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归行政局管,军队只负责运粮,而行政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甚至连那些地主都不用去找,直接在那些关闭的店铺上贴了一条通知,通知的内容很简单。
鉴于沧洲粮食紧急,行政局将与农部联合,在两天后接手沧洲粮食销售业,同时也欢迎沧洲商户参与竞争。
这通知才一贴出来,所有的地主们都急眼了,他们与那些粮食销售店铺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而新城部队运来的一车车粮食,可绝对没有假,那一条大路通两城,沿途都有他们的眼线,这粮食绝不会满车来,再满车走装样子的,是实实在在的往这头调粮啊。
若是放在从前还好说,在沧洲卖不掉的粮,可以从沧洲运到满清的地盘上去卖,不愁销路,可是现在好了,沧洲归新区管了,而新区又是大明属臣,若是跟满清做起粮食生意来,那可是里通外国,意思谋反的大罪啊。
“都慌什么!”万土厉声喝道,“哪怕仅仅是沧洲,人口数十万,吃嚼之下,那粮食消耗可是海量,他新区再厉害,能一下子就养得起这几十万张嘴吗?我可是听说了,新区那头,南边的难民大量涌入,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他们能挺几天?最后还不是要靠咱们这些大户。”
“万老爷,可是人家有人有火铳,哪用得求咱们,刀枪临头,哪还由得着咱们!”一个看似老农的地主蹲在地上,一个劲的吧哒着烟袋锅,明末时期,已经有烟草传入了。
“诸位大可不必如此担忧!”放下了茶杯沉声说道,“这一次,新区本来可以直接动用军队,甚至只动用警察就可以让我们把粮食吐出来,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看来新区重法,特别是重视所谓的《大宪汉》倒也不仅仅是传言。”沈虚说到这里,微微有些失神,竟然还有人立出叫宪法的东西来限制自己的权力,据说新区的宪法大于一切,甚至连那个萧大人都放出话来,哪怕是大明朝的皇帝亲临,也得尊守新区的《大宪法》,甚至在新区,还专门有一支部队,就是用来保护这个所谓的《大宪法》的,这支部队只保护这部法律,若是那个萧远违返,这支部队都有权抓捕萧远,为宪法立威。
沈虚失神的捧着茶碗,琢磨着这些传言,甚至连茶碗烫了手都没有什么感觉。
万土逐个安慰着,为他们画着一张张的大饼,若是新区屈服了,粮食卖多少钱,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到时候,所有佃户都要重新回去种田,收他十成的租子,整死那帮见利忘义的泥腿子。
万土总算是稳住了局面,所有的地主们都默默的观望着,果然,行政局公布的时间到了,一夜之间,沧洲间然立起了上百个临时售粮点,最好的稻米,而且全部都是磨制好的,米粒一颗颗的像珠珍似的,第一批都是陈粮,还是新区特有的高产稻子,米粒大而饱满,个头还大,最重要的是,售价不高,甚至还比从前低了两成。
居民们吃喝不愁,又有工可做有钱可赚,甚至连沧洲城都快要变了模样,街道被重新修整,从前的阴沟掏了个干净,甚至还重新挖得更深,上头再铺上水泥板,就连从前的土路都重新铺上了水泥块,倒是从前的石板路没什么改变,只是处理一下阴沟之类的。
而且城里还立起了一个个的垃圾箱,垃圾箱是铁和木头混合制成的,所有的生活垃圾必须倒进垃圾箱里,污水可以直接倒进水沟里,绝不可以混了。
还有一个个的公用厕所,每隔上几十丈就建上一个,厕所用水泥铺地防滑,墙上贴的都是瓷砖,每天早上都有专人前来收拾厕所,重新续水收走垃圾。
而且在道路的两边,还立起了一根根丈许高的灯杆,灯杆上有着玻璃罩子,到了晚上,那些雇佣而来,有些劳动力的老人们就会幸福的挑着长长的火杆,将那些路灯一个个的点燃,他们本来都是没用的老人了,可是现在,他们又有了工作,而且还能赚点棺材本。
沧洲,这个本来在满清的统治下,失去了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渐渐的又重新焕发起生机来,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224 竞争
在这一切之下,似乎那些粮店关门,对沧洲的居民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感到更加幸福了许多,至少每顿都能吃上白米饭了,不像从前,有的时候,米价一日三涨,一天三跌,让人心惊胆颤。
一连过了一个月,沧洲一天一个样,大半个沧洲每天晚上都能亮起灯光,大半个沧洲的居民,甚至不需要再使用自家臭烘烘的厕所,直接使用干净的公厕。
沧洲原本那些贫民居住的低矮房屋被拆除了,重新被翻盖成了一个个的二层小楼,原居民可以免费得到一套装修好的房屋,一楼二楼随便挑随便选,剩下的就空了下来,由建设局进行对外出售,由于拆了原本的破房子,盖上了新的小楼,甚至还能空出地来,种上花草,甚至每家还有一小块空地用来种菜,当然,是不许养猪之类的,在沧洲城外,有一个超大型的养猪场和养鸡场刚刚才建起来,以后吃猪肉吃鸡蛋,要比自家养的还便宜。
一个月过去了,沧洲人已经认同了新区的管理,而沧洲人也发现一件颇为神奇的事情,那就是在很多时候,自己并不觉得上头有什么官老爷的存在,就好像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一样,当然,你必须要去学习汉字,孩子必须要送进学校进行全天学习,否则的话就要挨鞭子,在这一点上,执行得相当的坚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