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莫德尔元帅随即朝自己的头部开枪,自杀身亡了。当希特勒听到莫德尔元帅自杀殉国的消息后,沉默了许久,然后对身边的人说,“莫德尔是我最好的陆军元帅......既然他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想我也可以......”[众所周知,一个星期之后,希特勒在柏林自杀身亡,他的决定是否受到了莫德尔的影响呢?]
战争结束之后,莫德尔元帅的儿子汉斯·葛尔格在父亲那些知情老部下的指引下找到了父亲遗骸埋葬的地点,并偷偷地将遗骸运回,安葬在赫特根森林附近的德军阵亡将士公墓。(※注解十五)莫德尔元帅长眠的地方芳草凄凄,青松翠柏。人们伫立墓前,凭吊缅怀这位不屈的军人时,会不由得忆起了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位陆军元帅,不能成为一名俘虏,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这话是针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向苏联红军投降的保卢斯元帅。)莫德尔元帅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同璀璨星河中的其他德国名将相较,莫德尔元帅貌不惊人,朴实无华,他不像曼施坦因那样的才华横溢;也没有古德里安般的学术造诣;更不是隆美尔那样个性鲜明,声名远播;还缺少着龙德施泰特那样普鲁士传统的显赫资历;但是,莫德尔非常地顽强,百折不挠,他的敌人称他“是一个极其难缠的对手”!曾经是莫德尔元帅上级的古德里安大将非常熟悉和了解莫德尔,他在自传中是这样给我们描述这位英勇的元帅,“他是一个勇敢,永远不知疲倦的军人,他熟悉前线,经常身先士卒,深得士兵们的拥戴和信赖。懒惰无能的下属在他这里得不到重用。他能坚定地贯彻自己的意志。”
古德里安跟莫德尔虽然是老战友,但是他们之间主要是工作关系,私人交往并不多,所以古德里安对莫德尔的评价是令人信服的。古德里安将军最后说,“莫德尔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术家,而对于防守比攻击还要高明,他的态度很粗鲁,他的方法常不为德军高级统帅部所接受,但是他却深为元首所赏识,莫德尔对于希特勒的强硬态度,是任何人不敢为的,关于凡是他认为不合的命令,他都敢抗而不遵。”
=========================================================================================================
※注解十五:莫德尔不自杀可能的命运
莫德尔如果不自杀,唯一的出路就是向美军投降。其实情况可能并没有莫德尔自己想的那么悲观。我查阅了1945年10月18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起诉名单和起诉的事由。尤其是苏联方面的起诉书中提到了,由于凯特尔、戈林、邓尼茨、约德尔、赖谢瑙、曼施坦因以及其他许多希特勒的将军们(如果莫德尔没有自杀,肯定会有他的名字),在被占领的土地上干下了不可计数的暴行,留下了斑斑的血迹。
后来1946年9月30日——10月1日的判决中,只有戈林、里宾特洛普、凯特尔、卡尔藤布隆、罗森堡、弗兰克、弗里克、施特莱切、绍克尔、约德尔、赛斯英夸特以及博尔曼(缺席)等被判出死刑;赫斯、冯克、雷德尔无期徒刑。其余的都是有期徒刑,与莫德尔元帅情况相仿的曼施坦因元帅被判十八年徒刑(在1953年被赦免)。而莫德尔更有在鲁尔解散B集团军群这样讨好盟军的举动,而且李奇微这样后来很出名的大腕在欣赏着他。莫德尔根本不可能被引渡到苏联去!最坏最坏的可能,就是像雷德尔海军元帅一样被判处无期徒刑,然后在被关押大约十年左右时被释放。莫德尔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绝望了,因此自杀实在是一种很可惜的选择!
另一个方面,莫德尔的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做人准则很让作者感动和钦佩。
东周篇·历代名将谱
更新时间2005-6-10 7:56:00 字数:3616
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从不曾中断的古国就只有我们中国。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历史,璀璨而幽古的大河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儿女。本文仅是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萃取出的从春秋战国至清朝这段历史间,历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最出类拔萃、最能代表着中华尚武、善武传统的名将与精英。限于本人水平及学识浅薄的制约亟先天不足,评选出的中华名将难免不会有漏选(名单控制在一百人)及泛泛之辈充斥期间的现象存在。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高人(学者)予以指正为感。
本人制作的这个历代名将谱单的依据是必须合符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①入选者必须在军事领域有着为人称道的战绩,并且明显强于同时代的同行或之对垒的对手,对于社会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或者发挥过显而易见的影响的这样的将军或军事指挥官。
②入选者不能只是逞匹夫之勇地冲锋陷阵,要有能统领(统帅)三军,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③入选者或者在军事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或独创,其学说或理论并在军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本文是在下对春秋战国至秦期间入选的名将履历作的一个班门弄斧式的简要介绍,不周全及谬误之处,敬请各位大家直言斧正或大量海涵。
春秋时期(4名):
伍子胥:★★★★
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吴国名将。其父伍举为楚国的士大夫,直谏事楚庄王而著名,平王在位时,伍举官拜太傅,辅太子建。平王听信费无忌谗言杀伍举,子胥之兄子尚也同时被害。伍子胥被迫两次出逃。伍子胥过今安徽昭关时,急得一夜之间满头青丝变成银发的传说流传甚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