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规模没有天皇海军强大,可人家靠手底下控制的沿海造船业,迅速武装了数百艘鱼雷艇,一副你要是敢过来,那就同归于尽的做派。
就连陆军都比你要强,整整十万正规军,论武器战术,甚至超过了天皇政府,也不知道哪里搞来的那种冲锋枪、小炮以及狙击枪。
其实这些都不是南华直接援助的,要知道日本海军主力犹在,封锁了朝鲜以及日本西部海域,哪里能送得进东西。
可冯庸另辟蹊径,不送武器,我送设计图,反正当地工业基础强大,于是简易的瞄准镜、掷弹筒、迫击炮就这么被生产出来了,甚至专门搞了一个冲锋枪厂。
好家伙!经过南华军工专家的简化,一款类似mp18的冲锋枪就这样诞生了,直接冲压制造,一点高深技术都不用。
还真别说,小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射程远,穿透力强,精准度高,安上瞄准镜,那就是一把狙击步枪,短时间内,培养出来了一只雄壮的狙击部队。
也难怪日本天皇政府叫苦连天了,奶奶的,你说我海军打不着你,陆军又到不了你那里,你倒是安分点呀!各玩各的不好吗?偏偏要搞事,美其名曰支持日本民众独立运动,打到帝国主义天皇独裁政府。
派出了一批又一批部队,不断在京都前线跟日本正规军打仗,简直就是练兵,迅速将关西人民军变成一只铁血军队,同时有效的制止了天皇政府的优势。
要知道大阪、神户两地都是经济发达之地,当地民众你要是让他做买卖,那是一来一个准,可当兵,针灸没那本事。
如果不是依托当地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及人口,恐怕早就败了,当然,也有日本天皇政府后防不稳的因素。
等到天皇政府慢慢的缓过气来了,动员了北海道以及关东的士兵,源源不断支持前线,京都一带的日本人民军就不稳了,全部部队都压上去了,差点被打崩溃,幸好有人支持。
还真别说,这绝对是一步妙招,后院起火,日本别说进攻远东、图谋满洲了,呵呵!自顾不暇。
反倒是东北的张作霖借着这个机会,充分运用手下的奉天警卫局,简称‘奉卫’,不断清理埋藏在东北底下的日本暗子。
那叫一个滋润,日本十几年的设计就这么付之流水,假以时日,东北必定会成为铁板一块。
奉军就是南华放在远东地区的一把刀,北抵苏俄,南抗日本,保证东北平安无事。
在南华的支持下,三十万奉军清一色闽制武器,专门人员训练,就算达不到德军、南华军那个要求,可吊打北洋军、意军、美军、法军、英军这种的,还是轻而易举的。
奉系现在是仅次于南华的中华民国军阀势力,算上死灰复燃的桂系,哦!现在应该叫陆荣廷的越系,全国以闽、奉、皖、直、越、晋为主,一强独大,五国并立。
当然,西北那些个马家军、藏军,甚至蒙古的那些王公贵族,通通都是个屁,毕竟南华现在大军出击,按照它们以往的战绩,要是拿不下西北,那就真有鬼了。
还真别说,冯家真邪性,不按照套路来,以南攻北,最后慑服四周,反倒先清理四周,再回来拿下北方中枢。
从这些举动中,看得出冯家父子的野心,他们不单单要一统全国,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一寸土地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形成一个拳头。
也正是南华的这个态度,让徐世昌内阁产生了好感,迫不及待的接近冯家,试图保持当前的稳定态势。
看南华的样子,清理西北以及蒙古那边,至少也得半年,这半年足够徐世昌在国内树立一个良好的执政形象,流芳千古了。
没办法,他手里没钱没人,就算有段祺瑞、冯国璋一般的野心,那也只是想想就好。
退而求其次喽!混不到举世无双,我至少来一个清白走一回吧!也算是对得住自己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躺枪
1918年十月六日,上午九点,今天天气很不错,阳光明媚,京城也没什么雾霾。
总统府内,聚集了不少人,熙熙攘攘,也不知道在干什么,总之一个词,“热闹!”
法国公使柏卜、美国公使芮恩施、日本公使林权助以及英国公使朱尔典齐齐坐在会客厅里。
正上方坐得是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边上是外交总长陆徵祥,还有一些随从。
看样子,今天这是有大事情喽,至少也得是五国逼华的套路,要不然北洋也不可能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这里。
徐世昌安坐上方,端起了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呼!”果然是上好铁观音,口感俱佳。
他早有应对方法,管你几方来攻,我自见招拆招,嘿!着急也没用,这个时候不是他主动,亦可不必先动。
再说了,有外交总长陆徵祥在这里,舌战群雄岂不是简单之事,我中华泱泱古国,论辩论智慧,绝不逊色于人。
“总统阁下,贵方是否应该给我国一个解释?”令人意外的是,先发难的居然是法国公使。
还以为是小日本呢!毕竟因为台湾问题,妈的,日本人就没安停过。
以前他一个人来,北洋谁也不搭理这个林权助,他自然也没什么办法喽!就算是大放厥词,那也无趣的很。
可现在边上这么多帮手,啧啧啧!小日本子居然忍得住,还真是长进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