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心里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不只是广义西北,南华还想拿下乌力雅苏台。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将冯家与张家连在一起,彻底将北洋势力乃至其它势力包围住,不战而屈人之兵。
奉系之所以强大,无外乎得到了南华的支持,冯德麟本就与张作霖是拜把子弟兄。
且看半年前,奉军不到十五万,拿得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步枪,更别说什么火炮了。
可如今呢?站在那里,军势比他娘的北洋军强多了,清一色毛瑟步枪,马克沁、麦德森更是不计其数,还有75炮甚至105炮、155炮,堪称土豪。
三十万大军主力军编成区区十二个师,还有规模不少的地方军,例如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巡防部队。
好家伙!这绝对是南华手笔,标准的闽式师团,两点五万人,以及内外分治部队,只不过奉系把武警叫做巡防部队。
还有探子看见的军服样式,土黄色迷彩服,武装带,除了颜色,跟南华军服简直一模一样。
光看武器,其实跟南华的有些差距,毕竟现在南华用得都是自产武器,可半年前,福建部队或者东南部队通通用得都是德制武器,就是奉军的配备。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批武装三十万人的武器就是南华援助的,要知道南华五十万部队换装下来,那么多东西,尽管出售了一部分给国内军阀,但更多的都不知道怎么办,难不成堆在仓库里生锈?
与其这样,不如扶持交好自己的势力,徐世昌混了这么多年了,要说没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那谁也不信。
再说了,当年他是袁大头的盟友,也是军师,掌管黑暗力量,根本不愁这种渠道。
所以他知道奉系高层都把自己的子侄送到了南华进修,单说奉系大帅张作霖的二儿子张学铭,以及奉系陆军司令张作相的二儿子张廷枢,都在南华陆军大学。
这就足以说明双方关系了,就连奉系高官的儿子都在南华,那还有什么呢?
第四百三十四章 眼见为实
这不得不让徐世昌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一旦南方拿下了这广大西北,与奉系联合,到时候他会不会主动掀起战争,一统天下呢?
要知道西北势力甚至比不上西南,最为零散,青甘宁加起来都比不上四川,也就新疆有点麻烦,但是连唐继尧都挡不住南方军,杨增新可以吗?
到时候速度绝对快的一比,保不齐不用三个月就搞定了,然后汇合奉系,两路夹击。
啧啧啧!奉军三十万主力部队,南方至少三十万,双方加起来六十万大军,横推北方都没问题。
这也是最让他不解的,不过现在也只能静坐了,北洋代表团差不多到了南方,等他们传回来消息,才能明白冯家到底什么态度。
.......
福州大帅府。
偌大一个会议室显得有些空荡,北洋一干人等四川张望,只见边上几个陪行的的南方军官。
还真别说,人家这信仰做得真不错,会议室正中央挂着两张大相片,左边是冯德麟,右边是冯庸。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南方政府由少帅掌管的事实,这方间倒是很新潮,简约风格,不像京城那边到处是奢华美,就连大总统府还是原来的一处王府,可见气息多浓厚。
而福州这边则不然,福建一直就是偏僻荒芜之地,要说达官贵人,恐怕还没北方大省的零头多。
像这些大帅府、政府所在地、军事委员会大楼,通通都是新建的,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成果。
总之从各方面来看,就一个词,朝气蓬勃,如果这种政权都不行的话,那谁还行呢?
会议室中间是一张长桌,桌上刻画着一副国家地图,这不是现在的地图,而是满清乾隆时期的地图,也就是全盛时期的版图。
梁士诒看着地图直发呆,或许普通人家里放着这个没什么,可南方会议室的桌子上刻着这东西,那就重要了。
这不是时时刻刻让人看见曾经的国土面积吗?再想一想,对比如今,简直就是耻辱。
足可见南方的爱国之心,或者说野心吧!至少在他们看来,这些就是我们的,包括葱岭外的吉尔吉斯地区、哈萨克地区、喀尔喀地区,雅克萨、乌尔堪屯地区、台轮、伯力、海参崴地区、库页岛。
以及各大藩属国,朝鲜、琉球、越南(交趾、占城、金边)、老挝(琅勃拉、万象、占巴赛)、暹罗、缅甸(贡榜、曼尼普尔、若开)、马尼拉、苏禄。
尽管北洋政府也想让国家强大起来,可他们绝没有像南方这么详细,所有东西都列出来,等于制定了目标。
单单从这来说,南方的确超过任何一个势力,不管是革命党、北洋都没有这种气魄。
正当他们四处端详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一句“少帅到!”就跟那啥,皇帝出行一样,瞬间就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去了。
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年轻人,穿着无军衔的南华军装,嘴角略带笑容,看起来英俊挺拔。
毋庸置疑,这就是名满天下的南方少帅冯庸,果然是年少有为呀!亲眼所见远比耳闻要来得震撼。
北洋代表团这几个都是身居高位、见多识广的人,哪里会看不出冯庸埋藏在军服下的威严肃穆,类似段祺瑞、冯国璋身上那种王霸之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