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热血长城_枪托【完结】(376)

  杨越有些尴尬,还想说点什么,忽然眼前一暗,许晴鬼魅般地冒了出来。

  “恐怕你走不了了!”许晴的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视线却停留在刘香玉的脸上:“刘代政委,你的脸色不大好看啊。去军区的一路上,虽然敌人的警戒已经支离破碎了,可毕竟路途遥远,你可要保重好身体才是。”

  “情报长有心了。”

  刘香玉不甘示弱的挺了挺胸,神色明快地说道:“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我都没有掉过队。更何况还是去军区?”

  “行了!”杨越心里在叹气,有人的时候,两个女人似乎还没什么事。可是暗地里,却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刚才你说,我走不了?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自己看吧。”许晴也不打算继续和刘香玉纠缠下去,只把手里的电报纸递给了杨越,就转身离开了。

  这不是一封电报,而是许晴对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敌人动向的汇总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石家庄、曲阳、行唐、唐县、保定、正定、河间等地一个月来的敌情。大洋湖的二支队目前正在防范唐县的第四旅团可能的进犯,而三支队自从冬出平汉路之后,也渐渐地引起了日军高层的注意力。不用说,被凤凰山占领的灵寿县城就更加被多畑俊视为眼中钉了。华北战场的局势突变,让日军大本营对华北方面军的兵力产生了怀疑。于是,他们近年又在本土组建了大量的四等四团。这些师团都是三联队制,他们被派往华北或是中国其他战场,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加强铁道线的控制和重新夺回被八路军、国军占领的要地。

  许晴的情报显示,日军年初新组建的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六师团,已经从山西掉头,重点加强河北尤其是冀中、冀西战场的日军部队。其余在华北方面军编制内的四等四团,如三十四、三十五、三十七师团,则留守山西、陕西,原地不动。这些师团都是治安师团,看得出,多畑俊这是要重点整肃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的治安了。

  电报纸上,许晴还简单地描绘出一40年开春的敌我态|一一0团、第四混成旅团,打残了的第二步兵旅团,以及十数个独立支队、大队。不难得知,这期间在冀西、冀中的土地上,鬼子和伪军的总兵力可以超过十万!再加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的第二十四、二十六、四十五、0四个师团,如果都部署到位,那他们集结在平汉路、石太路附近的总兵力将超过了十八万!

  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伪军!

  这是个什么概念?

  杨越看着电报纸上娟秀的笔记,思绪一下子凝结了起来。灵寿必定会在鬼子的下一波攻击名单中榜上有名,而第二十六师团、第四旅团一旦从城防上抽出身来,在晋察冀外围的大洋湖支队也难逃一战。铁道线边上的三支队、铁道游击队就更不在话下了。

  许晴说的对,这个时候,他这个司令员是走不开的。一大堆会议、预想、部署还得等他来完成。去军区述职,怕是得等这一摊子事情忙完了才有空吧。

  “我去不了了,你自己去吧。”杨越长长地叹了口气,对刘香玉说道:“明天就动身,没多久,又要打仗了”

  卷十四 冀中新局面 第十一章 打飞机

  几天,情报似漫天雪片般地越来越多。

  多畑俊从本土请调过来六个治安师团,配合华北方面军第二军的主力,以二十二万人之众的态势成功抑制住了冀中军区的东扩,将他们企图和鲁中根据地连成一片的计划扼杀在摇篮之中。铁甲列车和装甲车辆、武装运兵卡车在京浦路以及东线的公路上来回巡逻,不分昼夜。另一方面,日本国内也意识到了兵源的严重不足这一致命问题,遂积极迎合汪精卫“反共睦邻”的投降政策,计划在短时间内通过以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政权,来达到以华制华的险恶用心。

  在重庆的蒋介石愤怒了。

  全中国人民愤怒了。

  虽然汉奸不曾灭绝,可是明目张胆、耀武扬威地当汉奸,那是天地不容的

  杨越站在胜利峰上,远远地看见天空中几个黑点渐渐地消失在视线里。

  李广阳胸口挂着望远镜,手里还捧着地图。一旁的小兔崽子在刘二的坟前点起了三炷香,然后默默地退到了杨越的身后。

  “司令员,灵寿县城的损失报告。”

  小兔崽子的神情有些沮丧,“今天上午,鬼子对灵寿县城进行了四次轰炸。城内百姓伤亡一百二十三人,三支队一营伤亡四十二人,二连指导员王西龙牺牲。北城城墙被炸踏,导致护城河被填平三十多米。加上前两天的伤亡,我们在灵寿县城已经牺牲了五十七人了。”

  “鬼子这是不想让我们安安稳稳地占着灵寿啊。”

  李广阳叹了口气。日军地飞机大炮,是八路军远远不能企及的。

  杨越心里也很凉,鬼子的飞机每天来那么一两次,灵寿城早晚都要成废墟。

  “这些飞机是从石家庄起飞的?”

  “嗯。石家庄军用机场,”小兔崽子点头,“武工队请缨打掉这个机场,赵政委想问问你的意思。只是,许情报长不同意。”

  “她为什么不同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