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战,“中炮阵亡”。宋庆“驰驱冰雪间,炮弹及马首惊蹶,倾跌伤腰”。注13毅军终于冲出重围,退向姜家房、白庙子等处。日军遂将西七里沟占领。
和右翼的第一旅团相比,日军左翼的第二旅团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是日晨五时四十分,日军第二旅团在大平山以南的昌邑屯集结后,齐向南大平山村西侧前进。当日军进至相距一千二、三百公尺时,清军在南大平山村和土城子所设的前哨开始射击。西宽二郎以一个大队进攻南大平山,另以一个大队“由第二联队长指挥,快速向前,当其进至距清军大约五百公尺时,吹响进击号,令全体一齐冲锋前进。”注14清军只有数哨,众寡难敌,便向西退走。大平山以南各村庄也被日军占领。
大平山战斗从早晨打到晚上,其持续时间之长,在甲午战争诸役中是仅见的。马玉昆指挥毅字右军英勇搏战,艰苦卓绝,连日方也深赞其“骁武绝群”。注15应该承认,西七里沟防御战,是甲午战争期间清军打得较好的战斗之一。在这次战斗中,清军如能再坚持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日军便会自动撤退。清军则可趁机从后袭之,必能歼灭更多的敌人。清军的一贯缺陷,是不善于使用预备队,而日军正是利用预备队而占了便宜。同时,铭军和毅字左军也都未能及时赶来支援。惟其如此,大平山战斗便不能不功败垂成了。此战之后,光绪谕曰:“宋庆秉性忠壮,身临前敌,但统帅之任全在指挥调度,不专以冲锋陷阵为功。况倭贼狡计极多,嗣后务须守临事好谋之训,稳慎图功。是为至耍!”注16此谕一面肯定宋庆以古稀之年身临前敌,一面指出他在指挥上存在不足,还是比较客观的。
在这次战斗中,清军阵亡四百余人,受伤一百余人注17,共伤亡五百余人。日军的死伤人数也不少。据日方公布,日军第一旅团第十五联队死伤最多,达二百七十三人注18,第一联队死伤人数最少,为十三人。注19第二旅团伤亡四十八人。注20合计三百三十四人。这个数字还没有把日军炮兵的伤亡数包括在内。一个日本军官承认:“今日炮兵发射炮弹估计多达数千发,这是征清以来最大的炮战,因而伤亡也可能是最多的一次。”注21因此,日军的伤亡数可能在四百人左右。另外,日军冻伤的数字更为惊人。是日,日军从傍晚七时开始返回宿营地。他们“行在雪深没胫的偏僻小道上,不断迷失方向,往往走了几个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加之又饥又累,最后连从雪里拔出脚来的气力也没有了,有的人甚至就地倒在雪里了。”直到夜里十一点钟,才到达宿营地。由于在雪地里行进和作战约二十个小时,因此“冻伤者特别多,仅第一联队就有三百九十余人(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有五十余人)。据说第十五联队冻伤更多。全军冻伤患者多达数千人。”注22据有人统计:“此日战斗结束时,第一师团的每个中队平均有五十名冻伤。”注23以此计算,日军第一师团的冻伤人数达到三分之一,不下两三千人。可见清军在这次战斗中对日军第一师团的打击确实是十分沉重的。
日军虽在大平山战斗中损失惨重,伹还是实现了两个目的:第一,盖平至海城的通道从此不会再受到清军的威胁,从而使海城日军实行出击有了可能;第二,营口清军的外围防御已被攻破,日军便可按其汤池会议的决定发动辽河下游之战了。
注释:
注1 《宋帮办吴帮办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667),第33卷,第44页。
注2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43--44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2页。
注4 《帮办军务四川提督宋庆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04),第34卷,第3页。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4页。
注6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6页。
注7 《步兵第一联队小田切政纯中尉战地日记》。见《日清战争实记》第23卷,第13页。
注8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3卷,第436页。
注9 《步兵第一联队小田切政纯中尉战地日记》,见《日清战争实记》第23卷,第12页。
注10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77—278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8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8页。
注13 《帮办军务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军务湖南巡抚吴大澂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19),第34卷,第9页,《帮办军务四川提督宋庆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04),第34卷,第3页。
注14 《步兵第二旅团井上俊三翻译官的家书》,见《日清战争实记》第23编,第18页。
注1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3卷,第437页。
注16 《军机处电寄宋庆吴大澂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18),第34卷,第18页。
注17宋庆致督办军务处的电报称:“我军弁勇阵亡者亦200余人,受伤100余人。”(《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19),第34卷,第9页)按:“200余人”之“二”,应为“四”字之误。因为太平山战斗的第3天,宋庆曾在一封电报里说“勇丁伤亡约四五百人”。(《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704),第34卷,第3页)特别是他在《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中更具体地指出:“死于太平山者424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