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水车是后勤部从车辆生产厂家特制的一种车辆,车上的罐子直接就铁制成的,可以装水拉回营地,然后直接在铁罐子下面架上火把水烧势,再用水龙抽到高处喷淋下来,可以让每一名士兵都保证三天洗一次澡。
如此一来,后勤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后勤要做的就是把前线士兵的一切后顾之忧都考虑到,可以让他们吃饱了,喝足了,然后舒舒服服的上战场,哪怕是死,也要死得舒服一点。
后勤部就像是一个保姆,把士兵照顾得无微不至,人心都是肉长的,搞后勤的如此的辛苦,前线打仗的士兵也不是白给了,每次人手不足,需要抽调后勤的丙级部队上战场帮忙的时候,那些前线的士兵宁可舍了自己的命,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前面走了五万甲乙两级做战部队和三个炮兵团,后勤部同样数量的丙级后勤部队押送着大量的物资跟在后头。
别看他们只是丙级的辎重部队,可是武器装备一点也不差,做战能力真的算起来,一样的强悍,只不过不如甲乙两级部队那么强就是了,毕竟他们都是从前两级部队淘汰出来的,在新区想当兵,没两把刷子,这兵当得可舒坦不了多少。
空中预警飞艇在高空中探着路,主要是为做战部队开路警戒,而后勤的辎重部队则在队伍中央的马车上吊着一个热气球,浮在二百米高的空中进行侦察警戒着。
不时的,还会有双翼飞机从他们的两侧飞过,沿途进行更加精细的低空侦察,确保行军的安全,在这个时代,如此严密的空中侦察保护之下,行军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危险,敌人几十里之外就被发现了,哪里会有偷袭的机会。
年羹尧似乎也知道这一点,自从一支一千人的骑兵突袭后勤部队,被丙级部队给围剿了干净之后,年羹尧就再也没有派出任何部队,老老实实的打他的防御战,消耗战。
没错,年羹尧就是想打消耗战,或许满清骑兵的数量不多,但是绿营汉兵的数量不少,十个换一个都换得起,在古代,凡是装备精良的部队,要么是皇族卫队,要么就是消耗成本极为庞大的精锐部队,训练不易,死一个就少一个。
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年羹尧万万也想不到,从理论上来说,新区的部队可以从刚刚招收的新兵进行训练,最多三个月就可以拿着枪上战场,甚至时间短的,一个月就可以派出去,打上两场仗,开过几枪,打死几个人见了血,立刻就可以称之为老兵,甚至直接当上班长。
从新兵到成为老兵的时间成倍的缩短,冷兵器时代,要训练一名合格的士兵,至少也要两年到三年,成为百战精锐,更是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热兵器时代,这个过程被成倍成倍的缩短,甚至只要短短的半年时间就足够用了,这就是新区的优势,从理论上来说,萧远可以在半年之内,包括女兵在内,动员起三十万之众的能战之士来,只要他的武器装备能供得上就行。
251 步步为营
年羹尧撒出去的探马,十个也回不来一个,因为只有探马一出现,立刻就会被空中的预警飞艇发现,然后就会有尖刀班纵马迎上,满清鞑子就算是弓马再娴熟也没有用,射程比不过步枪,威力比不上步枪,甚至连身上的防御皮甲也比不过人家的钢板式防护服,这仗,怎么打?
不过总有那么几个运气好的可以探听到一点消息返回,年羹尧更是眉头紧皱,新区的部队根本就没有采用什么分后突进,诱敌之类的任何手段,完完全全就是稳扎稳打,大军一日行军百余里,天黑就扎营,火堆一直点到百丈开外,没有任何偷袭的机会,当然,年羹尧也没有任何可以埋伏的机会,因为空中的侦察飞艇一目了然,甚至在白天,可以一直侦察到百里多外,给他一晚上的机会,就算是骑兵也无法赶到埋伏点去。
新区采用的方式完全就是集中力量,步步为营,一步步的稳步推进,不给敌人任何机会,一路上,遇城攻城,遇县打县,发生的战斗从来都没有超过一天的,这才不过五天的时间,新区的部队就已经收了沿途大小城镇县城十余座,全部不客气的纳入囊中,距离北京城的东防御大营也不过百里,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碰上了。
这种稳步进逼,完全是一副硬碰硬的手段与方式,让年羹尧也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机会,对方的五万大军全部被带了出来,后方空虚,守军不足一万,要守那么大的地方,也不容易。
年羹尧一声令下,把自己的亲卫部队派了出去,人数不多,只有三千,不求杀敌,只求能够攻入新区,烧杀一番,扰乱后方就成了。
为什么年羹尧一定要选新区这个不比北京小多少的大城,而不选其它的地方?比如一些小城,比如离他们更近一些的天津呢?
因为新区是萧远在海边立足之后建起来的一座城市,而且绝对是中国大城当中的绝无仅有的异数,它没有城墙这种防御,全部都是开放性质的。
骑兵最怕的就是攻城战了,骑兵下马,和坦克兵离开坦克徒步冲锋没什么两样,失去了最大的战斗力,要攻城,需要十倍以上的兵力,这两千人哪怕是打一个小县城,人家有近千号人就能挡住,一旦拖住了时间,让新区反应过来,他这两千兵马只怕跑都没地方跑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