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形势一片大好啊!”长史刘仁轨感叹着道。
现在安东之地,五都督府十六州一百八十县,共拥有两万名府兵了,除了之前那批一万人援兵,此后李逍又陆续向朝廷索要来七千人,加上原有的三千唐兵,使得唐军总数达到了两万人,这是大唐一个标准野战军团的数量。
而乡勇数量也是不断上升。
每县乡勇一团二百人,加上州和都督府所辖乡勇,乡勇总数已经达到了六万之数。
这些乡勇亦兵亦农,其实和府兵是一样的,闲时耕种战时为兵。只不过他们没有府兵的资格,待遇也要差些,装备等自然也大不如府兵。
可数量上还是很庞大的,这让李逍在安东道实际拥有了满编四个军团的战力。
特别是这些府兵、乡勇们所驻守的军府、屯堡,更是组成了一道道的索链,把安东地区控制的很严密。
各地陆续有一些百济叛乱,可每次都是刚冒出了苗头,就被连根拔起了。那位扶余丰大王,更是至今都还流亡的高句丽的平壤城不敢回百济。
或许是李逍在百济的手段很有成效,高句丽人一直都没有什么大动静,他们虽然也不断派一些斥候哨探越界,可却始终没有打破之前的休兵协议。
高句丽人依然保持着对大唐称臣的态度,没敢打破如今的这个微妙平衡。
百济不乱,高句丽人便不敢有所异动。
而李逍在百济,让百济越来越安稳了。
反倒是新罗那边,局势反而越来越不好。
刘仁轨问李逍,“大帅,新罗又派使者前来求援,我们依然拒绝吗?”
帅府司马李谨行不屑道,“那些新罗人还真是无用,区区几万倭人都打不过,还有脸几次三番来求援。”
“这次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据说新罗王金春秋病重,听说好像要不行了。如今新罗朝廷内,似乎对继承人有争议,据说金春秋是想让世子金法敏继位,可也有不少贵族想拥次子金仁问继位,也还有人想立少子金仁泰的。”
新罗不敌倭人进攻,实际上正是因为如今金春秋病重,新罗朝廷围绕着继承人在争斗,他们忙着内斗都顾不上全力御外敌了。
本来金法敏是世子他继位是没什么疑问的,可金仁问做为次子也有他的资本,他的资本就是他曾经做为质子到过大唐,还成为高宗皇帝的亲卫。
高宗谓他涉海来朝,忠诚尚可,特授左领军卫将军,去年诏许归国。唐征百济,金仁问还做为新罗军的副帅协攻。
有这些经历,金仁问便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新罗朝中的亲唐派首领,现在亲唐派就是有意要拥立金仁问为大王。相比起金仁问来,世子金法敏其实是代表着新罗朝的另一种对唐态度,那就是利用大唐来对付高句丽、百济甚至是倭这三个敌人,他们甚至想的是借唐之手夺取百济和高句丽之地。
“金春秋真的要死了吗?”
“是的,估计活不过这个月了,金仁问王子派了秘使前来,希望大帅能派兵入新罗,关键时候支持他继位为王。”刘仁轨点头道。
李逍摸着下巴,“挺有意思的。”
第406章 弑君
连片的稻田渐渐的已经变黄,稻穗金黄沉旬旬的,再过几天就将夏收。
田地里到处都是喜悦的百姓,他们拿着锄头正在忙着给稻田出沟放水,趁着最近的好天气,把田里的水放干好晒下田。田晒干了才好下田收割。
在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间,还有不少青纱帐,这是玉米地。
春播时,李逍也拿出了不少玉米种子来,还有那些长安来圈地的贵族们,也弄到了不少玉米种子,今年这边的玉米播种量不少。
“大帅,军报!”
一名骑士快马飞奔而至,将一封信送到田埂上的李逍手里。
李逍接过信打开,边看边皱眉。
“金春秋死了!”
“终于死了。”一旁的刘仁轨道。
早在春天的时候,就有消息就新罗王金春秋要死了,可一直拖着就是不咽气。他能撑到现在,说实话都已经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了。
甚至新罗的三位王子都等的有些着急了。
“金春秋不是正常死亡。”李逍对刘仁轨道。
长史刘仁轨大为惊讶,“怎么回事?”
“我们在新罗王城的密探发回来的消息,据说金春秋受不住朝中压力,有要把王位传给金仁问之意,结果世子金法敏得知后便先下了手。”
金法敏不甘心自己的王位被兄弟抢走,于是来了一出宫变。他先带支持他的大臣入宫,幽禁了金春秋,然后以他的名义接管了王宫,再下矫诏让两位兄弟进宫。
金仁泰先入宫,结果被金法敏直接砍了脑袋。倒是金仁问谨慎一些,拖延了一下,倒是保了一命。
金法敏杀了金仁泰,不见仁问入宫,便派兵去捉,金仁泰连忙便装逃出王城。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金法敏宣称金仁泰宫变,弑杀了大王金春秋,还说金仁问也参与其中。现在他继承王位,宣布金仁问为逆臣。”李逍也不得感叹,虽然新罗只是个小国,可王权斗争一样激烈血腥。
毫无疑问,金春秋很可能就是被金法敏杀掉了,或者说他本来就要死了,受了这次宫变刺激直接死了也可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