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操大传_子金山【完结】(149)

  曹纯更怀疑二人是叛贼,跃上船头,二人来不及作任何反应,就被曹纯砍为四截。

  可怜蔡、张二人,兢兢业业为曹孟德训练水军,却因娄生的小聪明而断送了性命,而让曹孟德成为周瑜及世人的笑柄。

  曹孟德冤枉,娄生冤枉,蔡瑁和张允更冤枉。及至明末,有一个叫柳敬亭的读书人很为他们鸣不平,于说书讲史中编了一首小诗,诗云:

  周郎巧施反间计,曹公识破竟不语。

  娄生自作小聪明,蔡张屈成刀下鬼。

  曹纯提着两颗人头去禀报曹孟德,当即又有人禀报娄生被杀的消息。曹孟德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个中究竟,把贾诩都弄懵了。还是老将程昱能理会,他说:“厚葬二位将军,对外就说二人企图谋反而被处死。”又派人到荆州安抚蔡、张的家属。

  曹孟德一气之下又杀了蒋干,说:“一介腐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老夫贻笑大方!”之后,任命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

  周瑜得知蔡、张二人被杀的消息,并没有显出太多的高兴。鲁肃说:“二人已除,都督的心腹之患就没有了,众将领兴高采烈,为何你却悄然不语?”周瑜说:“我的计谋能瞒过诸将,却难以瞒过孔明,你去探探孔明的口气,看他有何反应?”

  鲁肃依照周瑜的吩咐来到孔明的船上,孔明正在读书。

  “好久不曾拜望先生,今日偷闲来向你致歉。”鲁肃先开口说话。

  孔明笑着说:“子敬、公瑾这几日好辛苦,总算干成一件大事。我正想向公瑾表示祝贺呢。”

  鲁肃愕然。

  孔明说:“这条计只能瞒蒋干,怎能瞒过曹公。只是蔡瑁、张允、娄生、蒋干这班人死得太冤枉了。我听说曹公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荆州水军早晚都要葬送在这二人手中。”

  鲁肃听了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孔明又说:“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不要说我知道蔡、张二人被杀之事。我担心公瑾加害生事。”

  鲁肃应诺一番,回去将孔明的料事如神以及希望公瑾不要加害于他的事告诉了周瑜。周瑜惊恐万分,说:“此人绝不可留!”鲁肃劝道:“若杀了孔明,恐怕被曹公讥笑。”周瑜说:“我当然要叫他死个明白!”

  第二天,周瑜嘱人请孔明于帐中议事。

  孔明料想公瑾又要节外生枝了,但为了以大局为重,还是欣然前往。

  “我不久就要和曹军决战,大江作战,什么兵器最好?”周瑜问孔明。

  孔明答:“水路交战,当然是弓箭最好!”

  周瑜说:“先生意见与我相同,只是我军弓箭缺乏,可不可以劳驾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但愿你不会推卸吧?”

  孔明思忖片刻,说:“我愿为联军效力,只是不知什么时侯需要?”

  周瑜想,造十万枝箭谈何容易,昔日自己亲自监造,也得一月以上,“十日之内,能完成吗?”周瑜说。

  “战事如火烧眉毛,十日恐误军情,三日如何?”孔明一本正经地说。

  周瑜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强调说:“三日能完成?”

  孔明肯定地点点头。

  第四部分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6)

  周瑜太高兴了,以为孔明是被自己吓昏了头。

  “军中无戏言!”周瑜提高声调,语气异常严肃。

  孔明也提高了声调说:“三日不办,甘愿受罚,我愿立军令状。”

  周瑜求之不得,连忙吩咐军政司取来笔墨纸砚。

  军令状已下,孔明告辞的时候说:“第三天的黄昏,请派人到江边取箭。”

  鲁肃悄声对周瑜说:“孔明莫非在欺骗你?”

  周瑜大大咧咧地说:“他自己往死路上走,不是我逼他,如今当众立了军令状,谁也帮不了他的忙,即使军中工匠一齐动手,三天之内也不可能造出十万枝箭,这下,孔明可是插翅难飞了。”说罢狂笑不已。

  鲁肃又去见孔明,孔明说:“我嘱咐你不要说出我知道蔡、张二人之事,你却说了,害得我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我如何能造十万枝箭。子敬得救救我!”

  鲁肃说:“谁叫你立军令状,我如何能救你?”

  孔明装着可怜状,说:“恳请子敬借与我二十只船,每船要三十个军士,船上四周用青色布幔遮盖,舱内装上千把个稻草。这样,不愁弄不到十万枝箭。但我恳求你不要告诉公瑾,否则,我的命真的没有了。”

  鲁肃答应了,却不知孔明向他索取那些东西有啥用。周瑜问起孔明造箭的准备情况,鲁肃没有谈孔明借船等事,只说:“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膝等东西,但我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定大有名堂。”周瑜说:“管他怎了,反正三日之后看他如何交差。”

  鲁肃将船等物交与孔明,却不见孔明有所行动。一连两天如此,鲁肃沉不住气了,三番五次跑去催问孔明,孔明整日躺在船舱内看书吟诗作文,很是悠闲。周瑜听了鲁肃的汇报,更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日四更,孔明悄悄把鲁肃请到船中。

  鲁肃问:“你召我来有什么吩咐?”又打趣说:“莫不是有后事托付与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