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经过简单训练的治安警察根本就解决不了当地的问题,滇边警备旅也不可能把主力部队分下去,镇守一方,那到时候敌人大兵来袭,谁守这里?
所以暂时安排武警部队充当地方警备部队,同时训练治安警察,因为像抓贼这种小事肯定不需要武警啦。
武警部队的装备还好解决,毕竟南华有不少兵工厂,建立了完善的武器外销渠道,其中,以改制过的毛瑟g98最合人心,性能也最好。
到时候弄个万把闽制g98,装备就解决了,背靠云南,弹药补充也方便。
当然,武警部队是滇边守备区亲自训练出来的部队,就算不是华人,可一旦参了军,必须教会他们简单的中国话,完全可以保证他们的忠心,用这些武器,自然没问题。
但是地方治安警察,不只是各县有一百五十人,乡镇一级也有五十人,需要密布整个掸邦,稳定当地治安。
考核标准以及训练方法自然不可能像武警部队那样,大手笔投入,南华用不起,也耗不起。
只能退而求其次,给他们武器,维护地方治安,但是不要求他们有多忠心,这东西短时间哪里看得出来。
但是总不能装备闽制g98吧!所以武器装备就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个时候,二团送来的五千只英国步枪以及五百万发子弹恰好就是解决方案。
要知道,整个缅甸都是英国人的地盘,那么英国佬的武器装备会少吗?如果加上西藏那边缴获的,搞个一两万只,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步枪都是按照英国人的提醒设计的,同时也不是英国最新的武器,在适合性以及先进性上,比起闽制g98来,差了不少,吴孟超可以放心的交给地方治安警察。
一旦有事,直接调动武警部队,完全可以镇压掉这些家伙,这样,以滇边守备旅为尖刀,武警部队为防御,治安警察为稳定工具,形成三道保险,整个守备区的防卫、治安工作就不愁了。
这两次战斗的情况来看,吴孟超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捞真的拉几,几乎没有战斗力。
如此,他心生一计,让滇边守备旅第二团以及驻守在南坎的第一团以连为单位,分别乘坐火车、汽车、轮船,三路齐头并进,席卷了整个掸邦北部。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果敢地区,华人领袖土司杨文炳率先迎接南华军,随后各地纷纷以华人家族为主,相继欢迎南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拿下这些地方。
不到三天,整个掸邦北部就变成了滇边守备旅的地盘,纷纷插上了属于中华民国的青天白地满日红国旗。
当然,使用这国旗昭示着南华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承大统名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旅长!各团已经抵达预定位置,伤亡不到一百人,且大多是意外伤,而不是战争伤。各地请求尽快委任当地官员,稳定民生。”
吴孟超挠了挠头,并不是说他对这些事没办法,而是他没想到战斗如此顺利,恐怕福州那边也没想到,所以行政官员一时间也来不了这边哪!
如果实行军管的话,倒是能维持稳定,可一些繁荣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个时候军管,无疑是掐住经济发展,不利于商业进步。
这让他很是着急,安排各地官员的事情宜早不宜迟,毕竟局势多变,谁也说不准究竟什么时候,英国佬就大军来犯了。
既然这样,只能把皮球踢到少帅那里去了,上位者多劳吗!
“立即电告福州司令部,预定计划已完成,请求司令部将官员具体安排示下,另外把我的治安计划全部发过去。”
他耍了个心眼,反正这份报告发过去也得让司令部的人想想,不如一起了,这样统一的概率也大一点。
要知道如果这份计划通过的话,整个滇边守备区就有三万武装警察,以及若干治安警察,完全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到时候他的滇边守备旅就可以腾出手来,到处袭击。
毕竟缅甸在英国人的治理下,有好些先进工厂,这些都让人垂涎欲滴。
第四百一十九章 顺水推舟
他可是滇边守备区的司令,不单单军事方面归他管理,就连经济也归他管,到时候,这片地区富裕起来,功劳自然也是在他身上的。
当然,生活越好,当地百姓对南华的归属感也就越强,掸邦乃至缅甸其它地方看见了,自然也就想归附南华旗下。
........
“报告少帅!南坎来电!”
“念!”
“经过五日的奋战,我滇边守备旅完成了既定目标,占领了掸邦北部,然守备旅上下都是军人,实在不适合处政.......”
冯庸越听下去越满意,他没想到滇边守备旅不过八千人,居然这么快就拿下了英国佬的地盘。
其实掸邦并不是英国佬的地盘,所以没什么英国佬,不像克钦邦,身为英属印度的缅甸省一个行政区,驻扎的英军当然多了。
掸邦百姓对于英国与中华民国,理解还是有一点的,至少归属感够了,所以才这么顺利。
更让这个少帅想不到的是,滇边守备旅旅长吴孟超可不简单,军事智慧暂且不论,单单这份政治智慧,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三级军队防御体系,更多的是提高当地百姓的归属感,毕竟军队的待遇还是很吸引人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