政府官员,扶持了一大批属于他们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