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李逍的这个玉米,居然身兼多种作物的优势。
比如玉米产量高,甚至比南方产量最高的稻居然还高,玉米又耐旱,不怕水,山地坡地都能种,不比粟黍抗旱能力差,且又好储存,玉米那层外壳,一样耐陈易储。
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在于,南北皆宜,特别是能在大田上成为与小麦、春粟、高粱等轮作倒茬的一种重要作物。
适应性强,易栽培,春玉米还比其它春播植物成熟更早,最能填补每年青黄不接的空白期。
尤其是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这将是最好的作物。
赵持满也终于明白这玉米为何会如何重要,为何褚遂良他们想抢玉米了。
“三郎啊,说到可要做到,切莫说大话啊。”
院外传来一道声音,一袭春衫的李治走了进来。
“你来做何?”
李逍问。
“某刚换了个差事,由工部调任户部,如今是仓部员外郎,以后跟司农寺免不了事务往来。”李治笑着说道。
仓部员外郎,就是户部下仓部司的次官,户部下有四司,分别为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次官。
仓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
仓部对应的这块,其实正好就是司农寺管的这块。只不过仓部跟司农寺不算上下级,一个是政令机构,一个是事务机构。说白了,户部其实相当于皇帝的会计,而司农寺相当于皇帝的出纳,只不过会计只一个,出纳有好几个。司农寺管粮食,卫尉寺管武器、太府寺管钱。
李治说完,径直摇摆着走到李逍旁边,看着那一株株的嫩苗,“若真能如三郎所言,关陇山区干旱少水缺肥之地,也能亩产三石,那真是天降祥瑞。”
第224章 对赌
李逍对于这老王调职的事情不感兴趣,哪怕他调到了与自己对口的仓部司做员外郎,他也懒得鸟这人。
对这家伙,他始终不怎么感冒。还不如赵持满对他胃口,虽然赵持满还带兵来打过它,可不打不相识。但老王这人老是阴阳怪气,他看着就不太爽。
“玉米先育秧再移栽,倒还是有点复杂啊,我看这玉米和高粱种的也差不多,可高粱就不用育种再移栽。”
“高粱能跟玉米比吗?高粱一亩才产多少?而且高粱饭能好吃吗?除非是灾荒之年,否则谁愿意吃高粱饭?那是喂牲口的,岂能跟玉米相提并论啊。”李逍头也不抬的怒怼老王。
“玉米高产那也不过是你现在的一家之言,究竟如何,还得看结果呢。”
“百日之后就见结果,老王啊,要不咱们来赌一赌,我也知道你是王家家主,家大业大,我李家是跟你比上的。但小赌一把还是可以的,要不咱们赌个一百贯,就赌我这一百株玉米,也就三厘地,到时要收三斗粮。”
三厘地收三斗粮,那三分地不就得收三石?一亩,不得收个十石粮?
“脱粒后的干玉米粒?三厘地三斗?”老王神情有些激动,李逍敢把这样的赌,说明他很有自信。可老王却很高兴,哪怕自己跟他赌输了不过是一百贯钱,但万一李逍真做到了,那可就不得了了。一亩十石脱粒后的干玉米粒,天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好,我赌了,不过为了防止你做弊,我得派人来你府上看着,盯着你的这一百株玉米,从种到收,得全有我的人盯着。”
“你愿意派你就派,哪怕一天到晚盯着都行,只要不搞破坏,随便他们怎么看。不过事先说好,看归看,但他们的吃食住宿我可不管。若要来我这搭伙也行,交房租和伙食费,一人一月就收你二百钱吧。”
“还收房租和伙食费?一月二百钱?太贵了。”李治大气。
“嫌贵你可以不要来啊,或者你自己派人来送饭也行。”
李治突然笑了。
“不就是一月二百钱嘛,小意思,一言为定,回头我就派人过来。”
李逍拍拍手回厅里,老钱赶紧招过来几个家丁。
“你们几个,就在这里盯着这里,别让天上的鸟啊,院里的猫狗啥的祸害了这玉米苗,盯死了,玉米苗坏了半点,都唯你们是问。”
几个家丁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猛的点头应声。
“都看好了,晚上我再安排人过来值夜换班。”
客厅里,老王脸皮很厚的跟了进来。
厅门口,赵持满脸色起伏不定,他是认识李治的。他在太宗时就是千牛了,李治继位那会,他还跟许多内卫护送着太子回京继位。
刚开始他还有些疑惑迷惘,但这会已经弄明白了。
皇帝居然用了一个假身份来李家,而且看样子跟李逍关系还不错,虽然看两人总有点不对头的感觉,但皇帝还能经常来,这就说明李逍在皇帝心中还是很有份量的。
刚才他看到皇帝的时候,其实很愤怒。
但愤怒只是一瞬间。
犯错的终究是自己,皇帝虽贬他赵家为奴,可终究还是赦其死罪。
李逍喝着自己的茶,泡的金银花加了点干鱼腥草,最近天气特别干旱,人也有点上火。
他喝不过唐朝的茶,那蒸熟后压制的茶饼味道并不好,加不加各种佐料他都不喜欢,他倒是有心想炒点茶,但好茶主要在南方。他没空跑南方去炒茶,也不愿意把这炒茶技术传授给别人,还是等以后有时间了,自己栽点茶树,然后摘了新茶叶来炒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