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等的就是这一天,他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随我北伐中原,逐鹿天下,现在时机终于到来。个个士气高涨,精神抖擞,大声道:“恭祝我王马到功成。”
我接着道:“在我出征期间,朝堂一切事物全由沮授,张昭负责,众臣要尽心辅助之。赵云、典韦、黄忠、太史慈、张飞、甘宁、徐晃等为随军大将,郭嘉为军师,周瑜为军中司马,陆逊、庞统等为军赞司马随军起讨曹操,北方中原。丁奉、凌统总督粮草随军跟上。”
一个月后,各位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成熟,陆逊、庞统共同凝定了一份讨逆檄文,洋洋洒洒近万余字,大体内容就是曹祸国殃民的行为,着实又将曹操大气了一回。
此战首要目标就是攻下长安,然后再包抄许昌。益州大军前锋十万由赵云、马超率领出子午谷进入关中平原进逼长安。马氏一族在关中之地经营数年,政策得当颇具威严,赵云、马超一路行来各个关隘守军无不望风而降,赵云一边安排军队接手各地防务,一边快马通知,不日就将到达长安城下。我接到赵云军情没想到进展如此顺利也加快了行军的步伐。
长安城内——
曹操气急败坏的拿着那篇讨逆檄文怒道:“黄口小儿,安敢如此放肆。”
曹仁道:“丞相,如今益州军马三十万大军进逼长安,我们如何是好?”
曹操怒火稍止道:“子孝不必惊慌,想拿袁绍众实有八十万大军还不是被我们一举歼灭,更何况那厮只有三十万大军,何足道哉。”
司马懿急忙道:“丞相,张志成不同袁本初,后者军队虽众而不精乃一狼也,但前者兵虽少而极其精锐,每战必可实乃一虎也,不可同日而语,丞相不要轻敌。”
曹操见司马懿竟然在朝会上公然否定他的话,也是非常的气恼,但曹操还是忍住了不再发作。谦虚道:“仲达所言极是,本相太过轻敌了。”
司马懿心想曹操果然不愧为奸雄,能忍所不能忍,就凭这点司马懿在曹操有生之年心中的野心还不敢表露出来。
曹操继续道:“各位有何迎敌良策尽情道来。”
崔琰道:“丞相,益州军此战的目标定然在长安,我军的主力也在长安,但我军的根基在许昌也。假如益州军趁我大军不再许昌,荆州张辽秘密派遣一直队伍兵出宛城直扑许昌,到时中原危矣!”
曹操听后背后也惊出一身冷汗,此间利害关系还真有此一说。曹操道:“季珪言之有理,我军应该及早做好许昌安全部署。”曹操正色道:“张南听令。”
张南出列跪地道:“某将在,请丞相吩咐。”
曹操道:“你持我军令,快马加鞭前往冀州,紧急抽调冀州十万大军火速赶往许昌,协助大公子曹昂防守许昌,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张南道:“丞相放心,某将如办不好此事,当提头来见。
第九十八章 长安之战(下)
长安南郊,离长安仅五十余里,益州大军奉命驻扎再此。中军大帐——各位文臣武将聚首一堂。我身着一身玄铁铠甲安然坐在帅位之上,看上去显得威风凛凛,英姿飒爽。我正色道:“各位有何良策可成功破敌,拿下长安。”
周瑜道:“主公,现在不急,长安乃先朝古都,城高强厚,而且现在长安仍然驻有大军,如强行攻打必然会损兵折将。”
我沉思了一下道:“孟起久在长安,以为如何。”
马超道:“主公,长安城高八丈,厚两丈,周边又有三丈宽的护城河,如想强行攻下长安必当是场血战。”
郭嘉出列道:“主公,正所谓攻城伐谋,攻城为下伐谋为上,嘉这里有中原地形图,各位请看。”郭嘉把探子绘好的地图放在一张案上,各人都向案几靠拢,郭嘉神秘的将手指在离长安较远许昌上。
我顿时明白过来大喜道:“围魏救赵,妙计。”
庞统、陆逊等人看郭嘉这么一指早就知道郭嘉的意图,而经我一说,赵云,太史慈等大奖也大致明白了作战方略,只有像张飞、典韦几人还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面露喜色发令道:“奉孝传我军令,立马飞鸽传书给文远,让他做好攻打许昌的准备。要让他做好一副不攻下许昌不罢休之势,全力抽调人马进攻许昌。曹操就算发觉想要搬救兵也只能从冀州或者并州抽调,而且没有我们快,我军一定要做好破釜沉舟之势让曹操难辨真伪。到时曹操两头不能兼顾必然回守许昌,长安可得也。”
众将听完之后,大声道:“主公妙计。”
十日之后,长安城内,曹操府里,众将正在议事,外面斥候蓬头垢面急匆匆的跑来大声道:“报——丞相紧急军情。”
曹操惊疑道:“有何军情,快说。”
斥候大声道:“禀丞相,荆州张辽二十万大军猛攻许昌。”
曹操大惊道:“张南援军还没到吗,再探。”
三个时辰之后,又有一名斥候大声道:“报——许昌紧急军情。”
曹操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再放在长安这里了,只想了解老家许昌的情况,曹操站起来怒斥道:“有何军情,快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