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所言,也极为有道理。海路之上,万里之遥。运送几万大军到海湾去,不说后勤补给问题,就说这运送,在此时也是不现实的。即便运去了大军人马,万里之遥,想要打败突厥人,占领地盘,也是没有胜算的时期。塞尔柱突厥人,可不是撮尔小邦,更不是轻易就能战胜的。
那么想要在海湾站稳脚跟,那便需要一个不小的前哨站。这个前哨站,突厥人显然不可能给大夏国。那么就需要西域的大军逼着突厥人就范。
有一个西辽为后勤支柱,加上西辽八万大军,二十多万人马与突厥人开战,就是逼着突厥人就范,逼着突厥人不服也要服。如此想来,把西辽打成一团糟,再去花人力物力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那将也是个漫长的过程。还不如现在就借鸡下蛋。
如此水师西去,立马就能上岸建立据点。有了据点,有了生意与商路。往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汉人到达那里,商船越来越多,补给也将简单许多,运送军队也就成了不那么麻烦的事情。
十字军之战,要打两百年。突厥人虽然多是胜利,但是也多损失惨重,这就是机会。
种师中也是往前几步,开口说道:“陛下,李相所言有理。只要我大夏保持兵威不减,军备上持续发展,持续进步。契丹人便也翻不出手掌心。何况契丹人还割让了十三座沿线道路上的城池。如此虽然只是耶律大石的诚意,但是也让我大夏在交通要道上有了自己的控制权。往后耶律大石的子孙,即便有反叛之心,也可快速反应,以大军灭之。若是西辽之人没有反叛,往后削弱他们的手段也多的是。陛下不需担忧,赵王殿下当真才德兼备也。”
郑智闻言,终究还是点了头。说道:“此策倒是不差,却也不能掉以轻心。下旨,加急往西去。封耶律大石为契丹辽王,着耶律大石把子嗣都派到河间来朝见一番。”
郑智便是故技重施了,叫耶律大石派子嗣来,倒不是要人质要挟拿捏。却是要让这些人都来读读书,上上学,学习汉语汉字,读一些圣贤之道。待上几年再说,要是耶律大石归西了,郑智必然立马就在河间封新的契丹辽王。
至于这新的契丹辽王人选,才德兼备显然是不必要的。哪个读书读得好,人品好,就立哪个。立了新的契丹辽王,再放回去管理地盘。这才是控制的最佳手段,能打能杀有勇武的,必然不能成为辽王。
郑智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文化,极为自信。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改变一个人的主要手段。
就如耶律大石,能做出这般的定夺来避免一场大战,何尝又不是因为大石林牙是一个读过圣贤书人的。这一点文化上的认同,其实是避免这场大战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年代,文化想通,才能有互相有信任的基础。甚至到以后千年,这个道理也是没有多少改变。从十字军东征二百年,到后世的中东火药桶,文化上的差异,就是战争最本源的开始,利益伴随其中。
即便是意识形态之争,不过也是文化之争。
至于耶律大石会不会按照圣旨把儿子都派到河间来,这一点便看耶律大石的定夺了。
第十章 丛林惨烈,军将之心
林子里的战争,已经全面开始,也过于惨烈。
广阔无际的林子里,人就成了稀有动物。五万人马,放在林子里,便也并不多。
岳飞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寻这女真人的聚居地去,大小聚居区,多的如村如镇,小的不过几户人家。
这些聚居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避风之地,如此才能安然过冬。
两百个火枪兵与三百个铁甲士卒,组成一个营曲,按照指定的方向搜索。营指挥使方石头,如今对于寻找女真人也越来越有经验。
先是抬头在空中看,天空湛蓝,大地雪白,空中的一缕缕轻烟就显得格外显眼。零下二十多度,不燃柴火取暖,女真人是不可能安然过冬的。
这些柴火,就如指路明灯一般,能让这些军汉快速找到女真人。
运气好的时候,士卒们寻到女真聚居之地,一个村落两三百人,大多都在家中,便是一通屠杀一般,人头便是军功。再勇猛的女真汉子,在这种情况下,也并不能改变什么结局。
若是运气差一点,女真人早早发现了危险,人去楼空。方石头倒是也不气馁,寻出一些能带上的食物之后,一把火烧光木屋,烧光所有过冬的储备,便也离开了。
没有过冬的储备,没有遮蔽风雪的房屋,这般的冬天,存活就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解救了一些其他部族的奴隶之后,一切变得更加顺利,林子里的向导便真正开始发挥起了作用。
渤海女真人,就是以往辽人麾下的熟女真,是女真人崛起之初的最大阻力,如今大多也成了女真人的奴隶。
有了这些奴隶帮助,方石头越发熟门熟路,一路从入林子的地方往东北方向而去,搜索着一个一个的部落。
女真人显然还没有真正反应过来,没有想到汉人竟然在这般冰冷刺骨的季节里入了林子。
所有女真人潜意识中,都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汉人入林子,不过就是自寻死路。
便是斡离不临时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冬日里,连女真人都只能窝在篝火旁边艰难度日,何况那些连毛皮都没有几件的汉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 热血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