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问题,那便是土地地盘的问题,世界很大,这是没有错的,郑智心中更是知道。
科技,当真不是一个人能起到多大作用的,郑智也更不是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即便知道石油可以让汽车跑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大意义,即便知道步枪能打过长矛,也没有多大意义。
郑智慢慢想通了一些问题,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不那么简单。
抬头看了看被白雪覆盖的沧州大地,似乎想得远了一些,却是也想得正好,也该是郑智对未来,对自己的发展开始有一个规划的时候。
至于结果,终究还是要交给时间,也要交给命运。
郑智忽然回头对裴宣道:“以后这酒只生产,不往外运了。”
裴宣听言,自然疑惑,反问道:“相公,这……如此这酒产出之后该怎么办?”
“如今这酒在整个大宋已经打出了名头,各地需求也多,不运出去,自然有人来买,若是天下州府都到沧州来买酒,才有大利。再走一趟商队,往外多宣传,再要酒,便到沧州来贩运。”郑智解释道。
道理自然如此,若是天下商队都来沧州,才能让沧州发展起来,从税收到基建,再到百姓收入,也会节节攀升,比自己往外运送得到的利益自然要多得多。
人流便是商机,沧州也会在整个商业氛围上面有重大的进步。
郑智更在想改良生产工艺的事情,石灰产烈酒实在繁琐,蒸馏才是正道,如何能进行有效的蒸馏,也是需要人才的。郑智能提供最基本的一个理念,最终还是要靠匠人来解决问题。
裴宣听得半懂不懂,却是也知道自家相公不是在胡言乱语,便道:“如此只怕要积压几个月的酒货,也是艰难。”
郑智心中自然知道这个问题,却是也不去回答,又道:“开春之际,沧州辖下当多开垦新地,修建更多的沟渠,即便是原有的沟渠,全部重新翻修,确保田地的灌溉,一应钱粮耗费,全部由经略府承担,百姓出工,皆补餐食。”
这便是要确保沧州之地的粮食供应,河北不比西北,自古便是产粮重地,基础建设自然也要跟上,沟渠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百姓自己大多只能负责自己的土地,真正的引水大渠,还是要政府来做。
开垦新的土地,沟渠自然也是最重要的保障。
粮食多产,郑智便是买粮也能有粮去买。土地改革也不是如今能谈论的问题。
“相公,如此这般,支出甚巨,此乃知府衙门的事情,我们来做,实在是……”裴宣听得郑智这番话语,心中自然对郑智敬佩有加,却是也更考虑现实问题。
“你便按照我说的做,知府衙门那边能有助力自然是好,若是知府衙门没有助力,我们经略府自己做。”郑智此时的思维格局,自然不是裴宣能想到的,也更是知道知府衙门也没有能力来做这个事情,此时知府衙门只要能全力支持自己,不要阳奉阴违,不变成阻力,郑智也就满足了。
“相公,来年开春,这些事情我自去安排妥当。”裴宣一脸严肃答道。
郑智抖动了一下身形,把大氅之上的积雪抖落下去,摆摆手道:“今年便要开始,明年一开春就要去做,否则时间紧迫,怕是来不及。”
裴宣拱手点头,表示领命。
等到明年,等宋江回了郓州梁山,也就是梁山大展身手的时候。
郑智慢慢进了军营,士卒们训练依旧卖力,郑智每天都要到军营例行巡查,便是保证手中的这把兵刃一直锋利。
郑智从来都对这个朝廷没有多少敬畏,真要说大宋朝廷,郑智心中也只有一个人,便是童贯,童贯也是郑智与赵宋朝廷的唯一纽带。
郑智也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这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臣宦官有这么多缘分,有这么深厚的关系。
但是,郑智终究还是要靠着这个朝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直到此时,郑智的野心才真正有了明确的方向,郑智也才有了真正的野心。
第二百二十九章 该是起刀兵的时候了
大宋水运向来发达,以江南的内河行船为主,巨桨海船也不差,江南的粮食布匹,沿河道可以直接到汴梁,这也是汴梁百万大城的主要物资供应。
甚至太湖上的巨石也能用船直接运到汴梁,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确切的说,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在春秋时期便开始开凿,到隋的时候是真正大规模的整合。
隋朝开凿大运河,主要的动机便是要加强地方的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势力强大,一条运河的贯通便能更好的控制各地的世家势力。
更是为了打仗,面对北方各民族,这条运河是对北方边境最有利的支援,甚至在远征高丽的时候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到得宋朝,运河虽然通过沧州,却是再也没有多少船到沧州来了,因为燕云十六州已然就是辽国了,北上的意义已然不大。
郑智没有船,走不了水道,沧州也不少真正富庶的地方,沧州也没有多少能卖到外地的商品,沧州虽然靠海,却是也不是一个造船发达的地域。便是海船,也只有百姓近海打渔的小舢板。
却是在今年开春之时,沧州水道,又开始慢慢有了行船,大船从南到北,只为沧州这里的美酒,从各地运来粮食卖到沧州,从沧州把酒装船卖到南方,卖到各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特种兵 热血 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