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现在中华民国海军控制东印度洋,可并不能完全阻隔英国对远东的影响,特别是英国人的海峡殖民地,死死的扼住马六甲这个咽喉。
“孝淮兄有何高见?”冯庸却看见了一旁默然无语的张孝淮,知道他心中必定有一些特殊的想法,所以不禁问道。
“支持,不但要支持,我们还要大力支持,派遣军事训练团帮助拉玛六世训练军队,甚至可以搞一只精锐部队过去帮他们维持和平。
光有人也不行,我听说暹罗有钱,虽然从西方搞到了一些设备,也慢慢地有了现在的军工基础,但是武器生产大多靠外购。
我们也不授人以渔,直接给他们打鱼的家伙什就好了,让河内兵工厂那些外销的武器都给他们介绍一遍。
我不信那些毛瑟步枪改良版、马克沁重机枪、掷弹筒,这群土包子不动心。”张孝淮沉声道。
所有人一听他这话,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哪里是帮忙,简直是喝血呀!
或许某种意义上来说,暹罗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例如先进武器、先进军队,乃至于中华民国的支持。
但是,中华民国在他们身上得到的更多,拿他们的钱,卖给他们一些已经淘汰掉的武器。
那只所谓的部队其实就是过去搞事的,搞完了事,然后打着暹罗叛军的名义进入马来亚,接着故技重施,把马来亚吃下去,呵呵!
冯庸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果然是总参谋长,计划之缜密,他当即下令,按照张孝淮的计划做。
其实中华民国现在的情况并不适合再发动战争,最重要的是消化,上半年吞掉了这么多地区,如果不及时治理,那怕是浪费了。
本来英法就很火大了,平白失去了这么多地区,他们会甘心吗?绝不会。
只是苦于精力被牵扯住了,再加上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国民一时间没缓过来,所以没能大举动兵。
但人都有忍耐限度的,如果中华民国越来越过分,保不齐英法美真会联手起来对付它。
虽说中华民国不惧怕它们,但战斗一开,必然牵扯到各方面,原本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必会停滞,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于是,中华民国才会暗地里支持德国、土耳其乃至巴基斯坦,让他们当做明面上的棋子,实际上,该得到的利益,他们也得到了。
第五百六十章 欲罢不能
就在张孝淮等人热火朝天商量着援暹事宜的时候,远在曼谷大皇宫内忧心忡忡的拉玛六世突地打了个哈欠。
其实他现在很苦恼,做为暹罗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并且圆满毕业的国王,本身就极富进取,又怎会甘愿求援别国呢?
从种种政策来看,他在不断改革暹罗,义务教育制度、建设发电厂、下水道、曼谷国际机场以及采用三色旗,制定新式姓氏法,并且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前往欧洲各国。
当年在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学习的时光彻底影响了这个暹罗国王,于是他改革了原有的暹罗皇家军队,逐步建立了一只现代化军队。
每一步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当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当然是一个寡泰族主义者,在这种思想下,他对华人特别有感觉,一股雀巢被鸠占的感觉。
不过,这只是思想,还没来得及变成行动,就被打断了,原本看似生机勃勃的暹罗一下子危机四起,到处都是烽火,一股股打着革命旗帜的叛军席卷了全国。
他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断改变暹罗,给民众带来生活、思想上的升级,反倒有人造反呢?
他更想不明白,东方那个曾经的霸主是怎么再次崛起的,明明沉沦了。
他当然想不到,暹罗之烽火无外乎外人,人民党不管是忽悠手段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自己能够搞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近在咫尺的中华民国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吗?,重新崛起的东方霸主可不像之前那般好说话,从前些时候拿下缅甸、越南、朝鲜来看,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
尽管拉玛六世很有骨气,但现实已经让他低头了,所以才会出现那一幕暹罗使臣进贡的画面。
此时此刻,拉玛六世坐在政事殿,对面是几个暹罗大臣,都是跟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也是首批在英法接受教育的暹罗留学生。
“国王陛下,政令已经发下去了,现在还控制在我们手里的府都已经派出官员向平民宣读种族一体化,不管是佬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还是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族,都是我泰族的一员,一视同仁。
只不过这效果好像并没有,各府平民依旧躁动不安,特别是我泰族人。”察猜将军无奈的说道。
拉玛六世面色并没有加深,因为一开始他就愁眉紧皱,叛军打着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平等自由国家的旗帜,又怎么会是简单的底层叛乱呢?
泰国的封建残余色彩很重,特别是等级制,在泰国最有地位最有钱的莫过于贵族,其次是商人,最后是平民。
泰国高级军官基本上是贵族,这就足以说明了,而底层平民过得日子虽然比百年前好很多,但是人都是一种生物,不患寡而患不均,稍微一鼓动,就恨不得立马杀了那些贵族。
叛军根本不是无脑操作,自年初起,他们每攻占一个地方就消灭为富不仁的贵族,将他们的财富分给百姓,那些富有贤明的贵族一点事都没有,于是每一个被占领的地区都成了叛军坚实的大后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