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午战争史_戚其章【完结】(82)

  当椅子山炮台失守时,卫妆成和赵怀业“即向东行”。徐邦道在毅军操场接战,被日军围困于教场沟,“皆老队,死剩十余人,犹战不已”注14,终于冲出重围。程允和和姜桂题也都先后突围而出。龚照玙先奔小平岛,又乘渔船遇到了烟台。

  日军这时已全部占领了旅顺后路炮台,便转而向海岸炮台发动进攻。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是黄金山炮台。“因此台了望自由,胜过其他炮台,且备有大口径火炮,皆可旋转三百六十度,有八面射击之便,故占领旅顺海岸炮台,须先自此台开始。”注15山地元治将进攻黄金山炮台的任务交给了步兵第二联队长伊濑知好成大佐。

  伊濑知好成即率队前进,逼近黄金山炮台。但清军东岸守将黄仕林不作任何抵抗,即弃台而走。日军便轻易占领了黄金山炮台。东岸之摸珠礁、老砺嘴等炮台守兵见主将已遁,亦皆不战而奔。但在此时,西岸炮台还在守将张光前的指挥下坚守不退,日军为攻占西岸炮台,以联合舰队从海上配合轰击。馒头山等炮台“频炮击之”,“舰队不敢应”。注16直到夜幕降临,西岸炮台还在清军手中。日军只得暂时停战,是夜,张光前率队循西海岸向北撤退。

  至此,旅顺口终于全部陷落。当时军中流传的歌谣,有“铁打的旅顺”注17一语,事实并非如此。“旅顺之防,经营凡十有六年,靡钜金数千万,船坞、炮台、军储冠北洋,乃不能一日守。门户洞开,竞以资敌。自是畿甸,陪都撼扰,而复(州)、盖(平)以南遂遍罹锋镐已!”注18

  日军虽然攻陷了旅顺口,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统计,是役“日军死六十六人,伤三百五十三人,不知下落者七人”注19合计四百二十六人。清军的死伤数字远比日军多,但从无精确的统计。或说“清兵死于旅顺口者凡二千五百人”注20,或说“约死二千人”注21其实都有所夸大,因为其中多数是旅顺市街的平民。注22再据日方政府公布的数字,清军被俘的人员为三百五十五人。注23

  旅顺口失守后,清政府查办有关人员,将姜桂题、程允和、张光前“一并革职,准其暂留宋庆军营,带罪图功,以观后效”。注24龚照玙、黄仕林、卫汝成、赵怀业四人,被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奏参,指其“不能一战委而去之,失地丧师,偾军误国,实为罪魁”。注25龚照玙和黄仕林皆先后被逮问,定斩监候。注26卫妆成、赵怀业二人在逃未获,则被查抄家产。注27

  注释:

  注1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6页。

  注2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8--10页。

  注3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299页。

  注4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40页。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10一11页。

  注6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300--301页。

  注7 平冈浩太郎:《第十二旅团长长谷川将军访问记》,见《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第32页。

  注8 《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第28页。

  注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302页。

  注10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13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第30页。

  注12 平冈浩太郎:《第十二旅团长长谷川将军访问记》,见《日清战争实记》第14编,第33页。

  注13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303页。

  注14 《直隶总督李鸿章查复旅顺失守详细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647),第25卷,第1页。

  注15 《日清战争实记》第12编,第16页。

  注16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307页。

  注17 李锡亭:《清末海军见闻录》,见拙著《北洋舰队》,附录5,第229页。

  注18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4l页。

  注19 《英兵部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18页。

  注2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9卷,第310页。

  注21 《英兵郎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18页。

  注22 克里曼《倭寇残杀记》:“旅顺之战场所死者,华人(清兵)不逾百人,惟无军械在手之人(平民)被杀者至少2000人。”(《中倭战守始末记》第2卷,第26页)谓清军死者仅百人,亦未免过少。

  注23 《美国外交文件》第88号,附件一,见《中日战争》(7),第461页。

  注24 《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47),第26卷,第16页。

  注25 《张仲炘奏提督赵怀业等丧师误国请查明正法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113),附件一,第26卷,第4页。

  注26 后皆被开释。

  注27 《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九,《卫汝成传》,《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625),第33卷,第9页。

  七 旅顺大屠杀惨案

  在惨案的目击者当中,除欧美各国武官外,还有其他一些西方人士。英国人艾伦本是兰克郡一个棉商的儿子,家庭富有,因挥霍无度而破产,无奈出海去碰运气,随美国货轮哥伦布号赴华,为正在同日本作战的清军运送军火。在旅顺大屠杀期间,他困于旅顺口,几乎遭日军杀害,侥幸逃出虎口。辗转回国后,他写下了他在旅顺所经历和目睹的这场灭绝人性的惨剧。兹摘录其中的一些片断如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