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操大传_子金山【完结】(126)

  曹孟德毫不放松,下令全军采用包围战术,封死袁尚军的对外联络。袁尚见大势不妙,心慌意乱,派人向曹孟德求降。

  曹孟德费了死力气征讨北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想起那些肝脑涂地的士兵,更是怒火万丈,他不允许袁尚投降,加紧围攻。

  袁尚明白了曹孟德是非置自己于死地不可,便趁夜色弃军团独自逃向祁山,连印授、衣物都没有带走。曹孟德便以袁尚的信物向邺城中的军民展示,邺城军民一时人心浮动。

  审配无力制止,只得安慰军民说:“密州刺史袁熙的大军即将到来,只要坚守死战,曹军长期远征势必疲惫。不久会自动撤军。”

  面对审配的摇唇鼓舌,邺城袁军及百姓见日渐涨高的水势,粮食缺乏,曹军又无半点回撤迹象,便人人自危,不思守城。

  夏侯惇几番想冲进城拼杀,都被曹孟德喝令禁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曹孟德不愿强行攻城,他在等待城内守军的自动崩溃。

  曹孟德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想摧毁邺城军民的士气,便经常穿着战袍,在邺城下巡视。审配看见了,下令弓箭手埋伏城墙上,伺机射杀曹孟德。

  一次,冷箭从曹孟德耳边擦过,曹孟德着实吓了一跳,但立刻镇定下来。在阵前的郭嘉和荀攸惊得失声大叫:“丞相,丞相赶快回来!”

  曹孟德的坐骑在原地打转,他在马上高声大喊大笑一通后才马鞭轻轻一抖回到自家阵营中。

  荀攸和郭嘉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曹孟德超常的勇武大胆,显然在很大程度上摧垮了邺城军民的士气,连审配也叹道:“曹阿瞒的胆量是先主公不曾有的。”

  一天夜里,审配的侄儿审荣眼见大势已去,为了给审家留条后路,就偷偷打开自己防守的东门。事先在大门前的曹军立刻蜂拥而入。审配闻讯,下令侍卫队拼死巷战,自己也手舞宝剑与曹军拼杀,直至被俘。

  辛评煽动袁谭和袁尚翻脸时,辛评的家属全在邺城,因此也遭到了审配的囚禁,邺城陷落时,辛评身在曹营,立刻前往狱中营救家人,想不到辛家几十口人早已被审配集体杀害。辛评悲恸欲绝地返回曹营,正见到曹兵将审配捆绑押往曹孟德面前,辛评用马鞭追打审配,怒吼道:“可恶的老贼,这次你也落得如此下场。”审配头也不闪,更不回头,任马鞭密密落在自己头上、身上、腿上,还回骂辛评道:“狗辈,就是由于你们这些东西,曹贼才能破冀州!”

  曹孟德亲自审问审配,他笑着说:“那天我在城下,哪来那么多暗箭啊!”

  审配昂头而答:“只恨没能射中你!”

  曹孟德在审配面前踱着步子,用惋惜遗憾的口吻说道:“可叹啊,如此尽忠尽职的人!”

  审配说:“别装模作样,我审配已打定了死的主意,否则早就俯首称臣了。”

  曹孟德又劝道:“你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识时务者为俊杰,袁绍貌似强大,却落得这般结局,你何必为他殉节呢?”

  审配依然昂头回答:“你可听说过伯夷、叔齐宁肯饿死于首阳山而不食周餐的故事,我堂堂一个袁主公老臣,岂能向你屈膝而辱主公名声!”

  曹孟德见审配壮烈成仁之意甚坚。加上辛评在旁痛哭,要求曹孟德为辛家报仇,便下令斩首。

  “你有什么要求!”曹孟德问审配。

  审配说:“面向北而死。”说罢把头转过去,昂头挺胸向北走去。

  曹孟德在原地久久地伫立。

  从轻风拂面,莺飞草长的春天征北到现在,已是炎炎酷夏的八月了。不错,决定性的胜利是握在了手中。可是有一个问题摆在曹孟德面前,那就是:袁绍拥有那么多的仁人义士,为何沦丧得如此之快。

  “可惜啊,本初不能用他们!”这就是曹孟德自找的答案。

  第四部分第十八章 英雄本好色 父子如一人(3)

  一○九 冀州城北有一座雄伟的陵墓,一代霸主袁绍就不安地长眠于那巨大的坟墓之中。

  曹孟德带着一支迤长而壮阔的祭悼队伍缓缓走向袁绍陵墓。

  毕竟,曹孟德和袁绍共事十多年。

  毕竟,袁绍也够得上一个失败的英雄。

  曹孟德蹒跚地走到高耸云天的墓碑前,墓碑上刻着“大将军袁本初之墓”几个大字。他仰向碑顶,幽幽地说:“本初啊,你我同为一宗,想不到却先我而去。”言罢,曹孟德放声大哭。

  身旁陪祭的文官武将也掉下了眼泪。

  “陈琳,陈琳在哪儿?”曹孟德突然止住了痛哭,厉声喝道。

  陈琳被捆绑着押上来。

  “陈琳,你不是会做文章吗?怎么今日如此狼狈!”陈琳蓬头垢面,的确一副狼狈相。

  陈琳垂头听候发落。

  “你那篇檄文写得多好啊,差点犯了我的老毛病。可惜这篇檄文成了袁本初的祭文!”

  “斩了他!”夏侯惇说。

  陈琳瑟缩着身子。

  “陈琳,抬起头来,给我宣读檄文以悼本初亡灵!”

  陈琳被推到墓碑前,他的身上还揣着几年前执笔撰写,确切说是执笔修改书写的檄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