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灭盘踞在二有山老虎背的土匪,剿匪部队先后三次派侦察分队前去探路,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侦察分队每次进山走不了多远,就会在山里遇上突如其来的浓雾。漫山遍野的大雾说来就来毫无预兆,这个雾来得十分蹊跷,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纵然刚刚还是艳阳高照晌晴白日,浓雾也能在眨眼之间笼罩山林,聚而不散,遮蔽了天日,目光所及白茫茫的一片,三五步之外什么也看不见。非但如此,更要命的是浓雾中竟然有蛇,可不是一条两条,战士们前脚刚踏进浓雾,草丛、灌木里立即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四面八方由远及近,不断有蛇钻出来,挂在树上的也有,大的小的、有毒的没毒的、花花绿绿不计其数,或婉蜒游走,或昂首吐芯,看得人头发根子直往上竖。侦察分队的战士个顶个能征善战,却不知如何对付蛇群,几个人背靠背站成一圈,又怕暴露位置不敢开枪,更何况子弹能够对付土匪,却对付不了这么多的蛇,只得用刺刀挑了几条离得最近的蛇,怎奈大大小小的蛇中了邪般不顾死活拼命往上冲,在周围越聚越多,几乎连成了片,挤成了墙。有几个战士躲闪不及让毒蛇咬了,便即脸色铁青、嘴唇发紫、口吐白沫、躺在地上止不住抽搐,其余的战土只好带上伤员,舍命冲出蛇群,被迫退回了出发地。打了这么多年仗,战土们枪林弹雨也没人退缩,没想到今天让蛇群逼得无路可走。接连三次遇上同样的情况,总共伤了十几名侦察分队的战士,剿匪部队的首长问明来龙去脉,认为侦察分队在山里遇上的浓雾、蛇阵绝不寻常,头一次遇上这么棘手的问题,他立刻想到大腮帮子。首长曾是大腮帮子的战友,对他最为了解,知道他当过十几年猎户,熟悉山中的毒虫猛兽,应当有破蛇阵、解蛇毒的法子,剿灭盘踞在老虎背上的土匪非他不可,就派通讯员传令去调大腮帮子,当务之急是救治被毒蛇所咬的伤员。
这些时日,大腮帮子也没闲着,正在三百里之外一个叫苍龙背的地方,围歼另一股悍匪。苍龙背与老虎背相距虽远,但同属二有山一脉,两座山头同样是陡峭险峻、易守难攻的绝险之地,苍龙背大当家的吴罗锅,也是个臭名昭著的土匪头子,手底下有两百来号土匪,与常青龙臭味相投,二人是结拜兄弟。吴罗锅仗着山势险要、人多枪杆子硬,在苍龙背负隅顽抗,与剿匪部队打了两天两夜,双方各有伤亡。大腮帮子见久攻不下,就跟营长商量,让他布置队伍继续在正面佯攻,加强火力吸引敌人注意,自己带侦察排从后山上去。等到天黑之后,他带领侦察排沿着后山的峭壁攀上山顶。苍龙背山势险峻,后山危崖陡峭,野兽也上不去,所以山顶没有土匪把守。打蛇打七寸,侦察排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如同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命门,在夜色的掩护中摸进土匪老巢。此时剿匪部队在山下与土匪交火,枪炮声在深山密林中阵阵回荡。后山上却没有巡逻的崽子。两排棚屋黑灯瞎火,唯有当中一间大屋灯火通明。大腮帮子估摸这是匪首的住处,捅破窗户纸趴在窗棂上往里一看,吴罗锅和几个土匪正在厅堂之上喝酒吃肉。此时山下打得热闹,枪声手榴弹声不绝于耳,这吴罗锅倒也淡定,反正如果顶不住剿匪部队的进攻,他也是难逃一死,不如及时行乐。大腮帮子行事向来干脆麻利,最擅长不按常理出牌,也不打声招呼,在外面瞄准吴罗锅扳动扳机,子弹飞出,正中吴罗锅眉心。吴罗锅应声栽倒在地,到死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开的枪,稀里糊涂地丢了老命。大腮帮子一挥手,带领战士往里冲。屋内众土匪见大当家的吹灯拔蜡了,立刻乱成了一锅粥,吴罗锅身边蹿起一人往外就跑。大腮帮子瞅见此人头戴道冠,身披肥大道袍,往脸上看,一脸大麻子,留着连面胡子,说黑不黑,说红不红,他抬手一枪,当场打倒了这个道士。接下来侦察排与正面佯攻的部队里应外合两面夹击,打了土匪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歼灭了苍龙背的土匪。这次战斗活捉了三十几个土匪,其余的被尽数击毙,不曾走脱一个。正在打扫战场之际,一名通讯员骑着快马一路飞奔上山,告诉领兵带队的营长,首长急调大腮帮子去老虎背支援。大腮帮子心知军情如火,来不及休整,也没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就跟着通讯员快马加鞭赶赴老虎背。部队首长见到大腮帮子,顾不上叙旧寒暄,给他下了死命令:第一,赶紧想办法为受伤的战土治疗蛇毒;第二,尽快探明老虎背的底细,全力以赴歼灭这股土匪。
正所谓“十道九医”,大腮帮子是道门出身,又在山里当过多年猎户,虽然不通医理,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却懂得救治蛇毒,也会找解毒的草药。事不宜迟,他立即带人去山里找一种名为“走马芹”的草药,好在这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漫山遍野随处可见,茎像竹子节节空心,叶子如扇子一般七横八竖,走马芹本身也是剧毒之物,不能口服,只可外敷,以毒攻毒,再佐以松香、雄黄等物,专克蛇毒。一用之下,伤员的情况立刻有所缓解,多亏大腮帮子及时赶到,部队才没出现死亡减员。不过走马芹治标不治本,解得了蛇毒,却破不了蛇阵,下次进山再遇上蛇阵又该如何应对?部队进不了山,又如何剿灭土匪?
剿匪部队出师不利,接连几次受挫,大腮帮子暗觉古怪,却没个头绪.只在心中揣测,这浓雾与蛇群或许与匪首常青龙的妖法有关。一筹莫展之际,冷不丁想起当地有个顶仙的妇道,关照着周围十几个屯子,据说也是“胡黄常蟒鬼”五路仙家中的常家门,“胡仙”就是狐狸,“黄仙”是黄鼠狼,又叫黄皮子,“常”指的是蛇。当年东北老百姓信奉顶仙,搬杆子顶仙的人有一半是天赋异禀,打小身子就弱,眼里看见过不干不净的东西,容易招惹狐鬼,如果这个人想靠这个事整俩钱儿花,那正好中了狐鬼的心意,就给这人“串窍”入魂,自此魂魄腾空,人半死不活的。串完了窍,狐鬼还要养“堂口”,就是去阴间招兵买马,以便有小鬼儿帮着办事跑腿。顶仙的给别人看事叫作“出堂”,能为他人消灾解难,给牲畜治病,能收魂,能圆光,通变如神,法力无边,只有别人想不到的,没有他干不了的。仙家牌位供奉在家中或堂口,牌位上的名字也跟屯子里的人名一般无二。老百姓遇上为难着窄之事无计可施,就去求助搬杆子顶仙的,久而久之形成了关外独有的风俗。大腮帮子心里琢磨,那个神棍是否真能请仙上身不好说,但是吃这碗饭的跟人熟,跟蛇更熟,至少以往山上打猎挖棒槌的人都找她讨药避蛇,且百试百灵,或许顶仙的有什么法子可以突破蛇阵。大腮帮子打定主意,就借取避蛇药的机会,上门造访这个顶仙的妇道。
大腮帮子换上一身便装,沿途打听找上门去,山林子里满世界都是红松白桦紫椴,远看即是五花山色,山麓里飘来缕缕炊烟,景色美不胜收。顺着炊烟看去,顶仙的妇道住处和普通人家相差无几,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干打垒的国墙,两间半土坏房,屋顶铺着茅草,外墙刷着土黄色的泥浆,上头挂着串串黄玉米、红辣椒,院子里的地面平整密实,打扫得挺干净。大腮帮子站在门外拔高嗓门问了句:“在家吗?”过了片刻,屋中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啊?门没插,进来吧。”大腮帮子推门往里走,进到屋中,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妇道盘腿坐在一侧的土炕上,身穿一身青布裤褂,脚脖子上扎着绑腿,往脸上看,青里透黄的一张脸,太阳穴上贴着块黑音药,一嘴黄板牙,腰里别着一杆烟袋锅,却并未点着,抽的是手卷纸烟喇叭筒,两手的指甲又尖又长。屋角的大瓦缸中有一条二尺来长的五花蛇,正对大门的墙下是张供桌,香蜡供品摆得满当当,供品全是平常人吃的东西,不过是一篮子鸡蛋,一小碟白糖,半瓶子豆油,几个馒头之类,香炉当中插着三炷大香,燃烧过半,屋里烟雾缭绕,异香扑鼻,这香味似檀似麝,闻了让人觉得心平气和。供桌后的墙上挂了一幅画像,画中是个人首蛇身的神怪在半空腾云驾雾,周围是各种各样的蛇,有的还长了双翅,画像不知道挂了多少年,纸张泛黄,图案褪色,四个角都卷了边。供桌两侧分列赤、橙、黄、绿、青、蓝、紫、黑八色幡旗,各绘毒虫猛兽,旗子上面也布满了灰尘。
按东北民间的说法,山林冻士阴气湿重,别说胡黄鬼魅想得道成精求个人形,就连草木都带着几分仙气,时不常从树瘤子里“咕咚咕咚”往外冒血,成了精就有老百姓供奉,总有人来大树底下烧香上供,许愿还愿,披红挂彩。大腮帮子久居关外,见识过这路人的手段,对顶仙这一套略知一二,进门指眼一看,便知是座堂口,供桌两旁的令旗,当是调兵遭将号令各路仙山家的法器,大瓦缸中的五花蛇,想必就是神棍口中的常大仙真身。大腮帮子表明身份,说剿匪部队的战士被蛇咬了,问顶仙的讨蛇药方子。搬杆子顶仙的吃么的就是这碗饭,隔三岔五就有人来家中求药,故而见多不怪,从炕头上取过一个方方正正的小药匣子,伸手进去捏出一个小袖纸包。这东西没有白给的,顶仙的妇道平时也是看人要价,遇见有钱的主儿,时常故弄玄虚东拉西扯,说上一堆玄而又玄危言耸听的话,等对方害上怕了,再趁机多要钱,可一听说登门的是剿匪部队,虽然一没穿军装,二没挎着盒子炮,可那也惹不起,吃这碗饭的不惧神鬼却怕人祸,她摸不准大腮帮子的来路,干脆送个顺水人情,又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大腮帮子毕竟有求于人,也客气了几句,弯腰接在手中,打开一看不禁大失所望,无非是些松香、雄黄之类,与自己所用之药没什么不同。他嘴上没有言明,心里头可犯了嘀咕,怀疑顶仙的不能对付蛇阵,转念一想,来都来了还是问一句吧。顶仙的最擅长察言观色,还没等大腮帮子开口,就在面前摆了个铜盘,又朝着里屋喊了一声,叫出来一个傻徒弟,三十来岁的一条蠢汉,穿一身黑袄黑裤,头上项个八块瓦的破帽子,下巴上胡子拉碴,脏兮兮不知几年才洗上一次脸。相传顶仙的收徒弟,实际上就是找个伺候香火的使唤人,传不了任何本领,端茶倒水什么活儿都干,还不用给工钱,但凡有口饭吃,也没人愿意干这个。傻徒弟跪在地上,捏碎烟叶子放在黄符上卷成纸烟,递到神棍手中打火点上。神棍紧闭双眼,皱着眉头,紧嘬了十几口烟,不过只嘬不咽,眨眼这支烟少了一半,再开口说话的时候,调门和嗓音全变了,仿佛坐在炕头的另有其人,出口语速极快,但是说不了两句话,她就得猛嘬半支烟。傻徒弟手底下一刻不停地卷烟,给她一支接一支地续上。顶仙的神棍手捏着纸烟,一手敲打法鼓,转眼之间,那个铜盘子中的烟头、烟灰就堆满了,屋子里烟雾缭绕,呛人口鼻。大腮帮子心知肚明,此时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喷云吐雾一边说话的人,已经不是刚才那个妇道了,而是画像中半人半蛇的常大仙,它的真身则在那口大瓦缸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下霸唱