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午战争史_戚其章【完结】(143)

  到此日为止,除刘公岛和日岛外,威海全区都处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下。日军在旅顺的暴行,曾引起世界正义人土的谴责,斥之为披着文明人皮的野兽。而今,刚踏上威海的土地,又充分暴露了其贪婪的本质和嗜血的兽性。日军官兵挨门逐户搜寻财物,遇到店铺更是动手抢劫一空。“民间鸡豕竟吞噬,器皿钱财一掠空!”注18其奸淫烧杀的罪行,尤为令人发指。当时有一篇悼念死难者的祭文,曾记述日军的暴行和威海各村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情景:“倭寇鸱张,兵马劫扰,突围村庄,操戈入室,持刀登堂,拆毁我房屋,搜取我衣裳,糟蹋我黍稷稻粱,屠杀我鸡犬牛羊。一至黄昏,四起火光。当此时也,朔风凛冽,天气惨凉,饥寒之儿童暮寝雪地,困惫之妇女夜走山岗……奈何变生不测,事出仓皇?欲救祸反遭奇祸,欲消殃竟罹凶殃。当其时,或以子救父而首犯锋芒,或以弟救兄而身被旗枪,或被发缨冠以救乡邻,不转瞬而仆尸道旁。是以幸子悌弟仁人义士之骨肉,能不令人痛心疾首,而叹天道之茫茫?”注19威海人民也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日军为搬运辎重,到各村征用民夫,便遭到大多数村民的抵制。连日方记载也不得不承认:“山东地方以不可通车辆,多募人夫,到处劝诱土民,又多遁亡,应者甚稀,是以搬运甚困。”注20各村群众还开展自发的对敌斗争,伺机消灭进村干坏事的敌人。长峰村便提出了“进村就赶,进家就打”注21的口号,对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日军对反抗的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如长峰村有丛德等十七人被杀,九家疃村有邹宿等八人被杀,海埠村有邵锦安等二十多人被杀,等等。

  日本侵略者一面在威海全区进行血腥镇压,一面积极准备对北洋舰队的进攻。于是,保卫刘公岛的战斗便开始了。

  注释:

  注1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4页。

  注2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70页。

  注3 《徐云秀口述》(1958年记录稿)。按:徐云秀,威海汤河西村人,巩军前营哨旗兵,当年23岁。

  注4 战斗后,日军检查战场,发现清军仅遗尸即有一百二、三十具。(见《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6页)。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6页。

  注6 《山东巡抚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98),第30卷,第15页。按:原电将“阎得胜”误作“谭得胜”,兹据《山东巡抚衙门档》校改。

  注7 《李秉衡致孙万龄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8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1卷,第384页。

  注9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6页。

  注10 《隋纪明口述》(1959年记录稿)。隋纪明,威海港头村人,当年16岁。

  注1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1卷,第383- 384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6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37页。

  注14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482),第31卷,第16页。

  注15 戴绪贤等:《讣闻》。见《丛氏钞存》(抄本)。

  注16 《陈学海口述》(1956年记录稿)。按:陈学海,威海卫城里人,来远舰水手。

  注17 池仲祐:《甲午战事记》,见《清末海军史料》,第325页。

  注18 岳晓岩:《日本军》,《蜗庐杂咏》(抄本)。

  注19 《祭乙未殉难诸公文》,《丛氏钞存》(抄本)。

  注2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1卷,第386页。

  注21 《丛维祖口述》(1958年记录稿)。按:丛维祖,威海长峰村人,当年26岁。

  第四节 北洋舰队的覆没

  一 刘公岛保卫战

  早在日本第二军总攻威海南帮炮台之前,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中将即在加紧筹划对刘公岛的进攻。这既是日军在山东地区的最后一战,也是北洋舰队生死存亡之战。为了牵制清军在山东半岛西部的兵力,日军采取了如下两种措施:

  一是继续炮击登州。一月二十四日,伊东祐亨命令联合舰队第三游击队的天龙、海门二舰,伺机对登州进行炮击。当天,天龙、海门驶至登州近海,“向城内开炮,登防营亦开炮还击,遂向东驶去”。注1二十八日,天龙,海门再次驶至登州近海,“又相持一日而退”。注2

  一是散布将要占领烟台的消息。烟台乃是一八五八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天津条约》所规定的通商口岸,故此地的安全颇为西方列强所关注。在此以前,意大利外交大臣布朗克即曾提请日本驻意公使高平小五郎注意:日军“不可侵占烟台”。注3高平深知,布朗克的意见反映了英国政府的态度。力求避免列强插手中日战争的日本政府,当然不会做出进占烟台的不策略决定。但是,日军为牵制清军起见,在炮击登州的同时,还是“声言有攻烟台之议”。对此,李秉衡疑信参半。认为:“虽系牵制我军,难保不乘虚登岸。”注4在总攻南帮炮台的前两天,日本方面又通过英国驻烟台领事阿林格向登莱青道刘含芳转告:日军“欲至烟台,不向开炮”,要求清军“亦不开炮”。李秉衡认为;“两国构兵,断无不开炮而让其遂踞之理。”并致电总理衙门表示:如日军至烟台,“必当开炮轰击;如英国执意阻拦,断不可曲从”。注5孙家滩战斗后,李秉衡“深恐贼乘锐西犯”,因退“扼莱(州)境而东,以固省垣门户”。注6英国领事劝刘含芳避入租界,刘答曰,“此我死所,出一步非职也。”注7慷慨誓死。其夫人郝氏“复手鸩一盂”,以坚其志。注8当时烟台颇有即将沦陷之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