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等元老全被他弄死了。
李逍斜眼瞟李绩。
这个老家伙依然是一副很平静的模样,似乎早就料到皇帝会发火,也根本没有劝谏的模样。
李逍有的时候真的很佩服这李绩的,李绩天生似乎就是那种没立场的人。
比如当年李绩本是瓦岗大佬翟让的兄弟,还是瓦岗的三当家。结果后来李密喧宾夺主,在酒宴上把翟老大当场砍头的时候,李绩吓的可是一句话都没敢说,然后就很自然的认了李密当新老大。
再后来李密败了,李绩便又认了李渊当老大。
再到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找李绩,说咱们平时搭档的还不错,现在兄弟有难,你拉兄弟一把。结果李绩根本不做理会,但他不帮李世民却也没出卖李世民去密告李渊李建成。
事后李世民当上了太子,对李绩是有过怨气的,让李绩坐了好些年的冷板凳。但李绩不管你怎么折腾我,我都没怨言。
然后终于也当上了顾命大臣,结果到了新朝,任长孙无忌如何把持大权,他这个顾命大臣都没意见。
长孙无忌夺着皇帝,李绩也不管。
而当皇帝得到了不少军方大将支持来找他后,李绩也没拒绝。
这种人,标准的奸臣模样啊,就是做人没半点立场,随风倒,哪边强就倒哪边,虽然偶尔也会有倒错的时候,但人家态度好啊。
比如现在,做为一个宰相,还是最有威望的宰相,李绩应当站出来,劝谏下皇帝,息怒别冲动,莫轻动柳家王家,否则你就不就是铁心要废后要废太子嘛,那样做事情就太过重大,得先考虑清楚啊。
可李绩就不说,屁都不放一个。
怪不得说李绩是不倒翁呢。
看看秦琼程咬金同样也是从瓦岗投到唐朝的,可秦琼程咬金却始终没李绩混的好。
人家李绩虽然投唐投的晚,可一投过来就被封王,然后人家还拒绝了,只同意封个国公。
你看看程咬金,虽然活的比秦琼命长,可现在也不过是个大将,人家李绩呢,出将入相,还当顾命大臣,还当上了太傅。
李治一人在那里越说越激动,终于忍不住脱口道,“柳家是皇后舅家,王家是皇后娘家,结果却出了这么多的事情。皇后身为国母,虽说居于后宫,可却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以为,皇后失德,不堪再为一国之母,朕要废后。太傅,你替诏拟废后诏书!”
说着说着,李治终于还是把一直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废后。
虽然许多人都知道皇帝一直有废后之心,但这却是皇帝第一次把想法公之于众。
尤其是选在这个节骨眼上。
“陛下,不可啊!”
侍中李道宗急忙劝道。
“陛下不可轻言废后。”中书侍郎来济也劝谏。
“陛下三思。”吏部尚书崔敦礼也苦劝。
甚至连宇文节这个御史大夫,也假模假样的劝了几句。
结果李绩就不吭声。
这老奸臣摆明是知道皇帝的态度和心意的,因此他根本不去当那个惹恼皇帝的人。
这种人,一味媚上啊,李逍心想。
正想着呢,结果皇帝却突然指着他。
“瑞卿,你跟诸位相公们说说,难道朕说皇后失德有错吗,难道朕想要废后有错吗?”
李逍也没料到,这个时候皇帝会问他这话。
他之前还有个秘书少监的官职,确实可以规讽劝谏侍从皇帝,但他现在已经不是秘书少监了,他现在只是检校武珍州刺史而已,若不是今天皇帝在他家,他都没资格面见皇帝。
“陛下,此乃陛下之家事,臣不敢妄言。”李逍说道。
“朕让你说,你只管说。”
“陛下,此乃陛下之家事。”
李逍再次说道,还特别在家事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皇帝愣了一下,然后不吭声了。
太傅、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扭头瞧了李逍一眼,眼里还有些诧异,这句说辞本来是他刚才心里斟酌了好久才想到的,还想着皇帝若是问他,他就用这个来回答。
没想到,却让李逍给抢先说出来了。
李治短暂的惊讶过后,终于回过味来了。
家事,这是朕的家事,废后立后就如同是休妻娶妻一样,想休想娶自然是由自己说的算了,家臣又哪能干涉呢。
“对,瑞卿说之有理,此乃朕之家事,又何须尔等同意!”
“陛下,废后又岂是家事,皇帝之事,便是国事,天家无小事啊!”李道宗还在劝说。
来济更是大声道,“皇后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为陛下所选择的,轻易废后,即是违先帝之命!”
“英公,你说!”李治被几个宰相堵在那里,气的脸都通红了。虽然李逍说这是他的家事,可李逍毕竟位卑言轻。
李绩无视来济等人的眼神,拱手道,“臣以为李祥瑞说的很有道理,此乃天子家事,陛下何必问我等外人!”
“好,总算这满朝上下,还有几个能清楚时事之人。那就有劳太傅为朕拟废后诏书!”
李绩无视来济等人愤怒的眼神,还真的就向李逍走来,“祥瑞,给老夫拿纸笔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