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道夫·希特勒的德国来说,它的近期目标是吞并所有讲德语的地区——奥地利、苏德台、波兰的西里西亚和但泽;它的最终目标是征服巴尔干和乌克兰。对墨索里尼的意大利而言,它的眼前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以与法国相比的非洲帝国——埃塞俄比亚再加上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它的远期目标是在亚得里亚海的东岸——阿尔巴尼亚,以后也可能包括希腊的一部分——建立立足点。对日本来说,它的最低限度是满洲;它的更长远的目标是称霸中国、马来亚和东印度群岛。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认为是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的。在奉天 [ 译者注:奉天:即今沈阳。 ] 附近的南满铁路的炸弹爆炸标志着第一次“中国事变”的开始——日本对满洲的入侵。民主国家没能遏制这种破坏公约、威胁世界和平的行径,这样就助长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侵略野心。
意大利接着也挑起了战争,1935年入侵和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由于满洲和埃塞俄比亚对那些民主国家本身并不十分重要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这些赤裸裸的侵略立即就证明了国际联盟无力履行它原定的职能和集体安全体系已经垮台。由于法国和英国保守政府的放任纵容,墨索里尼制造了一个边境事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经过一场英勇然而却是徒劳的抗击之后,埃塞俄比亚的部落皇帝海尔·塞拉西被打败。
与此同时,法国和英国国内人民要求对国际联盟的支持却非常强烈。国际联盟的确也采取了行动,进一步运用经济制裁手段——这就是禁止向意大利贷款或提供经济援助,并且对意大利实行军火禁运。正如人们所早已预料到的那样,这些措施用来制止一个小范围的殖民战争是毫无作用的。能够产生作用的石油禁运却没有实行。英国派了一支舰队耀武扬威地开进了地中海,其目的似乎是让它的官兵看着意大利的军舰运送一支军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厄立特里亚。国际联盟的友邦们从这个令人痛心的事件中能够得到的唯一安慰便是英国和法国两位口是心非的外交部长——塞缪尔·霍尔和皮埃尔·赖伐尔迫于公众的义愤而辞职。
正是由于石油禁运的威胁和来自民主国家对意大利的公愤,使得墨索里尼开始重新确定与不久前还是明显对立的纳粹德国的关系。到1935年,德国还没有大规模的军备,但是在这一年,经过几次国内大屠杀巩固了政权的希特勒感到他已胸有成竹可以否定凡尔赛条约,并向全世界宣告要重新武装德国。一个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引起了意大利的关注,使墨索里尼转变了立场。从1936年开始便形成了罗马-柏林轴心国。 [ 原作者注:1936年底,德-日反共协议使德国在后来的罗马-柏林-东京轴心国中处于核心地位。“轴心国”的称法是从1937年开始使用的。 ]
阿道夫·希特勒是个卓越而缺少教育的政治煽动家,他带有偏执狂的倾向。1933年,他掌握了德国的政权。希特勒发誓要消除失业和推翻凡尔赛条约。用重新武装德国的手段,这两个许诺都兑现了。1936年,面对法国的威胁,他派遣新成立的军队进驻“永久非军事化”的莱茵区,如果以后发展为大规模的战争,这是保卫鲁尔工业区的必要准备。
在西班牙内战中(1936-1939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站在叛乱分子一边,给予了可能是决定性的人力和物力的援助。虽然内战初期民主国家的普遍同情形成了2比1有利于拥护共和政府者的局面,但是为拥护共和政府者提供物资援助的是俄国而不是民主国家,不过这种援助太少且又太晚。当西班牙战争吃力地走向悲惨的结局时,小小的西班牙共产党借助于它坚强和专横的领导优势在共和政府中占据了统治席位。这种形势当然要使民主国家进行有效的干涉,更何况还有政治的原因。
1938年初,德国的重新武装已经使希特勒敢于进行他的第一次真正的大冒险。在奥地利纳粹党的配合下,他直接进军维也纳,宣告奥地利与德国进行两国的政治经济联合。由于没有受到挑战,1938年下半年,希特勒又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讲德语的苏德台地区给德国。苏德台是位于捷克斯洛伐克边界上的一个教区。
捷克与奥地利不同,它的大多数居民是斯拉夫人,而不是日尔曼人。捷克与俄国和法国有军事同盟。捷克有山脉作边界,不仅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还有一个颇有实力的军事工业。捷克严阵以待。在欧洲,几乎每个人都预感要打仗了。然而,法国的总理和英国的首相却飞往慕尼黑与希特勒进行个人会谈。以希特勒的空头许诺 “这是我在欧洲要求的最后一块领土”为条件,两国的总理和首相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这个协定给希特勒开了绿灯。6个月以后,希特勒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其他绝大部分领土。俄国看清英-法这种出卖是要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转向东方,对准苏联,因此,在1939年8月23日,俄国同德国签定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这时,希特勒又在威逼波兰。英国和法国终于认识到绥靖政策是毫无作用的。1939年8月25日,英法两国同波兰签订了同盟条约,保证在波兰的独立受到威胁时要给予援助。
十一、小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