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逍遥小地主_木子蓝色【完结】(356)

  除了妻妾外,他也有些收用过的丫环家伎,自然也有她们生下的儿女。

  崔家的庶女,那也是高贵的,不可能随便嫁给别人为妾。但若是说把崔家婢生的送给李逍为妾,倒也还说的过去。

  “只是这李逍极得圣宠,小人幸进,若是以婢生女许他为妾,怕是他未必高兴。”

  王氏道,“就算是婢生女,那也是我崔氏婢生女,是崔郎君你的婢生女,他李逍一介无根无底的田舍汉暴发户,如今有机会跟我崔氏结姻,高兴还当来不及呢,哪有他挑三拣四的资格?就算是把婢生女许他为妾,他也少不得要陪门财的,到时就让他拿一百万陪门财,再把那印刷术给我们崔家就是。”

  陪门财,这是五姓七宗特有的一样规则,因改朝换代,一些本来处于统治地位的高门士族家道中落,变得穷困潦倒。因时势所迫,他们不得不“纾尊降贵”,通过与出身“寒门”的富户通婚来获取巨额钱财。有个专有名词叫“陪门财”,说白了,就是庶族卑姓要想与高门望族结亲,需要为其身份地位的悬殊而向高门支付“经济补偿”,这种情形在当时很盛行。

  山东的高门世家“自矜门第”,认为自己家族的门第高贵,对于想与之通婚的门望没有他们高的联姻对方,要求多给他们家族“陪门财”才肯通婚,“婚姻多责资财”——即便当时朝中重臣如魏征、房玄龄等都热衷与高门世家通婚以给自己家族长脸——没有大笔钱财陪嫁,高门世家坚决不与寒门庶族通婚,即便家族中满是大龄剩男剩女也在所不顾。

  这股歪风邪气曾让太宗李世民也恼火万分,甚至还特别下了诏书,“仍定天下嫁女受财之数,勿得受陪门财。”能让皇帝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来规定嫁娶不能多收钱财,可见当时的风气到了什么程度。

  但就算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其实也难以左右民间的婚姻,禁陪门财的效果并不理想。

  朝廷不允许公开收受高昂陪门财,但高门望族却悄悄的嫁娶。而另一方面,那些没有门当户对的人家,没陪门财又不肯嫁,导致自己的儿女年龄大了,成为大龄剩男剩女,但也不肯为之嫁娶。

  尤其是不肯轻易嫁女,弄的关东五姓七家好多老姑娘嫁不出去。

  第261章 什么玩意

  其实陪门财的问题,除了钱外,还有个重要的面子问题。那些高门士族觉得自家名望高,让他们跟名望低的家族通婚,认为是很件面子的事情。

  当然,如许州崔氏这样的家族,其实嫁娶还是比较容易的。放州崔氏不但家族名望高,而且他们家族也是在新朝混的较好的,正所谓越条件好的越容易找对象。

  真正难的是那些门望不是很高,或者只是一些名门的分支,而且还是早就衰弱的分支,他们除了个名望就什么也不剩下了,于是便私下借此要求陪门财,其实就是卖女儿。

  崔家不存在卖女儿,不需要。

  但若是把一个崔家婢生女许给李逍为妾,王氏觉得这是一个抬高蓝溪李家的机会。毕竟什么蓝溪李家,以前不过是个乡下小地主而已。

  哪来什么名望呢,可若是跟崔氏联姻,哪怕只是纳崔氏一个婢生女,那也是让李家沾光啊。

  李家沾他们的崔家的光,给千把贯钱,再送个印刷技术又怎么了?

  “咱们崔家的奴婢,也不是一般人能纳为妾的。”王氏一副五姓女的优越感。

  一个婢生女,确实不能算是联姻,只能算是一桩交易。

  “家里有合适的吗?”崔知悌问。

  对于那些一时欢娱后生下的奴婢子,崔知悌是没有挂记过的,甚至在他心里,这些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女儿。

  “有,有个年纪二八的,刚刚好,那奴婢长的也还好看。”

  崔府的奴婢女不少,但长到年纪,便会被王氏拿去卖掉。卖给商人做妾,有崔氏的名头,每一个都能卖上一大笔钱。

  出生到长大,十几年在崔府过着牛马般的日子,一旦物色到了合适的人家,卖到了好价钱后,王氏便会给这丫头弄两身新衣裳,装扮一新,然后送出门去。

  两夫妻一番商量,觉得这是提携李逍。

  第二天,王氏便安排了一个管事去胜业坊的李府通知了。

  根本不是商量,而是通知,在王氏看来,李逍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他应当一听到消息,就激动不已,这可是高攀崔氏的大好机会。

  胜业坊,蓝田县子府。

  接待崔府来人的是婉娘,钱管家跟她说明对方身份。

  一个身着绸裙的妇人,崔府的内管事,来到了李府,面对着李家的女主人,却依然带着几分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狂态。

  或许她觉得赵婉这个县君,不过是个暴发户的妻子,一个乡下女人而已。

  赵婉对这位自称是许州崔氏长房内院管事的女人很客气,许州崔氏的名头确实不小。

  “不知道这位管事前来有何事?”

  “有桩好事。”那妇人说话毫不客气,叽里呱拉的一大堆,把事情说的好像是对李家的赏赐一样。

  不过这个女人却也狡诈恶毒,并没有先把那女孩是婢生女的身份说出来,只说是户部崔度支的女儿,不是妻子所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