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几批货物被送了出去,新城的货物很受欢迎,盐、布匹、冷兵器是新城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余的产业基本都属于内销型的,比如几个小型的造纸厂什么的,主要生产的是书写书,还有卫生用纸。
盐还好些,只要大海不竭,盐就断断不会少的,只是到了冬天会减产,不过自从有了平板玻璃做的大棚以后,减产倒也不会很严重。
而冷兵器的出口数量比较好,由于采用的是现代的炼钢方法,合金钢虽然无法与现代的钢料相比,但是放到这个时代,也是百炼好钢,做出刀剑都是精雕细琢,走的是高端路线。
做为大头的布匹方面,新城采用的是现代技术进行原始化,由机械动力改成了畜力,虽然无法与现代动力的相比,但是放到这个时代,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织布的速度快,而且布匹细密,可薄可厚,特别是丝稠,更是极品,就连大明皇宫都在使用新城的特贡丝稠,当然,大明皇家也是要花钱来买滴。
只是现在萧远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原材料不够了,特别是布匹方面的麻、棉、丝,都变得缺乏了起来。
新城的地盘小,农田要用来种粮食来供应新城本身使用,采用现代优质粮种和农药,灾害少,产量高,供应本身之后还有结余,不过却要进行战略储备,不能外售。
所以新城没有多余的土地去种植经济作物,再者他们新村处于河北东京,紧挨着渤海湾,这地方只能种麻,却不产丝和棉,丝主要是从日本还有江南购进,棉一部分是南方少量出产,多数是从西夷人手上收来的长绒棉,郑家倒没有对新城采取什么强硬的手段,只是非暴力不合作,这才是让人头疼的。
191 另开商路
跟郑家这么一较力,新城本身无产出的劣势就显现出来的,往来的商队一下子就变得少了起来,原本繁华的港口虽然每日仍然接待着往来的商队,但是与从前比起来,竟然有了一点冷清的意思。
工业会、管理会、财政部这三大部门的头头脑脑们可急了,四十多人挤在会议室里,吵个不停,做为这些部门的头头脑脑,或许并不需要太大的才能,但是却一定要有眼光,他们自然能够看得到往来贸易减少对新城的影响。
新城的民间商业萌芽才刚刚出现,特别是财政部,正准备实行本地的商业税收制度,这么一打击,立时麻爪了。
一大帮子人吵得萧远头疼,这些头头脑脑们还是太嫩了一点,不过大浪淘沙,一切还需要再完善嘛,吵了一整天,总算是把这些人都送走了,萧远挠着脑袋。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新城的出产就是一块大肥肉,我就不信郑家能把所有的商家都弹压得下去,哼……不出三个月,他郑家就会抵挡不住!”萧远怒道。
“大人,三个月啊,时间不短了!”玉伶给萧远按着头部的穴位轻声说道。
“他们不供应原料是吧,嘿,我还真有个好主意”萧远嘿的冷笑了一声,扭了扭脖子,站了起来,拿起笔刷刷的就写了起来,写好了信,封了给了冯德全,派人出去送信。
送信是给谁?八大商家,八大商家主要就是为了满清服务的,或许也有争个从龙之臣的意思,毕竟现在大明朝落在下风,满清很有可能会取而代之,但是谁成想,一打这些年,打得双方都疲翻不堪,可是却谁都不敢松劲,打打停停的,倒是富了好大一批人,而八大商家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原本满清还在关外奋斗的时候,八大商家就鼎力支持,粮草,军械等等源源不断的向关外运,不过当满清占据了华北平原以后,本身粮产增产,八大商家的利润也开始不停的缩水,不得不寻找其它的财源,而萧远这信一送去,登时就引起了八大商家的注意,只是还有人在犹豫,毕竟真正算来,新城与满清可谈不上什么友好。
孟家,是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找上门的还是老熟人,孟梓,自从上次在新城被劫了一把,孟梓这个干巴巴的老头就对新城敬而远之,谁成想,这信竟然送到了京城,满清的京城,他们都有分号的。
孟梓虽然只是一个大掌柜,但实际上,在孟家,他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因为他是最具经验,也是最具眼光的掌柜。
萧远没功夫接待他们,只是派人给孟家传了口信,新城需要山西的煤,蒙古的羊毛,而且全部高价收购。
这煤还好说,可以做燃料,可以炼钢,可是这羊毛……话说蒙古人从来都是只卖牛羊,还没听说要卖羊毛的,羊毛在草原上,一向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哪怕是最穷的人家,也是用整张的羊皮来防寒的。
不过顾客就是上帝,有需求,自然就有供给,八大商在满清的地盘上经营了这么久,自然有着自己的路子。
消息传出去,主要经营南北通道的八大商全都知道了新城要收羊毛这件事,同时这件事传到了草原上,更是引起了喧然大波。
蒙古人在中原还没有坐热乎就被朱元璋给打了出来,原来的黄金子孙辉煌不在,草原部落七零八落,再难拧成一股绳,如今更是有不少部落臣服满清,甚至派兵与满清一起向南做战,意欲再图中原。
只是在草原上,生活却依然困苦,什么物资都缺乏,而草原上,除了牛羊之外,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商人也很少去交换什么,但是羊毛这一项活计一派下来,登时就使得羊的产值增加了,哪怕十斤羊毛换一块茶砖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